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目录 >> 第四百零七章 大明启元,帝王加冕前的后宫分封

第四百零七章 大明启元,帝王加冕前的后宫分封

作者:东天门  分类: 历史 | 架空历史 | 东天门 | 黄金家族 | 从西域开始崛起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四百零七章 大明启元,帝王加冕前的后宫分封

一番温存风雨过后,萧燕燕靠在李骁怀中,脸颊泛着红晕,气息仍有些微喘。

她指尖轻轻划过李骁的胸膛,忽然想起白日听闻的消息,轻声问道:“今日听闻大王留了东昆叔,是要设立内务府?”

李骁低头看着怀中的女子,指尖梳理着她散落的发丝,语气带着几分慵懒:“王府规模小,怎么都好说。”

“但以后一旦进入了大明府的皇宫中,事务繁杂,总得有个机构统筹。”

“尤其是太监,不用不行,不管更不行。”

萧燕燕闻言,便明白,内务府的设立是无法更改了。

于是没有继续多说什么,直接转移到太监的话题上:“这有何难?”

“我身边早有太监伺候,你也都见过,当年哥哥给我陪嫁时便带了几个。”

“哥哥去世之后,他府中的太监,一半留在了王府侍奉嫂嫂,另一半跟着我来了金州,这些人规矩熟,倒是能帮衬着调教新入宫的。”

萧燕燕身边的太监,基本上都是萧思摩留下的,更像是萧家的家奴,都是太监中的佼佼者。

这种皇亲国戚家族的底蕴真的可怕,随便一个人都是某个行业的顶尖。

不过,李骁也不能让萧燕燕身边的太监完全掌控了未来的皇宫,还是要对面发展的。

就像是覆灭了西夏之后,皇宫中抓来的太监,高昌回鹘皇宫中的太监,南宋公主赵玥陪嫁也带来了一群太监。

但最重要的还是李东昆培养的那三百少年,这将是维系未来大明皇宫运转的中流砥柱。

肯定是不能全都用契丹太监的,李骁只是低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戏谑:“说起太监,咱们王府倒是出了个‘中行悦’,你可知晓?”

萧燕燕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讶:“中行悦?那可是汉初投靠匈奴、一心想要覆灭汉朝的阉人,咱们府里怎会有这样的人?”

“不是真的中行悦,却也有几分相似的心思。”

李骁解释道:“是宋国公主赵玥身边那个叫杨春的小太监,小春子。”

“他本是赵玥的陪嫁太监,却因宋国将赵玥抛弃在秦国,心中满是怨恨,前些日子偷偷找过锦衣卫,说愿为大明效力,对付宋国。”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玩味:“这小春子没中行悦那般足智多谋、心狠手辣,但我看重他一点”

“他从小在海边长大,熟悉水性与海船。”

“将来咱们打下宋国,大明的无敌舰队总要驶向大海,他或许能派上用场。”

或许,这个小太监能成为自己的三保太监呢。

即便是不能,也多了一个对宋国有深刻了解的人。

不过眼下,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最重要的还是建国称帝。

两人的话题很快略过,聊到了称帝,萧燕燕眼中闪过期待,连忙问道:“那登基的日子,大王和群臣商议定了吗?”

“定了,众臣们选了今年最好的良辰吉日,就在两个月后的霜降。”

李骁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到时候要祭天、祭祖、接受百官朝拜,还要昭告天下,流程繁杂,顾自忠他们正忙着制定礼仪呢。”

萧燕燕静静听着,心中百感交集。

李骁忽然捧起她的脸,眼神温柔而坚定:“我的皇后,两个月后,你便要真正母仪天下了。”

这句话让萧燕燕瞬间红了眼眶,记忆忽然回到多年前。

那时李骁还只是金州的副都督,两人在山头草地上温存时,李骁曾戏言称呼自己为皇后。

那时她只当是情人间的玩笑,却没想到,这个男人真的一步步做到了。

“我怎会想到,有朝一日真能成为皇后……”她声音带着哽咽,却满是幸福。

李骁轻轻擦去她眼角的泪水,语气带着感慨:“若不是你,我未必能走到今天。”

“当年我籍籍无名,是你不顾萧氏的身份,坚定地选择了我。”

“我在外征战时,是你留在后方监国,打理政务、安抚民心,替我守住了根基,我欠你的,太多了。”

萧燕燕靠在他怀中,心中温暖,却也想起了后宫之事,轻声问道:“那后宫的分封,陛下可有打算?”

