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第346章 关公教子
西边,董卓与袁术开启了大战。
中部,曹操在兖州养贼自重。
河北这边,关羽也开始进驻渤海。
关羽这是第一次独当一面,前段时间多少有些不适应,毕竟每个人的第一次都会有点紧张。
做一方主官,督河北各路兵马,讲究的就不再是靠着武勇冲锋破阵了。
河北的情况与其它各州都不一样。
华北平原对于农业社会而言太重要了,在河北圈地的豪族非常多。
黄巾起义之后,这片地方又连续被祸害了好几年,大大小小的豪族各自圈地圈民,把流民全都变成了家中农奴佃户。
如今,整个河北几乎已经见不到自耕农了。
地全部是豪族的,民则全都是豪族家里的农奴、佃户,以及私兵。
同时,河北各豪族在韩馥交出了甘陵王首级之后,全都没有再造反作乱,各家都算是良民——但也家家都不听号令。
徐晃在魏郡进展顺利,是因为魏郡太守栗攀很配合,再加上旁边有黑山军时刻威胁。
但即便如此,审配、沮授等人也只是选择了暂时合作不对抗,仍然不打算服从刘备。
而渤海、河间等郡,情况比魏郡要麻烦得多,几乎所有豪族都据坞堡自守,相互联合,不对抗也不合作。
这种联合是在暗处,很难知道到底是由哪些势力构成。
两郡各县的官员则大多直接消失了。
河北官员大部分都是灵帝去世那年清理了王芬谋逆案之后任命的,他们在河北本地没有置办太多产业,根本不在乎各路黑帮逼税,逼急了就跑路。
由于绝大多数平民黔首都变成了豪族的农奴佃户,这就使得关羽和讨税的黑帮不能轻易动武,因为农奴们会抵抗。
渤海、河间两郡这两年没有战乱,当地农奴佃户虽然过得非常苦,豪族田租收到了七成,可农奴佃户还真的能活下去。
吃不饱,穿不暖,生不起孩子,看不起病……但无论如何,饿死的真不多。
再加上之前灵帝刘宏留下来的后遗症,使得农奴和佃户普遍仇视朝廷,对收税极为敏感……
豪族们当然是把一切罪恶都推到朝廷头上的,而目前代表朝廷的是刘备。
渤海与河间两郡豪族不会直接摆明车马与朝廷作对,但他们会鼓动农奴抗税,鼓动农奴闭守坞堡和城池。
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没有叛乱,但实际上这比叛乱还难搞。
刘备收的真就只是三十税一而已,而且也没让他们运粮,更没有点任何赋役,可以折算成钱、绢、铁、牛等等,运送也不难。
其实就是要个态度。
但渤海等地豪族仍然不合作,或者说,是当地官员没了,豪族们有借口不合作,而且他们还煽动佃户和农奴们全都不合作。
豪族们当然不是为了抗这么点税,他们是想用这种方式逼迫青州朝廷改变政策,这是理念之争,就如同当初逼迫刘宏那样。
当年激发黄巾起义的方式和这事是一样的——恶意歪曲事实,把一切罪过都推到朝廷头上,挑起并制造叛乱……
然后收留流民为佃户,勉强让流民作为佃户活下去,施之以恩,使其持续憎恶朝廷,持续依赖豪族……
挟万民以自固,非暴力不合作。
在佃户们看来,河北豪族对他们是‘有恩’的,他们当初因大规模战乱成为了流民,是豪族们‘收留’了他们。
如果采取暴力手段,很可能激起大规模民变,导致农奴和佃户彻底站到刘备的对立面。
其实任何体制都是能利用万民的,不能简单的以阶级和体制而论,所谓的民心向背,都是可以被引导的。
在各种原因影响下,哪怕佃户们需要交七成以上的地租,但他们依然心向豪族。
即便佃户们听说了青州的官屯佃户只需要交很少的租,有各种退租政策,他们也不会相信。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和印象中,如果田租低,往往意味着其它麻烦多……
比如青州和彭城的官屯佃户会在农闲时参与治水——其实这不是劳役,参与治水可以退田租,还能挣工钱。
刘备这边向来是用雇佣方式做这些基础建设的,会不断的修路修堤修医院,用基础建设增加工作岗位。
但在其他地方的人眼里,这必然属于强行征发去送死的残酷苦役,因为他们只见过强征苦役……
其实现代也一样,国与国之间的认知障碍,如果没有亲身体会是很难打破的。
关羽面对的就是这种局面。
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状态确实很难搞,官员收不到税也做不了事,而各豪族真的没犯法,又不能过度激发佃户的仇恨引起大规模民变,且佃户们是支持河北豪族的。
每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适合的路数也是不一样的。
擅谋则用谋,擅政则用政,擅武则用武——这世上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
适合刘备的方式,是从人性下手,一切都是势。借势除掉与自身利益冲突的群体,为其它群体创造利益,制造利益增量去对冲负面影响,使别人的利益与自己同步。
而关羽就不一样了。
关羽的思维一向简单直接,他的武艺也很简单直接,以力破巧,以快打慢,没有花巧,甚至没有招式,能一击制敌就绝不会用两刀。
关羽知道,自己学不会大兄的路数。
适合自己的才是道,旁人可以引导,可以解惑,却无法直接传授,也无法模仿,得靠悟。
所以关羽前段时间一直头疼,这玩意不好悟啊……
而最终给关羽指引方向的,还是秀娘。
秀娘目前是医务总督,一直在各地建设医馆,眼下青州每个郡都有‘大汉某郡医馆’,也就是官方医院。
靠一个人很难达成医治十万人这种目标的,但到处建设医馆,却能很快实现她的理想。
除了西河医馆之外,清河医院是建得最早的——就建在张角的墓地上。
秀娘去巡查清河医院的时候,见关羽为难,便问了关羽一句:“夫君可还记得当年之约?”
