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嫡明  >>  目录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奇书

第一百三十七章 奇书

作者:戈昔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戈昔 | 嫡明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嫡明 第一百三十七章 奇书

朱寅听到徐渭的话,顿时心中雪亮。

历史上云遮雾绕,让后世学者苦苦猜测的兰陵笑笑生大人,就是徐渭。

他,就是《梅瓶金》的作者!

关于兰陵笑笑生,晚明时期就是一个谜。

《梅瓶金》成书于隆庆到万历初年,距今最多十几年左右,可关于兰陵笑笑生是谁,此时就只能猜测,不知是何人。

“先生可以保密。我不用以后知道了。”朱寅的笑容很是玩味。

徐渭看到朱寅表情,知道他断定自己就是兰陵笑笑生。

他意外之余也不禁有些无奈,老脸居然有点红了。

“雅虎,你如何猜出,老夫就是兰陵笑笑生”

世人的确有人猜测是他写的,可更多的是猜测王世贞那个伪君子。

也是他有意阴王世贞。

朱寅只好含糊其辞的敷衍道:“是我义父猜测的,他就是我之前说的故人。’

“你义父”徐渭胡子微翘,“老夫写完此书虽已十五年,但看过此书之人不会太多。甚至听过的都不多。”

“你义父看过”“

“呃,这个...”朱寅呵呵一笑,“我义父倒是看过,说是一本奇书,用心良苦,大智大慧。”

宁清尘听的头皮发麻。

戚继光看过小老虎真能扯鸭。

到时我看这狗头特务怎么和戚继光交待。

徐渭点头笑道:“看过此书之人,多半讳莫如深。你义父也算光明磊落。”

他真想抽自己一个嘴巴子,好端端的提什么,好奇害死猫。唉,真是多嘴啊。

但也不白问,终于找到了答案。

兰陵笑笑生是谁,历来有很多猜测,有十几种之多。《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只说:“出自嘉靖朝大名士手笔。”

但后世认同最多的只有王世贞、屠隆、徐渭、冯梦龙等数人。

后世的最新研究发现,王世贞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徐渭的可能越来越大,和徐渭相关的线索最多。

学术界甚至有人断言,不用猜了,兰陵笑笑生就是徐渭。

朱寅今日一问,算是证实了。

徐渭忽然问道:“雅虎,你不会也看过那本书吧”

朱寅手中茶杯一颤,抬起一张清稚的小脸,顶着一头角髻,有点呆萌的说道:

“啊呃...我听义父说起,当时也想一睹为快,但义父不允。是以没有看过。先生,你这奇书究竟写的什么”

徐渭盯着朱寅的清澈的眼睛,“你真没看过”

朱寅的脑袋摇的如同拨浪鼓,神色笃定无比,“真看过。有什么不对么”

这次轮到徐渭摇头了。他无须正色道:

“倒也没有什么不对。就是...太多,未做删减,不便轻读。”

唐蓉和庄姝虽然对大名鼎鼎的徐渭没有多少好感,却也很是好奇,不约而同的问道:

“青藤先生的这书,到底是何奇书先生可以说说么”

徐渭呵呵一笑,端起一杯茶,大袖遮脸的喝茶。

“你们别问了,我都没看过。”朱寅瞪着两个女孩子,“总之是大明第一奇书,可惜虽然面世多年,却知者寥寥,算是藏诸茗生。”

唐蓉和庄姝对视一眼,心中更加好奇,不禁有点神往此书,恨不得找到一本先睹为快,也能作为谈资,彰显自己的博学。

徐渭虽然人品不堪,可他写的东西,必是大家之笔。

宁清尘笑点低,忽然忍不住咯咯笑起来,在旁边的蒲团上打滚。

“这婴儿...”徐渭看向宁清尘,“灵气非常,清韵可人,是个聪慧孩儿。雅虎,这是你妹妹么”

朱寅点头:“也算是舍妹,妻妹。”

“哈哈哈!”徐渭不禁纵声大笑,“徐某风霜雪雨六十余年,也算阅人无数,从未见过十岁男童,带一岁之妻妹!”

