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目录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江昭我要当圣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江昭我要当圣人

作者:花雪飘飘飞  分类:  | 衍生同人 |  | 花雪飘飘飞 | 知否:我 | 小阁老 | 摄政天下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三百一十五章 江昭我要当圣人

熙丰七年,六月十九。

竹西铺。

六月新茶,味甘而浓,辅以松竹为柴、清泉为引,自有一股独特的茶香。

“呼!”

江昭扶杯,浅呷一口,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入口微苦,润中转甘,就是这味儿!

时年八岁的江珣,小手抬着茶碗,装模作样的浅浅一呷,咂巴了两下。

“嗯——”

江珣小脸一皱,迟疑道:“父亲,有点苦。”

“要不,还是添点牛乳和饴糖,小火烹煨吧?”

江昭一听,脸上一黑。

六月新茶,山上清泉,皆是自带甘甜,何必画蛇添足,添些饴糖,岂不是白白坏了味道?

“唉!”

恰逢此时,又是一声叹息,江珣摇头晃脑,愁眉不展,俨然有些喝不惯。

“太苦了。”

“较之奶茶,弗如远矣。”

江昭注目着,“啧”了一声,不禁摇头。

这还真是...牛嚼牡丹啊!

“父亲,就添点牛乳和饴糖吧!”江珣小手一伸,摇了摇老父亲,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

“也罢。”

江昭大手一挥,平和道:“自个儿点火,自己煮吧。”

茶嘛,都是喝的。

泡茶是喝,煮茶也是喝。

清茶是喝,奶茶也是喝。

都一样。

自己的崽,自己疼!

“哈!”

仅此一言,江珣眼睛一亮,小脸一笑:“父亲真好。”

旋即,猛地一趁手,小腿一蹬,就此起身。

“阿俅。”

“走。”

一声轻唤,自有仆从走近。

主仆二人,都是七八岁的样子,却是向着江府的方向走去。

禅智寺,江府。

两者,就直线距离而言,其实也就相距两里左右。

八岁的小孩子,恰好是好动的年纪,往返走几里,根本就一点都不会疲倦。

约莫一二十息左右。

“禾生,让人跟上去吧。”江昭一挥手,平静道。

“是。”

禾生一礼,恭谨退了下去。

其实,禅智寺也算是在“市中心”的范围。

以江氏一门的影响力,以及知名度,根本就不必担心江珣、阿俅的安危。

但是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有人跟上去,自然还是安心一点。

“呼!”

一缕清茶入口,江昭收回目光,继续干起了正事。

自从自贬还乡以来,其身上担子就已然一轻。

就总体而言,日常无非是有三件正事。

一、悟道。

老实说,江昭野心很大。

特别是禅智寺悟道以来,他的野心就更是大了不少。

他,想要成为圣人!

人活一世,无非为名为利。

于利一道,江昭并不特别关注。

或者说,但凡是有点“底子”的大官,都不会关注于私利。

主要在于,涉及“利”之一字,注定会沾染铜臭味。

太脏!

这一点,乃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堂堂大门大户,你说一点也没有压榨过黎民百姓,可能吗?

不可能!

堂堂庙堂官员,亲自下场与民争利,影响好吗?

肯定也影响不好,且容易被人作文章。

为此,但凡有点规模的大官,无一例外,都不会亲自牟利,以免与民争利。

要么是族人负责牟利,要么是养“白手套”,要么是妻族负责牟利

反正,官员本人,肯定是清清白白,一干二净的。

江昭也不例外。

凡是涉及牟利的事情,都有二房、三房的人专门主管。

江昭的主要职责,就一样——当官!

其余的事情,偶有过问,但凡不过线,就一概不插手。

于名一道,江昭却是颇为关注。

人活一世,千古留名,自然是上上之选。

而圣人之名,就是名的中心。

上下五千年,除了孔子以外,就江昭的印象中,还有一人为圣。

正德年间的王守仁!

老实说,王守仁的水平并不高。

孔子的水平,倒是还行。

起码,在江昭眼中是这样的。

立德、立功、立言,可谓圣人。

于立德一道,王守仁主要是“致良知”,主张除去私欲,维持良知。

而孔子,则是建立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

这一点,难度其实并不高。

立德,主要是重在“立”字。

就像王守仁,立下的“致良知”,影响力大吗?