“除了我这个皇后,其他姐妹……”

“皇后只能是你,独一无二。”李骁打断她的话,语气不容置疑。

按华夏规矩,皇后之下本可设皇贵妃,相当于副皇后。

但李骁不打算设皇贵妃,只设两个贵妃。

再往下,把原来的四夫人统一改为妃,设贤、良、淑、德四妃,其次是九嫔。

至于唐明皇时期的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太过臃肿,改为昭仪、昭容、贵人、才人、选侍、淑女这些品级,精简编制,也方便管理。

李骁握着萧燕燕的手,语气带着深情:“阿蛮,我说过,你是我唯一的皇后,绝不会让任何人分走你的尊荣。”

萧燕燕心中感动,轻轻点头,又问道:“那两个贵妃人选,陛下定了吗?”

“二丫算一个。”李骁语气带着几分考量。

卫扶摇出身九堡十八寨的汉民,血统红得发紫。

立她为贵妃,不仅能安抚九堡十八寨的老底子,更能让天下汉民看到,大明不会亏待汉家儿女。

至于说黄秀儿也是九堡十八寨汉民出身,也同样给李骁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她毕竟之前嫁为人妻,非是完璧。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黄家人没有卫家人争气。

李骁对卫轩的期待很高,他如今已是第六镇副都统,等打完这场东征,他大概率能升为都统,卫家有他撑着,卫扶摇的地位也稳。

听见是卫扶摇,萧燕燕轻轻点头,理所应当。

这里面最重要的便是政治考量,毕竟汉民的基数太庞大了,皇后不是汉人,那么仅次于皇后的贵妇,必须要有汉人。

当然,卫扶摇本身也足够讨喜,更有能力。

李骁征战期间,萧燕燕监国,后府的杂事则都是交给了卫扶摇打理,从未出错。

“那第二个呢?”萧燕燕追问。‘

“唆鲁合贴尼。”李骁轻声呢喃说道,回想到当年自己征讨克烈部时候,克烈部被迫和亲。

当时的唆鲁合贴尼还是个少女,如今也都已经成为人妻人母了。

她是漠北部落的人,这些年漠北部落跟随明军南征北战,伤亡惨重却也立下赫赫战功。

漠北牧民本就骁勇善战,即便没了铁木真时期的部落联盟,经大明整合后,战斗力更是突飞猛进。

立唆鲁合贴尼为贵妃,是为了安抚漠北部落的降民,让他们知道,大明会善待所有归附的子民。

萧燕燕点点头,又念出封号:“那贤妃呢?”

“贤妃给韩莹儿。”

李骁说道:“她父亲韩久远、祖父韩久光虽曾效力西辽,归顺大明这些年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且精通礼法,封韩莹儿为贤妃,也能安抚前朝旧臣。”

不过,韩莹儿没能为李骁生下儿子,只生了一个女儿,也是她落选贵妃的重要原因。

“良妃?”

“良妃是塔吉古丽。”

她是高昌回鹘丞相的女儿,算是李骁后妃中回鹘人的代表。

这些年来,回鹘人很少闹事,与大明融合在一起,完全成为了大明的百姓。

封她为良妃,能稳固西域回鹘人的民心。

“淑妃?”

“淑妃给赵玥。”

李骁语气带着政治考量:“她是宋国公主,封她为淑妃,能向宋国传递善意,稳固两国的联盟。”

“毕竟东征在即,宋国还是能为我大明分担部分金国兵力的。”

虽然不能指望宋国太多,但宋国也并非是个猪队友,不会出现三十个师保护面条军的事情。

“那德妃呢?”

“德妃给黄秀儿。”李骁语气带着几分温和。

她也是九堡十八寨出身,或许是嫁过人的缘故,总是觉得矮人一头,在后院之中从来都是不争不抢,只做自己的事情。

原来的时候信佛,后来得知李骁不喜欢秃驴,开始大力扶持道教的事情。

她又将房中的观音像,换成了三清像。

总之不是真正的信仰佛道,只是找个念想罢了。

再加上她也为李骁生了个儿子,次子长弓。

所以她也该有个封号。

只是黄家不如卫家争气,她的位分也只能到德妃了,不然,或许还能更进一步。

萧燕燕听着,轻轻点头,早已明白,这些分封,看似是后宫之事,实则处处透着政治考量,安抚老底子、拉拢部落、稳固联盟,每一步都为了大明的稳定。

她又想起还有些女子,轻声问道:“那还有些草原、回鹘、辽国、西夏来的女子,她们中也有给陛下生了孩子的,该如何安排?”