“雅虎啊雅虎,你也算特立独行了,吾道不孤也。”

他对朱寅是越来越喜欢了。这孩子还真是与众不同啊。

庄姝和唐蓉都是神色不悦。

什么妻妹不过是童养媳宁大脚的妹妹。至于童养媳,比奴婢又能强多少

雅虎,你和徐渭这种人交往,可不是什么好事啊,对你前程不利。

朱寅转化话题道:“先生看我这茅庐如何本是南朝皇家古寺,今作朱家草庐。只是,这茅庐别苑还没有名字,还请先生赐名。”

说完,举杯相敬。

徐渭看到朱寅一个稚童,却小大人般的煞有其事,老气横秋,联想到自己当年,不禁莞儿一笑。

他看着青山、白云、古松、草庐,摇晃着满头花枝,朗然说道:

“此地景色清幽,乃是梁武帝所建松灯寺遗址。但却是先有树,后有寺。建寺之时,古松已有七百年树龄,乃是秦松。

“哦”朱寅大感意外,他以为这些古松是梁朝的,谁知是秦朝的,那就更加古老了啊。

当然,用肉眼观察,也无法看出古松的具体树龄。

“先生缘何知道的如此详细”

朱寅刚问出这句话就哑然失笑。这才想起,徐渭还是一个方志大家。

徐渭对各地县志的了解,大明无人能及。此人之博闻强记,实属异数。

果然,徐渭笑道:“山川地理,皆有故事。此处山清水秀,藏风聚气,焉能方志无传”

“先有秣陵,后有建业。但秣陵之前,更有金陵。”

“始皇帝路过金陵,曾经驻跸此处。当时正修建秦驰道,规定每隔三丈就要种松树,是为秦松。世人皆知,始皇爱松。”

“这九株古松,你以为是梁武帝送你,却不知是始皇送你啊。”徐渭话中有话的说道。

“原来这九株古松,还是始皇帝送我。”朱寅笑道,“那可是一千八百年的秦松了。”

“寅刚好有一架古琴,名曰虎吟,出自唐代斫琴大师雷威之手,用的料子就是秦松。

徐渭道:“如此说来,雅虎就是和秦松有缘了。那么这处草庐,就叫秦茆如何”

“秦峁”朱寅闻言,不禁心生佩服,“先生大才,莫若秦峁之妙也。”

若是换个人取名,多半是什么秦松庐、松风草堂、松雪庵之类的名字,平平无奇。

可是秦峁二字,实在是古意天成,而又寓意幽邃啊。

朱寅笑道:“先生好人做到底,既然赐名秦峁,还请先生墨宝,为秦峁题名啊。”

说了半天,这才是他的目的。

想要徐渭题字。

徐渭性子豁达,毫不作态,直接说道:“笔墨伺候!”

很快,笔墨纸砚就摆了上来。湖州的中书君,徽州的玄香太守,宣州的楮先生,端州的即墨侯。

四宝都是最好的。

朱寅亲自为徐渭研墨,徐渭抓起中书君,笔势如刀,古意森寒的写下两个狂草大字:秦峁。

但见气势蓬勃,苍劲奇崛,肆意狷狂,豪迈清逸,造化天然。

只有两个字,却仿佛山奔海立,风起云涌。

朱寅的书道已经小成,对书法当然有鉴赏能力,本来也比较自信。

可是此时看到徐渭的草书,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竟有毛骨悚然之感。

好好!

好好好!

不愧是青藤先生的真迹啊。徐渭的草书,被誉为“明之草书,以其为始。”

就这一副真迹,拿到后世拍卖,不知道能拍出多少钱。

写完两个大字,徐渭又写下青藤老人等一行字的落款小字。

唐蓉和庄姝对书法也有一些眼力,看到徐渭的字,都有种叹为观止,不知所言之感。

朱寅笑道:“先生先有三分酒意,后有三分茶意,何不笔走龙蛇,不吝妙笔呢”

竟然趁机再求墨宝,贪得无厌起来。

“哈哈哈!”徐渭大笑,很喜欢朱寅的直爽,说道:“也罢,那我就送你一首诗,《侠客》。”

说完笔走龙蛇的写道:

结客少年场,意气何扬扬。

燕尾茨菰箭,柳叶梨花枪。

为吊侯生墓,骑驴入大梁。

朱寅看到这一首《侠客》,不禁心生千古豪迈,悲歌慷慨之情。

诗好,字更好。

他知道徐渭这首诗。徐渭送他《侠客》,当然是认为自己有侠客之心,侠客之胆,侠客之义。

“谢先生!”朱寅拱手道,“寅必不负侠客二字。”

徐渭笑道:“稚虎,我已经送你两幅字,你可有送我啊”

朱寅汗颜道:“我岂敢班门弄斧,贻笑大方我的诗,我的字,实在不敢在先生面前献丑啊。”

徐渭不依道:“雅虎既是神童,又何必妄自菲薄只管写来便是。’

朱寅无奈,暗道此人行事果然不拘常法。

他只能硬着头皮拿起中书君,沉吟一下说道:

“那我就献丑了,就送先生一首新诗吧。”

当下拿出吃奶的架势,全神贯注的写道:

