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白衣披甲 642 ai诊断竟然是对的
“术前一定要从最坏的角度去想啊。”方晓解释道。
ct室张主任愣住,自己竟然没意识到这一点,一直觉得手术肯定会出问题来着。
这么看,倒是自己有点傻逼了,有些想当然。
“可这手术做的也太顺了吧。”
“顺利点还不好么。对了老张大哥,你看见ping值了么?”方晓问道。
“什么值?”ct室张主任一怔。
“ping值,就是网络延迟。”
对!ct室张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刚刚的手术几乎没有延迟!
他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了似的,远程手术的时候眼睛都不够看,光盯着机械臂看了,竟然忘了网络延迟。
现在回忆,ct室张主任完全没意识到还有网络延迟的存在。
一切都是那么的丝滑柔顺,就像机械臂是谁的手臂一样。
“ping值一直在2030之间,延迟大概是毫秒,一般人感知不到。”方晓道。
“啧啧,真牛。”ct室张主任赞道,“器械牛,网络也不错,手术做的也利索。话说啊,那位罗教授不是介入科的专家么,怎么外科手术做的也这么好。”
“手术?不是罗教授做的啊。”方晓顺口说道。
“罗教授一直在观台,跟我聊天来着,手术是医大一院的陈岩陈主任做的。就是那个号称省内第一刀的陈主任,他钝性游离肠梗阻做的特备好。”
“手里拿个止血钳子,伸进去一顿游离,都没看见人家是怎么操作的,手术就做完了。”
“从前吧,我特别崇拜陈主任,还想着要去他那进修来着。”
“现在呢?”ct室张主任笑问。
看完手术之后,张主任的脾气也小了,说话也和善了,就连眼角纹都笑开了。
“这不是有罗教授了么,罗教授的手术……咳咳咳。罗教授去年这时候做了一台很罕见的腹茧症,一台手术就把陈主任给折服了。”
腹茧症!
ct室张主任想到了那种罕见病,这玩意还有人能做呢?据说打开腹膜后就是个大蚕蛹,想想都头疼。
“行,那咱们拿着去病理科看看。”方晓说道。
手术顺利,方晓的心已经踏实,他术中还切开了梗阻物看了一眼,感觉大概率是寄生虫导致的。
Ai有ai诊断的道理,方晓现在觉得ai说的对。
所以他有恃无恐,拉着ct室张主任一起去了病理科。
“你们来了。”病理科迟主任坐在办公室里,微微抬头,像狼外婆一样打招呼。
“来了,老迟。”
“你们也太着急了吧。”迟主任道,“病理标本要在4中性甲醛固定648小时,然后病理医师对组织标本进行检查、把有代表性的组织取材,脱水机脱水一晚上,第二天开始包埋、切片、染色,需要一上午,那还是至少的。”
“害,我这不是好信儿么。反正心里有事儿干啥都走神,还不如在你这等着。”ct室张主任挠头,笑道。
“镜下可以先看看,大概有个数,但我先说好,具体的病理结果要35天。我给你加急,争取2天多点出诊断。”迟主任道。
ct室张主任笑了笑。
这不是和医大一院罗教授说的一样么,都先说不好听的,一个比一个狗。
搞临床的这帮人啊,放出去都会“汪汪”叫。
他们嘴里面说得话,就没一句能听的。
“知道知道,我找你看一眼,还能去告你啊。”ct室张主任道。
迟主任不置可否,但看他的表情,让人有一种怀疑一切的感觉。
“什么患者?”迟主任问。
ct室张主任把ct室外接ai软件的事儿说了一遍,迟主任怔住。
影像科能外接软件,那病理科呢?是不是很快也要外接软件进行图像分析?
到时候是不是所有病理科医生都要做技工的活?
Ai这么快就要占领高地了么?!
狗屁的高地,病理科、影像科都属于低洼地带,和ai重迭的范围很大。
不像是外科,最起码还要动手。机器人想要熟练的动手操作,那得好多年之后的事儿了。
可诊断报告却是在数据库里搜索、对比,ai做的肯定要比人强就是了。
迟主任犹豫了一下,最后叹了口气,“我们病理科的医生以后不会都变成固定蜡块的技工吧。”
“害,迟主任,你想多了。”方晓笑道,“没那么快,而且我看罗教授的意思是要先把ai这块用在无人医院上。至于咱们这种医院,得日子呢。”
说着,方晓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的补充到,“我估计最开始肯定是军用。”
“军用?”
