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目录 >> 第398章 皆图匈奴

第398章 皆图匈奴

作者:十二楼月明  分类: 历史 | 秦汉三国 | 十二楼月明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第398章 皆图匈奴

卜师或许只是为了报复董越,但这卦确实是神算。

毕竟每个卜师的基本技能就是玩龟甲钱卦,想摇什么卦就能摇什么卦。

董越以为卜师身份低微,打了也白打。

可是对于牛辅而言,卜师既是他的家臣又是他的朋友。

董越虽然是董太后的族人,但对牛辅而言算个啥?

这就像是刘琰跑到刘备家里去殴打诸葛亮,牛辅可不觉得砍死董越有什么错。

董越被杀,董太后当然很不满,便让人斥责牛辅——也仅仅只敢斥责而已,总要做个样子,维护一下太后家里的尊严。

但问题是,在牛辅看来,董太后这个董,属于“外董”。

董卓和董太后又不是真亲戚,董太后家族虽然也姓董,但对董卓的亲族而言却属于外人。

真要论起来,董太后的族人就是来要饭的,他们又没出过力。

“外害内”嘛,在牛辅看来,既是董太后和王允有意加害董卓亲族,也是有人勾结匈奴外敌掀起内乱。

董太后让人斥责,反倒惹怒了牛辅,牛辅索性扣下了董太后和百官,声称要先纠察百官中有没有汉奸。

汉奸这个词还是牛辅刚学的,他在成皋也收到了青州发来的昭告文书。

虽然以牛辅的政治水平,还体会不到英烈祠的作用,但对待汉奸的“见即可诛”他觉得很对胃口。

再说,只要是汉人,又怎能忘了霍骠姚呢……

昭告文书是尚书台以天子名义发的正式政策,而且英烈祠的事是政策中档次最高的‘祀事’。

杀汉奸那就是奉天子旨意行事,董太后说话也不好使。

结果王允和王柔两个重点怀疑对象被牛辅率军包围了,董越也被栽了个‘疑是汉奸’的名头。

王允躲在王柔军营里不敢出来,只好求助于董旻。

董旻是董卓的弟弟,算是牛辅的长辈,是此时唯一能约束牛辅的人。

于是董旻去劝牛辅:“杀董越倒是无妨,但我等若因此与太皇太后相杀,只怕司空也不好办……如今去临淄迎奉天子确实是最好的机会,何必因董越而误了大事呢?”

董越是董太后那边的族人,董旻和董璜当然不在乎他死不死。

但董旻没资格命令牛辅做任何事,只能靠亲情劝。

如果以刘备那边作对比,董旻就像简雍,牛辅就像关羽,地位相当,但管的事儿不同。

军事上牛辅是有决策权的,只需要听董卓一个人的命令。

“我等做事,为何要听王允安排?”

牛辅对董旻说道:“岳父大人可没让我等送太皇太后去临淄。我等若是恶了刘备,将来刘备回军,报复的是谁?岳父大人不在此地啊,我等耗费兵力得罪刘备,就算迎回天子,对我等又有何好处?”

——虽然牛辅的政治智慧有限,一般只考虑眼前利益,但现在,这眼前利益反而是考虑对了的。

王允认为董太后和董卓的亲族都有迎回刘协的共同诉求,这是没错的,董旻和董璜确实都愿意去临淄。

但如果董卓本人在此,王允肯定是不会这么设计的……

正常情况下,牛辅确实也愿意听董旻的话。

但卜师的卦象提醒了牛辅——去临淄接天子,这么大的事,那是有主客内外之分的。

谁是主,谁是客?

董太后被王允忽悠,董越也是受王允指使来的,现在主导此事的是王允,而且王允有董太后接孙儿这个名义。

偏偏董卓又没在。

这时候去临淄,在牛辅看来就是一种裹挟,也就是他理解的“外害内”,是为了裹挟自己的兵力。

王允,董太后的族人,以及各路官员,这些外人,想用董卓的部队去招惹刘备。

就算真的能顺利迎回天子,那也是董太后的亲族和王允得势。

等刘备回过头来,挨揍的却是董卓的部队,而且牛辅肯定是第一个挨揍的……说不定董卓都得揍他。

下令的是董太后,推动此事的是王允,百官支持的也是王允。

冒了这个风险,牛辅自己能得到什么?

牛辅的利益依赖的是董卓,可董卓现在不在这儿。

又要冒风险挨刘备的揍,又落不到好处,那不就是纯给人当炮灰么?

不是牛辅不想迎回天子,而是不应该在董太后和王允的指挥下去迎天子。

能对牛辅发号施令的只有董卓,董太后不好使。

杀董越既有迷信因素,也有态度因素。

“对啊!仲兄不在,若董太后去了临淄,那我等岂非给他人做嫁衣!需得先收编各家部曲,将此事回报仲兄,请仲兄决定才是。”

董旻恍然大悟:“王允此人心怀鬼胎,挑掇太皇太后去青州,是利用我等……匈奴暴乱必与太原王氏有关,此獠当诛!”

