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嫡明  >>  目录 >> 第二百二十五章 雨打征衣入贺兰

第二百二十五章 雨打征衣入贺兰

作者:戈昔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戈昔 | 嫡明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嫡明 第二百二十五章 雨打征衣入贺兰

众人没有想到,前方刚刚禀报叛军大火封道的消息,天上就电闪雷鸣,开始下雨了。

雅虎先生真是星宿转世,神人!

朱寅在民间本就有很多神秘色彩。有说星君降临,有说诸葛转世。这次朱寅以少年钦差监军,出师一月就斩获乌梁素海大捷,收复河套,堪称用兵如神。

而且士卒军饷不但绝不克扣,还补发欠饷。军器也是用最好的。除此之外,还有奶糖、肉干、药包等补给。很多军中老卒征战多年,也没有遇见这么好的抚军大臣。

所以两个月下来,朱寅已经尽得军心,在军中很有威望。

此时叛军放火烧道,突然又天降大雨,众军士都认为是上天相助稚虎先生。一时间在将士们眼中,朱寅就更是高山仰止了。

眼见很多将士神色敬畏的跪拜,朱寅的表情故作高深,大声说道:

“好雨!好雨!传我军令,穿戴蓑衣斗笠,冒雨行军!”

朱寅话刚落音,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的打下来,整个贺兰山顿时烟雨朦胧。

明军将士们哈哈笑着取出马上携带的蓑衣斗笠,一一穿戴起来。大雨一下,全军的士气明显的高涨起来。

率军在前的李如松,看到前方山道两边的大火,慢慢在雨水中熄灭,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军必胜,叛军必啊!天意!天意!传我将令,继续前进!”

穿着皮鞋的李如柏来到大哥面前说道:“大哥,这场及时雨,或许真是老天在帮稚虎先生啊。’

说到这里,他那藏狐一般的脸上,带着一丝敬畏之色。

李如松沉默一会儿,忽然说道:“抚军不是寻常人,我们李家只能交好,不能得罪。这次随他出征,可要全力以赴,不可懈怠丝毫。”

明军骑兵顺利通过,士气高昂,可朱寅反而犯愁了。

这塞上江南的雨,可不要下个没完没了啊。

要是一直这么下,那就适得其反了。

山雨之中,云雾更加弥漫。明军的战马被雨水淋的油光水滑,时不时的打着响鼻,奋鬃嘶鸣。

拉着马车的骡马,也嘶叫不已。

幽深的山谷之中满是马骡鸣叫的声音,回音阵阵,响彻大山之间。

仿佛神秘的贺兰山,都被这种景象震慑。

明军将士们斗笠蓑衣的行军,一边嚼着奶糖,一路欢声笑语,心气都很高。

山中行军是很辛苦。可是就连清贵无比的雅虎先生都陪着他们,还吃着平时难以品尝的奶糖,又是战时双倍军饷发放,何苦之有呢

朱寅戴着一顶油纸为表、牛皮为衬的斗笠,穿着一身内是鱼皮、外为蓑衣的雨披,脚下是长筒鱼皮雨靴,浑身滴水不入。

这是如今最顶级的防雨衣物,是宁采薇的工厂生产的。

朱寅的家臣家兵每人一套。比其他明军的普通蓑衣强多了。

小黑湿漉漉的,原本乌黑油亮的狗毛,此时都贴在身上,显得有点狼狈。它亦步亦趋的跟着朱寅,时不时身子一抖,雨水四溅。

朱寅骑着义女东果格格送的白马,望着云遮雾绕的贺兰山,忽然想起了宁采薇和宁清尘。

已经快两个月没见到她们姐妹了。

采薇在岱山岛,不知道怎么样了。清尘在北京,见到李时珍等人了吗她没有人管,有没有任性

万一自己回不去,她们姐妹的将来...

朱寅摇摇头,心中涌起一股愁绪,忽然轻轻吟道:

雨打征衣入贺兰,

云锁千军雾隐天。

铁马嘶鸣震大壑,

鼙鼓惊心动鬼山。

凭栏孰唱阳关曲,

倚门谁望无定边。

今夜枕戈眠西北,

一梦东归到故园。

朱寅想到历史的改变,对这一战的结果也不禁心生悬念。

直到此时他才发现,他根本没有古代名将的自信。一旦历史的走向让他不再熟悉,他就感知到历史的莫测。

他的本质,仍然只是个特工。

不是千古名将,更不是科举天才。

朱寅很清楚,要在贺兰山这种地形下彻底消灭叛军已经不可能,最多只能击败叛军,这次是一定要出塞了。

等到出塞,敌人就不仅仅是拜叛军,可能还有南下的瓦剌部落,以及北上的西海蒙古,甚至那两万脱离鄂尔多斯部的蒙古骑兵!

