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射雕:从被逐出桃花岛开始 第61章 五行营苦明教久矣
在蒲志深奉命向吴毒传消息的时候,武成玉也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蓄养精神。
这几天虽然是有意为之,但一连五天不停喝酒,就算酒精没有摄入,若非他的肉身超凡,一个水中毒是免不了的。
再者说,武成玉也实在没有试过五天内跟这么多人会面喝酒,这人际交往的密度实在是太吓人了,换做是个有社交恐惧症的所谓E人,恐怕自杀的心都有了。
效果当然是好的,他作为一个外来人,一个空降干部总算是在最短时间之内初步被五行旗当做了自己人。
可光是这几千人的脸全部在眼前晃一圈,就耗费大量精神,此刻武成玉躺在榻上双目无神,着实有些萎靡不振。
半晌过后,武成玉又拿出那张羊皮图纸,他不懂土木,对古代的图纸更是两眼一抹黑,这张工程图对他来说虽然如同天书,但至少在图中地上和地下还是分得清的。
明教的密道是在地下,但肯定不是找个地方使劲往下挖就能找到,那也未免太小看厚土旗这一武侠世界第一工程部队了,除非是撞大运。
这张图纸有九成是显示地下作业,一成是地上,只是寥寥几笔,武成玉在光明顶没待几天,方宇葬礼之后就被发配到了厚土旗,根本不可能从这仅有的一点图案推敲出地道的具体位置。
他只是百无聊赖的随意随看,正着倒着反着看都是一无所获,不过他的眼睛实在是太好了,无意之间在羊皮图纸边缘处看到了一个黑点。
若是旁人,可能会以为是这羊皮纸经历太久岁月生出的霉点,转眼就会忽略,那蒲志深估计也是如此。
羊皮纸本就暗黄,经历不知多少岁月之后,上面是一片片的霉斑,一眼看去脏不拉几,带着的霉味更是让人不愿靠近。
更何况这个黑点不是出现在图纸的正面或反面,而是在边缘,若非羊皮纸比一般的纸张厚一些,想生出霉点都难。
换做是蒲志深,除非早就知道这霉点是什么,同时还有现代的高倍放大镜,否则也根本不可能发现其中的玄机。
可若是遇到拥有超凡视力的人,聚精会神之下,还是能勉强看出这霉点似乎是有具体轮廓的。
武成玉立刻想起自己这具身体的母亲,穆清音,她当初留下的玉佩上也是如此,一个个小的几乎看不见,只以为是玉佩上装饰的凸点,却偏偏是找到慕容家武学秘籍的钥匙。
想到这里,武成玉立刻坐起身来,他仔细观察之下,这图纸边缘处的霉点以不均匀的距离分布在羊皮纸四个边沿,相距间隔不统一,看似完全没有规律
这个霉点假设是字恐怕比慕容家玉佩上的凸点还要小一些。
好在,现在的武成玉也不是当初那个刚刚回到武家坡武功尚未入流的少年。
他将内力集中到眼部的晴明、攒竹、承泣和四白等穴位,同时关闭其他四感,所有的精神都融入视觉之中,总算看清了其中一个字:苦。
苦什么?武成玉不得其意,接着看向其他的几个字:营、行、五,若是倒转顺序,则是五行营苦。
武成玉看向羊皮图纸另外边缘,逐渐将下面四个相隔很远的霉点看清,连起来就是:五行营苦明教久矣。
区区八个小字,却是看了羊皮纸三个边沿才凑齐,但其中的意思却让武成玉悚然一惊。
五行营,他本能的跟五行旗联系到了一起,五行旗又或者是叫五行营,其实没什么区别。
但这句苦明教久矣,其中的含义却让人不由得深思,首先一点,这是将五行旗与明教区分开来,并没有把五行旗看作是明教的一份子。
其次,好一个苦某某久矣,武成玉回忆自己看过的历史书,上一个这么说的则是:天下苦秦久矣,说这话的人是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可代表着的是天下百姓对秦朝苦役的无限怨恨。
虽少,武成玉却能感觉到其中的怨恨,是厚土旗,或者整个五行旗对明教的怨恨。
这种怨恨往往来自于压迫,谁压迫了五行旗,必然是明教,这种压迫也不应该是内部矛盾,更像是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的压迫。
说的明白一点,这八个字代表着五行旗原本并不属于明教,并且一直受到明教的压迫?