这就对了,不能受董太后裹挟,也不能受王允的指挥调度,董卓才是老板。

很多事就是这样,一个突发的事件提醒,就能让原本没想明白的人也恍然大悟。

牛辅或许只是歪打正着,未必是真想清楚了。

但董旻现在倒是真明白了。

王允的计划已经濒临破产了,但还有一线机会。

向董卓回报是需要时间的,牛辅打算带队回雒阳。

但王允执意不走,两边开始僵持。

董旻和董璜进了牛辅军中,一万五千大部队将王允和董太后围住了。

王允这边,护匈奴中郎将王柔手里只有三千人马,单论兵力当然是顶不住牛辅的。

但百官加上家属随从人数近两万,牛辅也不能轻易动手。

与此同时,皇甫嵩调转方向,向西溜走了——他没去抵挡郭太。

皇甫嵩可不是那种舍己为人的大侠,他答应出兵抵挡郭太,本来就是为了搞点人手,而且这些人手也只是他用来殿后保命用的。

皇甫嵩手里有两千八百人,除了他的旧部七百多人之外,其它两千都是百官凑出来的。

从雒阳夏门出去后,皇甫嵩把那两千人丢在雒阳城北布防,并且在防区上打起了自己的车骑将军旗帜。

然后带着儿子和自家旧部向西过了函谷关,逃往北地郡老家。

皇甫郦当时还有点不安:“父亲,舍弃同袍,恐身后无德啊……”

但皇甫嵩表示:“吾儿,你的命才是为父之德。白波黄巾不会放过我皇甫氏,你我若不走,必死于此。”

这是实话,皇甫嵩没搞什么别的算计,也没想冒任何风险,任何一个父亲考虑的都是孩子的命。

按说皇甫嵩带着本部精兵跑了,雒阳其实已经没什么防御了。

但皇甫嵩把旗帜仪仗和两千杂牌军留在雒阳城北,其实也是起到了作用的。

雒阳周边人口确实很多,但雒阳城内其实没多少普通百姓,大部分都是官员的门客仆从,已经跟随百官去了巩县。

即便与这些官员不相干的人,见了大规模官员出城,大多也会跑,毕竟谁都不傻。

杨彪在雒阳还是干了些正事的,他组织了人群,并且一直开着城门,没有让逃离的人形成混乱。

这种大开九门井井有条的动静,把正在小平津搞粮食的郭太整懵了——斥候回报说有数万人出城,还见到了皇甫嵩的旗帜出现在雒阳城北军营。

郭太以为雒阳全面动员了……

毕竟他还没攻打雒阳就有那么多人有秩序的出城,看起来可能是雒阳朝廷故意让大多数人离开。

门都不关,想来是雒阳有必胜的把握?

又听闻皇甫嵩已经出城迎击……

郭太以为要打一场大仗,便极其小心的采取了守势,并不断派人催促留在河东、河内等地的人赶紧过河增援。

皇甫嵩的威名对黄巾而言确实是挺有用的。

虽然白波黄巾恨皇甫嵩,但确实也怕皇甫嵩。

郭太小心谨慎的退到了黄河边上等待援军,打算让匈奴人过来增援。

此时,孟津北岸,河阳。

杨奉收到了郭太的催促,正在犹豫要不要渡河。

杨奉暗中与张燕和徐晃联系的事儿并没有被郭太发现,毕竟只是在黑山“失了手”,但至少杨奉表现得很服从。

此时,突然有个白波黄巾打扮的人找到了杨奉。

这是张琰,张白骑。

杨奉是认识张白骑的,但差点没认出来……张白骑现在的样子看起来就是白波军的小卒。

“杨校尉,贾尚书让我来此传信,欲送你一场大功。”

张白骑之前在黑山待过,本身又是司隶人,还跟着贾诩一起在雒阳混了很久,环境和人面都熟。

杨奉收到信展开一看,神情猛的紧张起来:“文和先生欲挟於夫罗之子?此事怕是不好办啊……”

张白骑指了指那封信:“放心,不是让你去,这事也不需要成功。杨校尉只要给我指点位置,给於夫罗传报军情即可,只要能接近於夫罗,其它的事就是我的事了。”

杨奉看着信,点了点头:“好……文和先生可还有别的吩咐?”