她们都是李骁这些年征战,或者战利品或者别人主动送上来的。

也有一部分为李骁生下了孩子。

不过,地位肯定不如前面人重要,所以便封为嫔、昭仪、昭容、贵人等职位。

李骁闻言,低头看向怀中的萧燕燕,眼中满是信任:“这些便交给你安排吧。”

“你是大明的皇后,后宫之事本就该由你主理,我信你。”

这话让萧燕燕微微一怔,随即心中涌起暖流。她本以为李骁会像安排贵妃、四妃那般直接定夺,却没想到他竟将这份权力完全交给了自己。

这不仅是信任,更是对她“皇后”身份的绝对认可与尊重。

“陛下就不怕我安排不当,惹得旁人不满?”

萧燕燕故意问道,语气带着几分打趣。

李骁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笑道:“你跟着我这么多年,打理后方、安抚人心的本事,我还不清楚?”

“这些女子虽出身各异,但大多安分守己,你只需按她们的品性、是否有子嗣来定品级,再兼顾一下各自背后势力的颜面,定然不会出问题。”

“再说了,有你这个皇后做主,即便有人心存不满,也该知晓分寸。”

萧燕燕心中安定,轻轻点头:“那臣妾便按陛下说的,先统计她们的情况。”

“有子嗣的、侍奉陛下时间久的,便封得高些,比如九嫔、昭仪、昭容。”

“性子温顺却无子嗣的,便封贵人、才人,至于刚入宫不久的,先封选侍或淑女,观其品性再做调整。”

李骁听着,眼中满是赞许:“你考虑得比我周全,就按你说的办。”

“后宫安宁,我才能安心处理前朝政务、谋划统一大业。”

“阿蛮,往后这后宫,便全靠你了。”

萧燕燕靠在他怀中,语气带着几分坚定:“陛下放心,臣妾定不会让你失望。”

烛火渐渐微弱,夜色愈发深沉。

屋内的两人依偎在一起,没有再多说什么,却仿佛已将未来的种种安排妥当。

这乱世中的片刻安宁,不仅是夫妻间的温存,更是一个新王朝即将崛起的预兆。

两个月后的霜降,龙城将迎来历史性的一刻——李骁将登基为帝,建立大明,开启终结分裂、统一华夏的伟业。

而萧燕燕,也将站在他身边,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与他一同见证大明的辉煌开端。

随着登基之日临近,龙城的氛围愈发热烈,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期待与喜悦,百姓与士兵们的议论声更是不绝于耳。

在龙城最大的市集上,一群百姓围在茶馆外,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得火热。

“大王要当皇帝了,以后不叫秦国而改叫大明了。”

“可不是嘛!想当年,咱们在金州的时候,日子过得多苦,饭都吃不饱。”

“自从大王起兵之后,不仅让咱们有了地种,还能让咱们穷人也有机会当官,现在连孩子都能去学堂读书了。”

“他当皇帝,咱们一百个放心。”

一个牵着孩子的妇人也插话道:“我家男人去年跟着大军打西域,回来的时候不仅带了很多赏钱。”

“你家爷们除了赏钱,没带回来几个异族女人?哈哈哈。”

“哼,带回来了又能怎样?还不是让她们去干啥就得干啥,跟奴隶没啥样。”

“是啊,以前在咱们金州,想取个婆娘可难了,如今别说婆娘了,十七八个女人随便骑,爽得很。”

“这样的好君主,咱们就该好好拥戴,到时候登基大典,我一定要带着孩子去看看。”

与市井的热闹不同,城外的军营中,则弥漫着一股庄重而激昂的气氛。

士兵们穿着崭新的铠甲,正在操场上加紧训练,铠甲碰撞声、呐喊声震天动地。

“吼吼吼吼”

“杀杀杀”

“兄弟们,再加把劲。”

“两个月后陛下登基,咱们一定要拿出最好的气势,让天下人看看咱们大明军队的威风。”一个身材魁梧的千户挥舞着马鞭,高声喊道。

队列中的士兵们齐声应和:“愿为陛下效力,愿为大明战死。”

一个刚入伍不久的年轻士兵,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却也咬牙坚持着训练,他对身边的老兵说道:“什户,你说陛下登基后,是不是就要打金国了?”