“高原,受伤的战士要拉下来才行。要是有野战无人医院,可以当时就救治,至少节省了几个小时。那可是刚受伤的几个小时!”方晓神神秘秘的说道。
这些内容都是他自己猜的,不算违反保密协议。
方晓说的有道理。
这种高科技项目最开始应用肯定是军方,要是四海升平,刀枪入库,才可能民用。
互联网就是当时美军内部联系的方式,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后军改民,变成了现在的互联网时代。
军队内部的科技产品几乎随便一样都能改变世界,这么讲的话的确是有些夸张,可却有道理。
“那为什么会在咱们这儿?”迟主任问了一个含糊的问题。
看表情,迟主任已经害怕了,害怕自己会被ai取代。
“害,医疗ai需要搜集大量数据啊。”方晓道,“和其他产品多少有些不同,要跑数据,充实数据库。我听说帝都那面也在跑,我这儿只是负责一小块。”
说着,方晓的胸脯不知不觉挺起来,趾高气昂。
这才是真正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自己也算是科学家……之一了,方晓心中得意。
人生么,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才行。
总接触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一点格局都没有。
“寄生虫导致的肠梗阻是ai给的?”迟主任问道。
“嗯,是ai给的,我和老张大哥想要看看ai的准确性到底怎么样。好奇么,迟主任你就帮着看一眼镜下,和最终诊断没关系。”
迟主任有些谨慎,取了切片标本后开始在镜下看。
他看了很久,眼睛几乎贴在显微镜上。
方晓和ct室张主任耐心的等着。
大约半个小时后,迟主任才叹了口气,“的确是粪类圆线虫,ai诊断的没错。”
ct室张主任愣住。
Ai诊断的竟然没错!
方晓却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老张大哥,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呃……”张主任欲言又止。
“可ai是怎么用影像资料就判定的呢?”迟主任有些不解。
方晓也没想多事儿,罗教授虽然愿意讲课,但人家都是给自己医疗组内部的医生讲课,再有就是给学生们讲课。
大老远的给迟主任和ct室张主任讲课?方晓可没那个闲心。
“谁知道呢,我估计应该是咱们这面见的少,帝都那面见得多,协和病历库里有相关的资料。”方晓含含糊糊的解释道。
“不对。”迟主任迟疑,“咱们这面见的的确少,可帝都也肯定不多。小方啊,你问问,你问问。”
迟主任提出要求,方晓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犹豫了一下,“迟主任,你有什么疑问?”
“粪类圆线虫是一种兼性寄生虫,成虫主要在宿主小肠内寄生,幼虫可侵入肺、脑、肝、肾等组织器官,引起粪类圆线虫病。”
“虫卵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数小时内即可孵化出杆状蚴,并在3648小时内,经4次蜕皮后发育为自生世代的雌虫和雄虫。
在外界环境适宜时,自生世代可继续多次,此过程称为间接发育。经多次的循环发育后,雄虫逐次减少,以致消失,雌虫则进行孤雌生殖,但不能持久,虫体最终趋于死亡。”
“我在东北,很少见有粪类圆线虫的患者,按说协和病历库里也不会有很多类似的患者。毕竟帝都也是北方,寄生虫病相对比较少。”
“国内,类似的疾病一般都在云贵川那面。”
原来是这样,问题问出来,方晓也有些好奇。
他拿起手机,把电话打给罗浩。
“罗教授,刚刚远程手术,病理科主任镜下看初步诊断是粪类圆线虫,是前几天安装的ai外挂出报告的时候直接诊断的。”
方晓说话也有点没有逻辑,他对于ai这种诊断算是第一次接触,所以说起来有些含糊不清。
“数据库里有很多相关的病历,不算难。”罗浩回答道。
“协和数据库?这病北方少见啊。”
“东北的确很少。”罗浩的声音传来。
“协和病历库里也没多少相关病历,但病历库又不是只有协和的。”
“???”方晓怔住。
协和病历库在方晓看来已经属于神仙一般的资源,可罗教授竟然说ai数据库里不仅仅是协和病历库的病历,还有别的!