就实际而言,也就那样!

相较于孔子的“仁”来说,“致良知”的影响力可谓是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由此观之,同为圣人,也有差距!

而江昭,自认于立德上,大有可为,可能未必及得上孔子,但也绝非王守仁可相媲美。

于立功一道,王守仁主要是平定宁王之乱,以及安抚边疆。

而孔子,则是教化万民,创立私学。

这一点,江昭自然不输孔子,吊打王守仁。

不输孔子,主要是半免费教育,以及变法革新。

其中,半免费教育堪称是开创了古今未有之先河。

变法功成,更是古今罕有。

单此一道,未必就怕了孔子。

至于王守仁?

就差距而言,两人可谓一者为天,一者为地。

单是开疆拓土,王守仁就已经被他吊打,更遑论还有半免费教育和变法革新?

于立言一道,王守仁主要是编著了《传习录》,主张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核心思想。

而孔子,则是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经”,以及还有论语流传于世。

还是一样的状况。

江昭自认可压制孔子,吊打王守仁。

嗯.....压制孔子!

就《传习录》而言,王守仁著作的影响力其实很小。

这一点,江昭就算是胡乱编修一点“变法心得”,都不见得会输。

更遑论,江昭还在“禅智寺悟道”,而且悟的还是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知识体系?

区区王守仁,根本不足为惧。

至于说,压制孔子?

其核心,主要在于现代化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旦以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为核心知识体系形成,就相当于是开启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两大时代。

由此,也就会蕴生出一种相当重量级的思想——唯物史观!

没错,唯物史观!

遇上唯物史观,区区孔子,一样得趴着。

当然,若是真的形成了唯物史观,其实也会在立德、立功上都反哺于江昭。

唯物史观思想,“仁”道思想。

两者,孰轻孰重?

毋庸置疑,唯物史观太重量级了。

如此一来,于立德一道,江昭可胜孔子,碾压王守仁。

于立功一道,江昭不输孔子,碾压王守仁。

于立言一道,江昭盖压孔子,碾压王守仁。

立德、立功、立言,皆有之。

则圣人,可成矣!

而目前,江昭“禅智寺”悟道,主要就是集中于立言。

一旦立言可成,并逐步推广。

孔子,王守仁?

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

哦对,同为圣人,也有差距!

也因此,禅智寺悟道,俨然是重中之重。

除了悟道以外,还有两件较为重要的正事。

一、关注朝政局势。

关注朝政,这一点是大官的基本操作。

但凡有点本事的士人,就不可能不关注朝政,江昭自然也不例外。

而其关注朝政的方式,主要就是遍览门生故吏寄来的文书、书信,从中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造娃。

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江昭有三子。

截至目前,皆是天资不俗,有望成才。

江氏一族,上上下下,可有不少耆老都指望着江昭继续诞下子嗣,兴旺江氏门楣呢!

“呼!”

又是一口清茶,江昭拾起毛笔,就要继续“悟道”。

就在这时。

“主君。”

一声轻唤,禾生走近。

“怎么?”江昭转身,注目过去。

“汴京来信了。”

禾生说着,呈上了手中几道文书。

江昭伸手接过,也不意外。

自从还乡以来,他几乎天天都能收到门生故吏的书信。

少则一两道,多则三五道。

今日,大致有十来道文书,也算是小小的破了一次记录。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粗略扫视了一眼,江昭一诧,旋即了然点头。

原来,禾生说的“汴京来信了”,指的是大内来了信。

十余道文书之中,其中的一道,就是官家的手书!

江昭沉吟着,扶手正坐,认真阅览起来。

文书中,主要就是对江昭反馈的“改稻为桑”的政令,予以了解决。

安抚使王拱辰,暂且解职,待究其实,便会让大理寺的人定罪。

改稻为桑!

这一政令,性质恶劣与否,可大可小。

小则小矣,即为劝稻为桑,自罚一杯即可,难以伤筋动骨。

大则大矣,即为改稻为桑,布政有失,无视中枢政令,可称大罪,或解职,或入狱。

而今,江昭上书反馈,上头自是重视非常。

王拱辰,已然危矣!