张白骑点头:“有。请杨校尉和於夫罗的本族挛鞮氏发生些摩擦……如果白波军郭太追究,杨校尉可以迅速向西赴陕县,贾尚书与董将军会庇护杨校尉。”

杨奉立刻照着贾诩的信编了份军情,让张白骑送给於夫罗。

杨奉这个卧底作用挺大。

他既知道郭太想要什么,也知道於夫罗想要什么。

白波黄巾的路线是流寇路线,也就是不断裹挟民众,收编部队,滚雪球,直到覆灭大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口号到了现在已经是另一码事了,白波军毕竟是黄巾,他们若想成功,只能一路杀到底。

白波军与匈奴,在并州、河东、河内这些地方确实能这么合作,短期内两军有共同的诉求,就是流寇裹挟劫掠。

但是,白波军可以裹挟壮大,匈奴却不行。

匈奴可以裹挟汉人,但却没法因此壮大,反而会裹挟出很大的负担。

任何匈奴人都有自知之明,他们是没法煽动草民的——大汉的黔首比贵族更敌视胡人,骗都不好骗。

在取得了并州与河东河内之后,郭太与匈奴的诉求,其实已经不一样了。

如果郭太还想让匈奴人与他合作,那就必须挟制於夫罗。

而於夫罗也必然会产生新的想法,不会再与郭太一样裹挟。

意识形态不同了,这就是离间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郭太表现出试图控制於夫罗的行为,再产生一点点摩擦,这离间就很容易成功。

於夫罗其实也是有追求的。

中平五年(188),由于南匈奴多次出兵帮助大汉打仗,南匈奴各部不满,害怕继续征调兵源,于是发动叛乱杀死了羌渠单于,拥立须卜骨都侯为新单于。

於夫罗当时入京晋见灵帝刘宏,请求大汉发兵帮他复国,但正赶上灵帝病危,雒阳一大堆破事,於夫罗的请求没能得到处理。

于是於夫罗只能自封单于,到处寻找同盟。

当时袁绍也在用何进的名头到处招揽帮手,於夫罗去与袁绍寻求合作,并在袁绍帮助下求娶了宗室女为妻。

此后於夫罗便让儿子以宗室女为母亲,并用了汉名,称随母姓,也就是刘豹。

刘豹当然不是宗室女生的,那时候刘豹已经八岁了。

让刘豹姓刘,这实际上是纯粹的攀附,刘豹本名叫挛鞮伊乌氏,挛鞮是姓,伊乌氏就是豹。

不久刘宏去世,袁绍祸乱雒阳被击退,组建联军也快速被刘备击破。

於夫罗当时没有南下帮助袁绍,因为那时立须卜骨都侯也病逝了,匈奴单于之位空缺,於夫罗试图归国继位,却被各部匈奴一起拒绝。

匈奴有很多部族,实际上也是家族,其形制和大汉的世家望族很相似。

於夫罗姓挛鞮,这是单于族姓。

此外还有呼延、兰、须卜、丘林等姓,加上挛鞮部,这五部是匈奴的核心贵族,首领常被称为‘老王’。

於夫罗只能得到挛鞮部的支持,各部老王没人称单于,但也不让於夫罗归国担任单于,毕竟他们弄死了於夫罗的亲爹。

而且,头上没单于,没人约束,各部老王自理匈奴反而舒坦些。

於夫罗只得继续驻留河东一带再次寻找盟友,这次他找上的是白波军郭太。

郭太当时也需要盟友,相互合作在河东求存,这才避免了於夫罗被匈奴各部弄死。

王允入朝后,举荐族兄王柔担任护匈奴中郎将,这当然也是为了从匈奴募兵。

但同样的,王柔没法从各部老王那里得到支持,只有於夫罗愿意再获取一个盟友,于是又和太原王家勾搭上了。

在太原王氏与白波军支持下,於夫罗在这几年相继摆平了匈奴各部,逐一干掉了四个老王,重新统治了匈奴。

但拿了别人的资助,当然是有代价的。

接连的用兵与内斗,导致匈奴内部贫苦不堪,而太原王氏却基本全面把持了匈奴人手里的资源和商业渠道,甚至能主导匈奴各部的行动。

随后董卓抄刘备的作业,以军队执政,搞全面征税,将税收提高到了两成。

牛辅的部队在并州收税比较积极,太原王家也被征税,白波军不敢露头,再加上极端气候导致匈奴人难以过活。

——牛辅的手下征税的时候当然会顺带打劫的,王家损失挺大。

于是几家一合计,便联手起兵,一起把牛辅的部曲赶出了并州。

王允得到并州的消息,便打算借此机会搞一波大的,挑拨董太后去青州迎接天子。

但王柔能控制的匈奴部队有限,而且白波军可认不得王允。

再加上遇上了牛辅这个蛮横不讲理的,王允现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於夫罗身上。

为了给於夫罗更大的动力,王允的信上说:“期贵部击破牛辅,掌控京畿……若迎奉天子,君当列朝为公。”

于是正在河内的於夫罗,几乎在同时收到了三份内容相似的信。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目录  |  下一章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146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