这句话把方晓一下子打愣住。
“罗教授,那这是出自哪的病历库?”方晓问道。
“华西的。”
“毕竟这病在云贵川和两广地区发病比较多,北方比较少。很多病都有地方特色的,我记得跟方主任你说过啊。”罗浩道。
“说过,说过,我记得罗教授您在协和遇到过一次蘑菇中毒,当时直接把电话打给南云蘑菇中毒治疗中心。”
“当时娄师兄不算那面的,但毕竟经验丰富,现在好像是中毒急救中心主任了。”罗浩道。
方晓的眼皮子一阵乱跳。
他听陈勇讲过这件事,那时候罗教授刚从印度回来,在帝都落脚,刚好遇到一起蘑菇中毒的事件。
当时罗教授口中的娄师兄应该很不得志,还是小医生。一次跨地区、跨医院的急诊会诊,事情解决的很圆满。
事后好像协和医务处还给当地发了一封感谢函。
就着这封感谢函,那位娄师兄青云直上。
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但成了科里的代理主任,还要分管急性中毒治疗中心。
虽然都是干活的地儿,可当主任和不当主任是俩概念。
只一次视频会诊,一封感谢函,就能青云直上。
搞医疗的谁想到类似的事情不心驰神往。
“类似寄生虫的疾病,南方比较多。”罗浩解释道,“ai诊断、出报告这一块总不能只在北方用,南方也要用的。”
“哦哦哦,那我知道了罗教授。”方晓嘴上说着,心里叹了口气。
没想到ai诊断的这一块竟然汇聚了这么多医院的数据。
“要没事的话我先挂了。”罗浩笑道,“再有什么事儿联系我。”
“好的罗教授,您忙着。”方晓根本不管旁边ct室张主任对自己使眼色,直接挂断电话。
“方主任,你问问是怎么诊断的啊。”ct室张主任不高兴的抱怨到。
“害,老张大哥你啥时候对临床这么感兴趣了。”方晓问道。
“……”ct室张主任一时语塞。
他是中专护理毕业,那时候的男性护理中专生极少,也就给了ct室张主任一个机会。
在进修的期间,张主任考了证,转了岗,后来因为一些人事上的关系,他趁着这面老主任退休,直接空降当了主任。
ct室张主任以凶狠霸道著称。
当年睡了护理部主任,那件事闹的很大。所以在医院里,大家默认ct室张主任不务正业,方晓在一切尘埃落定后,开始阴阳起“老张大哥”。
“总得知道为什么吧。”ct室张主任讪讪的说道。
“害,ai,那是ai!”方晓笑道,“老张大哥,迟主任,时间不早了,一起去吃口饭。这件事吧,罗教授上心着呢,而且我高度怀疑一件事。”
“怀疑什么?”
“要打仗了啊,要不然罗教授为什么风风火火的做ai,准备无人医院。以后一旦有战争,这些都是要派上用场的。”方晓道。
ct室张主任和迟主任都怔住。
方晓这个角度虽然清奇,有些无稽,可仔细想想,却又有点道理。
无人医院,急吼吼的干起来,而不是走一步等一步,不是打仗又能是什么。
“方主任,你们弄的……”
“别我们,是罗教授弄的,我就是搭便车,跟着蹭点好处。罗教授给我蹭,已经是天大的人情了。”方晓很认真的纠正。
“害,你这太客气了。”ct室张主任笑道。
“是真的。”方晓认认真真的说道,“之所以我这面有点用,就是多一个场景搜集。你想啊,ai出报告的后台数据库连华西的资料都有,还能差咱们这个小医院了?”
“说起来都是三甲,可这个三甲和正经的顶级三甲能一样么。做人,心里要有数,罗教授带我玩,我就……”
方晓哔哔哔的说着,想到远程手术准备期的时候自己拖延了很久,心里升起一股子不好意思的情绪。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以后自己一定帮罗教授好好搜集场景信息,完善病历库。
方晓想着,拿起手机在文件传输助手里记了一件事。
“你给谁发信息呢?”ct室张主任问。
“自从疫情放开之后,我记性就不好,有事儿都要写下来。”方晓解释道。
“对对对,我也是!记忆力直线下降!”ct室张主任和迟主任异口同声,连声附和。
“都说有脑雾症的后遗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吧自从那之后我把记性不好就当成是脑雾症的一种临床……”
“方主任,你可说点好听的吧。”ct室张主任道。
“其实就是个借口,要不然跟人说我老年痴呆啊。”迟主任哈哈一笑,说道。
方晓嘿嘿笑了笑,“这事儿其实就那样,从前老人有句话,不是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么。重要的事情记下来,省的忘了。对了,药剂中心的大郭,你们知道么。”
“就是那个30岁得了卵巢癌的护士?”ct室张主任问道。
“对,就是她。”方晓开始八卦,“大郭术后一直在我这边住院,主要是妇科医保不够,我琢磨都是本院的,抬头不见不低头见,她想开啥我就给开点啥,只要不太过分就行。”
“后来呢?你俩好上了?”ct室张主任问道。
“老张大哥,咱不带这么说话的。”方晓哈哈一笑,也不在意,继续说道,“这不是开春了么,大郭请假去南方玩。我看朋友圈里她到了临安就换了短袖,那面才十度左右!”