稽山镜水出鸿儒,

江东才气寂然枯。

千年大月凝辉化,

偏何沧海遗珠。

写完之后,朱寅忐忑不安的看着徐渭,如同小学生仰视师长检查作业。

之前的普信,化为乌有。

徐渭凝目一看,神色认真,居然露出赞赏之意。

“雅虎,你的书道,已经登堂入室了,我十岁之时,不比你强。”

“你这首诗虽然浅白无奇,可你毕竟年幼,写出此诗也属难得,尤其是诗中诚意,我已具之。”

“稚虎握瑾怀瑜,你的字和诗,当得起神童二字。”

朱寅的诗他是喜欢的,喜欢的是诗中的共情之心。

他徐渭不是千年明珠。可朝廷如沧海,却是遗落了自己。

朱寅松了口气,“先生谬赞,真是让我汗颜,又莫名欢喜。”

得到徐渭的赞誉,让朱寅竟然有点受宠若惊,心中重新充满了自信。

唐蓉、庄姝、宁清尘听到徐渭肯定朱寅,不禁对朱寅的才能有了更多的认识。

之前还是低估了。

徐渭看着年仅十岁,风华初露的朱寅,不禁暗叹一声。

他很喜欢这个倾盖如故的忘年小友。

雅虎才十岁,观其相貌不像夭折之人,应该还能活好几十年。

可是以他对天下局势的判断,大明几十年内必然大乱。

徐渭对朝廷早就失望透顶。

越是聪明绝顶之人,就看的越清楚,也就越绝望。

太清醒了,真是痛苦啊。

他知道,大明已到迟暮之年,病入膏肓。

以大明如今民生、吏治、军备之弊,将来不是亡于黄巾之乱,就会重蹈两宋覆辙。

不会有其他结果。

雅虎,很可能会遭遇到将来的天下大乱。到时乱世一到,不知道多少人会死于刀兵。

除非,出现一位略不世出的大英雄,力挽狂澜,在乱世来临之前崛起,革故鼎新,洗刷天下。

哪怕因此改朝换代,也胜过将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啊。

可是,何其难也,何其难也。

“先生,你怎么了”朱寅问道,他发现徐渭的神色有点呆滞。

徐渭收回思绪,眸光苍然的说道:“快要下雨了。”

朱寅抬头一看,只见天边不知何时,已经墨色如染。

看样子,一个时辰之内,应该就会下雨了。

秋雨一下,就是冷雨连绵啊。

“我们快回去吧。”朱寅站起来,“先生,请跟我一起走吧。我有马车,可以替先生遮风挡雨。’

徐渭犹豫一会儿,点头道:“好。”

秋风萧瑟,烟雨氤氲。

淅淅沥沥的秋雨漫天飘洒,路上的行人卷着裤腿,要么打着油纸伞,要么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马车中,徐渭和朱寅聊着当年的事情,时不时畅意大笑。

朱寅就像是他的知音,仿佛是前世故人,让他极其欣慰。

秋水打在车璧上,滴滴答答,外面风雨如晦,车中却毫无淋漓之苦。

他不禁想起朱寅之前的一句话:“先生,我会替你遮风挡雨。”

朱寅也对徐渭说起自己的事,大多数事没有隐瞒。

当然关于岱山军和努尔哈赤的事,他还没有告诉徐渭。

既然要笼络徐渭,就要让他看到自己的潜力。

徐渭这种人,是不会反对造反的。

朱寅甚至怀疑,徐渭巴不得造反。

徐渭听到朱寅说的这些事,沉默不语。

过了好一会,徐渭忽然问道:“雅虎,你的志向到底是什么”

朱寅很有保留的道:“匡正天下,济世救民。”

这八个字,就看怎么解读了。

张居正这种人,也是匡正天下。就算说出去,也说不上犯忌。

徐渭却想了很多。他想到了张居正,却又想到了超越张居正的可能。

真的可能吗

年幼,也是一个可怕的优势啊。

如果雅虎真能明年中举,那就是十一岁的举人,比杨廷和还要小一岁。

如果稚虎十二岁考中进士,那就是数百来年纪最小的进士!

顶着这个名头,他会天下皆知,成为大明朝的祥瑞。

以他的聪明,若是精心谋划,有可能二十多岁成为朝廷重臣。

若再能掌握兵权...那

突然,徐渭想起,朱寅姓朱!

朱,可是大明国姓。

朱寅的朱,为什么不可以是

小娘生,这个破朝廷的臭规矩,早就该改改了!

霎时间,徐渭心中有个被封印很久的东西被解封,再也无法压制。

他忽然想起了黑衣宰相,姚广孝!

PS:这周末一直在加班,不能多更,明天反而能多更些,晚上还有写文书,只能到这了。徐渭为何会想到姚广孝蟹蟹,晚安。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嫡明目录  |  下一章
嫡明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13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