到时,自己面临的会是什么局面

讽刺的是,瓦剌人南下原本是自己的计划,算是自己请来的!

虎牙特务策划瓦剌骑兵南下报复鄂尔多斯部,以夷制夷,的确牵制了鄂尔多斯部北方部落的兵马,确保打赢了乌梁素海之战,以此恢复了河套。

可是没想到副作用这么快就出现了,南下的瓦剌又和西海蒙古勾结上了。

加上拜和庆王,这几方势力很可能会合流,图谋大明西北!

唉,想不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朱寅梳理自己的漏洞,发现最大的错误就是忽略了一个势力:西海蒙古!

这几年,虎牙在九边、鞑靼、瓦剌、女真甚至吐蕃,都布置了情报人员,可唯独忽略了西海蒙古!

就像灯下黑一般,朱寅忘记了西海蒙古的存在。

可现在想起来,西海蒙古其实是很重要的一方势力,它的势力范围就在河涅,也就是宋朝时期角厮罗占领的地方。

青海地区最好的牧场,就在西海蒙古手里。自己居然没当回事!

很明显,西海蒙古可能会成为拜新的外援。

明朝九边,是有很大漏洞的。

第一个大漏洞当然是河套。第二个大漏洞就是河西。

如今为了平叛,甘肃巡抚叶梦熊抽调了甘肃镇、固原镇精锐数万人,导致整个河西地区的防卫兵力严重不足。

此时,如果西海蒙古勾结瓦剌、拜攻打甘凉,就能很轻易的占领河西地区。

河西(凉州)那是什么地方易守难攻,土地肥沃,足可割据!

历史上,窦融、五凉都割据一方,和中原政权分庭抗礼。

如今的河西地区有人口数百万,一旦落入西海蒙古之手,傀儡政权势必实力大涨。

西北如果大乱,朝廷还怎么对付倭国

朱寅越想,心情越是凝重。

他已经传令给甘肃巡抚叶梦熊,让他率领在宁夏平叛的数万精兵,迅速回援甘凉。

他要和叶梦熊的兵马在凉州会师,和敌军在凉州决战!

宁夏,已经不是主战场了。

希望朝廷得到消息后,授予他节制西北数镇、便宜行事之权。

如果能赐予尚方剑,那就再好不过。

希望沈师、姑父,还有那些支持他的朝臣们,尽量为他争取!

队伍又走了一个时辰,直到天黑,朱寅才下令停止行军,在附近寻找一处宿营之地。

找了好一会儿,才在附近找到大片可以扎营的缓坡。明军上了缓坡,漫山遍野都是人马。

这处片缓坡上面还有一个古庙。古庙早就废弃了,看样子可能是元代的古庙,有两三百年了。

古寺有明显的藏地拉章风格,显然当年是个密宗寺庙。

家丁们简单清理之后,朱寅和李如松等将帅当即以破庙为中军大帐。

此时雨也停了,夜空如墨。

明军在缓坡上扎营,但见灯火璀璨,在夜色中宛若星空。

一万多匹战马、五千头辎重骡马一起嘶鸣,真是群山牧场。数里方圆内的春草,都被啃的精光。

此处缓坡扎营易守难攻,可李如松等将领仍然指挥山下布防。还令士卒砍伐树木荆棘,布置临时栅栏,更安排探哨、夜哨、巡逻、口令,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朱寅见状,不禁对李如松的印象更好。

是不是名将,看看扎营就知道了。这一点,他要向李如松学习。

干中学嘛。

夜深了。塌了一半的古寺大殿之内点着几盏灯笼,照的空旷的古寺半明半暗,犹如鬼殿。

明军将帅们围坐在一起,正在进行军议。就是被俘的鄂尔多斯部首领博硕克图,也被“礼待”的住在这个古寺。

脱下盔甲的李如松,正神色凝重的说道:“...抚军也知道,眼下我军只剩下四天军粮,马料也只剩四天。算起来,出了贺兰山之后最多一天,战马就要饿肚子。”

“军粮还好办,大不了杀了拉车的骡马吃肉。可是马料怎么办出山就是沙漠戈壁,可没有草场啊。”

“叛军一人一马,虽然速度慢,可是马料消耗少,反而能比我们多坚持几天。到了沙漠,这几天的差距,足以让我军覆没之危!”

“可是如今追到这里,快要咬住叛军尾巴了,又绝对不能退兵或停滞不前。否则不说叛军逃之天天,就是朝廷和皇上那里,抚军也难以交代啊。”

“到底怎么办,末将还请抚军拿个主意才是。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嫡明目录  |  下一章
嫡明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240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