武成玉疑窦丛生,他作为后世之人,对明教的了解是来自倚天屠龙记,若非看这,后世人恐怕根本不知道历史上有什么明教,哪怕里也是以明教为原型做了加工而已。
历史课本上对于方腊起义,也是定性为农民起义,根本没有明教二字,后来人们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发现,方腊起义跟摩尼教有关,摩尼教就是明教。
于是在那些武侠同人里,方腊才真正成为了所谓的明教教主,否则很难有人把他们二者联系到一起。
而倚天屠龙里,明教一出场的基本架构中,就有教主、左右光明使、四大法王、五散人和五行旗,人们就想当然的将这些当成明教固有的组织架构。
可等到武成玉潜伏入明教之后才发现,教主、左右光明使和四大法王确实是固有的,五散人却未必,散人这名字本就代表着职位的临时性。
至少射雕时期明教还没有这个职位,五散人更像是在元末时出现,负责联系各地义军的五个临时职位,属于高层,但权力不大,更类似国党时期那些所谓的特派员。
同时,倚天中五行旗在明教内部是十分低调的,主要体现其在各地建立反元义军,可与明教总坛光明顶联系不深。
直到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才出现,在外围一直阻挡六大派的进攻,很明显五行旗大部分力量都分散在各地义军之中,来的人不多,而且并没有出什么大力。
除了锐金旗遇到峨眉派,被灭绝师太的倚天剑斩杀掌旗使,锐金旗这才杀红了眼。
这期间五行旗与杨逍这些高层并没有形成合力,只有青翼蝠王这个街溜子曾在他们苦战时稍稍出手救援。
之后呢,张无忌担任明教教主,确实吸引了蒙元高层的注意力,他也确实带着手下跟赵敏招揽的高手大打出手。
可最终,张无忌还是受困于儿女私情,又或者把精力放在了武林之中,为了救谢逊闯少室山,又或者跟黑化的周芷若争武林盟主。
自始至终,推翻蒙元的可并不是明教的高手,而是各地如星火燎原的义军,这些义军逐渐合流,朱元璋强势登场。
明朝建立后,明教反而被朱元璋定性为逆党,被打得一蹶不振,张无忌远遁海外。
一开始武成玉将这一结果定性为下层教众的力量强大,不愿意再受那些没怎么出过力的高层指挥。
但假如五行旗从始至终都对明教心存怨恨呢?假如五行旗本就不是明教的,是像之前明教想要吞并丐帮那样吞并而来的呢?只不过这一回丐帮没有被吞并成功,但五行旗则没有那么好运。
所以当五行旗势大,建立新朝时才会毫不犹豫的将明教甩掉,真实原因则是,五行旗从根上就不属于明教。
看看武成玉潜入明教后之所见,五行旗这支打得丐帮没有还手之力,有独属于自身的战术优势,完全是军队模式的队伍却完全没有相应的地位。
再转念想想,明教教义是从波斯传入中原的,被中原的野心家利用建立教派,用明教教义控制教众思想。
明教最初的武功传承来自波斯,乾坤大挪移在波斯也是镇教神功。
可是武功和教义能从波斯传入,但五行旗所会的土木工程,火药,冶炼等独有技术呢,武成玉绝不相信这是波斯能传进来的,这个时代他们自己有没有还两说。
这些技术和战术,明显都是华夏文明传承下来的瑰宝,与波斯和摩尼教是格格不入的。
想到这里,武成玉总算明白了五行旗在明教中的处境为何是如此,恐怕早就心怀仇恨,但暂时无力反抗,一直蛰伏等待着天时罢了。
‘机会,绝对的机会。’,武成玉拿着羊皮图纸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心潮澎湃,难以自制。
他来明教潜伏,除了想恶心一下明教找找乐子以外,首要目的是拿到乾坤大挪移,直到一路上看到厚土旗的表现,才对五行旗有了强烈的兴趣。
只要五行旗加入他的麾下,一下子就能弥补义军和他的团练军最大的短板,同时也为他将来用火药对抗蒙元骑兵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所以他才借方雅宁的口,让阳俆把自己发配到五行旗中,所以他才不惜喝服整个五行旗达到融入的目的。
可是,之后呢?武成玉一片茫然,他想不到如何把一整支军队从明教中挖走,这个难度也实在太大了,除非他当上明教教主又或者使用生死符。
明教教主可没那么容易当,张无忌的遭遇只是因缘际会。
用生死符确实可以控制很多人,可是这终究不是正途,生死符只能用来对付那些奸邪小人,又或者南宋那些爱钱又怕死的文臣武将。
真正的义士,又或者真正的战士,就算中了生死符,他们也是不怕以死相抗的。
控制一支军队,获得军心和信任,就不能走这样的歪门邪道,人家都是会在战场上冲锋,不惧牺牲之人,区区生死符只会坏事,这也是武成玉给自己设立的底线。
所以,他虽然暂时获得五行旗认可,却对接下来该如何做一筹莫展,直到有了今天的发现。
但这一切都只是推断,没有实际的证据,武成玉还是什么都做不了,他推断五行旗的前身五行营是被明教强行吞并的,可来龙去脉到底如何,时过境迁,又有谁能知道。
武成玉压下心头悸动,让自己冷静下来,五行营苦明教久矣这八个字,出现在羊皮图纸三个边缘,而最后一边貌似也有四个霉点。
武成玉定睛细看,这一回却是一个成语:七窍生烟。
这是何意?武成玉实在想不明白,五行旗苦明教久矣,所以气得七窍生烟吗?这又是打什么哑谜。
武成玉左思右想不得其法,这时外面恰好有人敲门:“副旗主,奴婢给你送茶水来了。”
请:m.llskw.org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