关羽愣了愣:“医治十万人之愿?如今看来……或许已经达成了?”
“不是我,是你……”
秀娘模仿当年关羽的样子叉着腰比划:“当年你说,要驰骋天下,打得天下皆服……”
关羽笑了:“是啊……我还没兑现承诺呢。”
秀娘问道:“现在河北有人不服号令,是因为你打不过吗?”
“当然不是,是不能随意出兵啊……”
关羽解释道:“若打仗便可安定河北,我早就打了……”
河北目前没有人举旗反叛,各家豪族本身也没啥动静,但豪族们‘收留’的那些佃户却会对抗朝廷。
单靠战场决胜是不够的,若是强行征服,只会留下一地废墟和无数心怀仇恨的难民。
即便打赢了占领了地盘,但人心不服,遍地狼藉,必须长期驻兵压制叛乱……既拖累兵力,又无法创造价值,还会面对长年累月的抵抗,实际上是负资产,不如不打。
“靠打仗杀人怎能打服别人呢?……你当初治军时是怎么打服部曲的?管教平儿的时候你是怎么打他屁股的?教他们做人才能打服啊……”
秀娘撇了撇嘴:“不听话就打屁股,反正打伤了我能治……治好了你再打,打到服为止!”
关羽愣了一愣,随后猛然顿悟。
是啊,这些年打仗杀人杀惯了,却忘了,这事本来就不是打仗啊!
这应该是打儿子的逻辑啊!
得先挑错处,然后一边打一边教嘛……
想明白了之后,关羽立刻给刘备传信请诏。
“朝廷有诏,为保庶民生计,各郡全面减租。”
“对佃户收取田租不能超过六成,违者必须退还多收的地租,并对主家处以罚款和鞭刑……”
“罚款充作佃户的补偿款,用于设立医馆和义舍,若有贫困,随时救之。”
“清河太守、冀州都护关羽告知各兵帅良家,请严守朝廷善政,勿与万民为敌!”
刘备对这事的理解还是很迅速的,立刻往河北发了份诏令,降租令。
发了文告之后,关羽立刻把部队分为几十路,化整为零进入渤海郡,一个县一个县的在各豪族聚居地挨个找茬。
其实这时候各家豪族已经收了租了,若是要求明年降租,其实问题不大。
但现在已经收了租,再让他们退出来,那可就太难了……
各家都有茬可找。
部队不是作为官兵去的,全军所有人都不穿官服或兵甲,全部以黑社会游侠儿的身份出去行侠仗义,顺便向农奴们解读政策以及指引医馆和义庄的建设。
只发文告可不行,要派大量的人去解读传播。
而且士兵们不入城,不入坞堡,就在县外的农庄田地以及佃户居住的聚落搭讪询问。
若是今年收取田租超过六成的豪族,那弟兄们就有充分的理由仗义出手了……其实每家都超过六成。
如果主家不退租,就鼓动佃户们去讨要——这事儿可是朝廷善政,主家要是不退,那不就是坑人吗?
当然,一开始很多佃户是不信的,因此需要弟兄们先去找茬打个群架,专门寻机殴打豪族子弟和管事们,打到那些豪族管事自己承认为止。
请:m.llskw.org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