“是哦,感冒了?这么不小心。”
“嗯,重感冒!”方晓道,“发烧到40度,在外地住院,还没人照顾,就坐飞机回来了。回来后一查,你猜怎么着?血糖28!”
“我艹!”
ct室张主任和迟主任都一怔。
癌症和血糖关系不大,这么说的话,应该是疫情导致的。
“半年前在我这体检还没事呢。”方晓心有余悸,“疫情导致的脑雾是什么我不太清楚,但我身边已经有三四个年轻人糖尿病了,一发现就20以上。”
“难道是真的?这么严重?”ct室张主任疑惑。
很明显,他也听到过类似的东西。
现在和方晓的八卦一对比,立马就有了猜测。
“我也是听罗教授说的,罗教授有一个项目,是跟油城那面的总医院一起做的。三十年前,不是大范围筛查糖尿病患者么,要不说还得是产业工人,配合度就是高。
现在那项目还继续着呢,跟着项目研究一起弄的,已经出了几样成果。”
“牛啊。”
“嗯,我说的是疫情后出现糖尿病的情况很多见,我最近是反复的查了几次,包括糖化血红蛋白什么的,还好没事。”
两位主任都有些意动,有时间自己也查一下。
至于因为什么事儿说起的血糖高,他们已经给忘了,被方晓带到了沟里。
几个小时后,方晓吃完饭回到家。
他站在窗前看着对面,心里有些懊悔。
那时候自己要是不多事儿的话,这时候可能会看见一些少儿不宜的东西。
看小电影是一回事,回家就能看见活的,那是另外一回事。
唉,自己哪来的那么多英雄情结呢,结果打扰了人家的鸳梦,自己也没新鲜事儿看。
那俩人的肢体柔韧度真好,当时好像有些姿势来着。
方晓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略有点后悔。
甚至想到那天趴在玻璃上姿势旖旎的女人,现如今想起来都很美好。
但那家的玻璃已经换了,什么都看不见。方晓心里遗憾着,拿起手机,看见自己的记事本,开始打电话联系。
他在周边县、乡还是有点资源,既然罗教授需要这些,那就多搜集一点,方晓明白事理。
哪有什么都不干,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能抱住罗教授的大腿,成为粗壮大腿上的一根腿毛,自己就要发挥腿毛的作用。
虽然周边市县未必能有什么帮助,可自己总要做点什么,方晓很清楚这一点。
罗教授的眼睛亮的很。
第一台远程手术,罗教授之所以要顶风冒雪,冒着车祸的危险来压阵,还是对自己没有足够的放心。
只是罗教授没说而已。
人家不说,自己不能假装不知道,更不能心里没数。
方晓和自己熟悉的医生们联系,加了人家的学术群。
下级医院,比长南人民医院还要下级的医院也没什么专业的学术群,方晓加进去后连发了几个抱拳的表情,留言让他们有疑难病例马上找自己,这面在做科研。
至于效果怎么样,方晓也不知道。
但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毕竟医生圈子要比患者圈子靠谱无数倍。
有上级医院甘心情愿的抗雷,他们还有什么好挑剔的。
方晓忙完这一切,才松了口气。
不过他也没和罗浩“汇报”这件事,等等看吧。
医大一院,医务处。
冯子轩弯腰倒茶,茶气氤氲,他笑呵呵的介绍道,“小罗,这位是我老同学,在下面的医院当副院长,薛建国薛院长。”
“薛院长好。”罗浩伸出手,“协和,罗浩。”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