“我早就想为家人报仇了,我爹就是被金兵害死的。”

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坚定:“陛下向来说到做到,等他登基稳定后,肯定会东征金国。”

“到时候,一定能为你爹报仇,还能得到很多赏钱和战利品,再努努力,能让这一辈子吃喝不愁。”

不远处,几个将领正站在高台上观察士兵训练。

武卫军副万户瘦猴换很透着一股精悍之气,他望着下方战马奔腾、呐喊训练的士兵,声音沉得像磨过的铁块。

“陛下从河西堡起兵时,咱们手里就那几百人,连像样的铠甲都凑不齐。”

“这些年跟着陛下,打西夏、平西域、破辽残余,一路打了这么多胜仗,如今终于要登基称帝,咱们也算跟着陛下,创下了一番伟业。”

旁边的第二万户赵武威闻言,连连点头,语气中满是感慨:“候万户说得对。”

“当年在河西堡,谁能想到咱们能有今天?陛下不仅用兵如神,更懂体恤下属,咱们跟着他,不仅能建功立业,连家人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这样的君主,才值得咱们拼命。”

其他将领纷纷颔首,语气中满是敬佩与决心。

一个出自漠北、早已经取了汉名的将领说道:“漠北部落能归附大明,全靠陛下的恩威。”

“如今陛下要登基,咱们更要拿出本事,让天下人看看,大明的军队不仅有汉家儿郎的勇猛,还有漠北骑兵的强悍。”

不久后,龙城外的武卫军营地中便响起了齐声的呐喊。

“日月山河在,大明江山永存。”

两个月后,霜降前一日。

这日清晨,天还未亮,龙城的街道上便已喧闹起来。

无数百姓自发地站在街道两侧,借着微弱的晨曦光芒,看向王府的街道,眼神中满是期待与肃穆。

随着一声清脆的钟鸣响彻天际,一支队伍从龙城王府缓缓出发,人马越汇越多,向着东方的金山而去。

那里早已搭建好祭天的高台,明日便是李骁登基称帝、祭祀天地的大典,今日需先完成祭天前的准备与朝觐仪式。

队伍最前方,是手持金色日月战旗的仪仗兵,他们身着金色铠甲,步伐整齐划一,铠甲在灯笼的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

紧随其后的,是武卫军副万户瘦猴率领的禁军,士兵们手持长枪,腰佩弯刀,神情严肃,目光锐利如鹰,守护着队伍的安全。

队伍中央,是一辆由九匹纯白骏马牵引的玉辂车,车帘由明黄色绸缎制成,上面绣着日月星辰与龙凤呈祥的图案。

李骁身着金色祭天礼服,端坐在车内,透过车帘的缝隙,望着窗外的百姓与肃穆的士兵,心中百感交集。

从河西堡起兵到今日即将登基,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仿佛都在这一刻有了归宿。

玉辂车两侧,是顾自忠、张兴华、韩久光等大臣,和李东江、李东山等武将们,他们身着布面甲,或大明新式朝服,缓步前行。

顾自忠不时抬头望向东方的金山,眼中满是郑重,他轻声对身边的张兴华说道。

“明日便是陛下登基、祭祀天地之日,金山的祭天高台已按礼制搭建完毕,祭品也已准备妥当,定不会出差错。”

张兴华点点头,语气带着感慨:“这一日,咱们等了太久了,大明的未来,便从明日开始了。”

队伍后方,是萧燕燕率领的后宫众人,她们身着华丽的礼服,乘坐着马车,紧随玉辂车之后。

萧燕燕撩开车帘,望着前方李骁的玉辂车,心中满是幸福与坚定。

明日,她便要站在李骁身边,与他一同接受天地的祝福,一同见证大明的诞生。

队伍缓缓前行,穿过龙城的街道,向着金山而去。

街道两侧的百姓纷纷抚胸,口中高呼:“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声音此起彼伏,响彻龙城的上空。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目录  |  下一章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14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