除此以外,文书中还说了一件事——官家病了!

就在退去泰山的次日,赵策英就病了。

据太医诊治,其主要症状是发热恶寒。

六月时节,不说是酷暑,却也相差不大。

就连码头上的力士,也大都光上了膀子,以求凉快一点。

然而,赵策英却是异常的冷。

准确的说,他的身子是客观上热的,但主观上是凉的。

也即,赵策英的身体实际上的热的,甚至都有点偏烫。

但是,他本人就是觉得很冷,连盖几层棉被才能缓解一二。

据赵策英所说,这种症状足足持续了十日左右,方才有了一定的好转。

“唉!”

江昭一叹。

官家,难了!

这么好的君王,怎么就偏生是短命的呢?

天意弄人啊!

“子平、子纯、仲怀”

十余道文书,挑挑拣拣,江昭一一审阅起来。

除了官家的手书以外,其余的书信,大都是门生故吏书就,或是恭问安康,或是汇报朝政,不一而足。

不过,还有一道文书,却是让江昭颇为意外。

小太子赵伸的问候文书!

通篇内容,颇为浅显稚嫩,都是以“挂念”为主。

就江昭估计,小太子为他书信一封,其中可能有皇后向氏的助推。

当然,也仅仅的助推。

小孩子的文笔,大人是学不来的。

“唉!”

江昭不禁摇头。

“但愿,一切都好吧。”

淮左,安抚司。

“解职入京,诘问罪责,不得迁延?”

安抚使王拱辰,持着文书,身子一颤,就此瘫软下去,连站立都有些艰难。

“这——”

“这怎么可能呢?”

王拱辰微缩着身子,咽了咽口水,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可是安抚使啊!

什么是安抚使?

从职位上讲,安抚使为一方封疆大吏。

这是堪称古之诸侯王一样的人物!

任职一方,说是肆无忌惮,生杀予夺,也是毫不为过。

从官位上讲,安抚使为从二品大员,内阁预备役。

这就更是不凡,堪称是盖压一方的存在。

且知,就连六部的侍郎官,也才正三品而已。

从二品,俨然已经过了“登堂入室”的地步。

天下一府两京一十五路,也就十八位可称封疆大吏的存在而已。

即便算上一些陈年积蓄的从二品,粗略一算,宦海上下的从二品官员,恐怕也就二十人左右。

不算上内阁大学士的话,从二品往上,无非也就是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以及都察院院长,寥寥不足十人而已。

也就是说,但凡是封疆大吏,肯定就是宦海中都有名有姓的人物。

一旦入京,更是可觐见君王,君臣详谈。

但,就是这样的存在,他竟然被解职了?

上头,甚至都没让人来核实“劝稻为桑”是否为实,就一纸令下,让他免官解职。

而这一切,凭借的仅仅是上一任大相公江昭的一道手书?

这.....这还有天理吗?

“怎么可能?”

王拱辰喃喃念着,眼中充斥着不解之色。

江大相公,不是已经自贬了吗?

堂堂内阁首辅,文臣之首。

这样的存在,猛地自贬,其中定然是有官家的手笔。

也就是说,这是官家在针对江大相公。

既然选择了针对大相公,官家又为何对其言听计从呢?

江昭一道文书呈上去,上头连核实都不核实,而是先解职,后入京核实。

核实,解职。

解职,核实。

表面上,仅仅是颠倒了一下顺序,但实际上可是大不一样。

这说明什么?

说明官家对大相公重视非常,且兼有莫大信重。

这,不应该啊!

不理解。

王拱辰一点也不理解。

这其中,定然有无人可知的内情。

否则,断不该如此啊!

另外.....

王拱辰瘫软着,脑中不知想起什么,身子止不住的颤抖。

从二品,无论是对于哪一路的人来说,都已经是“靠山”级别的存在。

为此,老家的人,还单独为他立了三道牌坊,以称颂效仿。

可,他被贬了!

而且,怕是还会被打为反面人物。

这牌坊,怕是保不住了。

何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这就是!

“唉!”

一声长叹,似有无限懊悔。

公堂上下,唯余淡淡叹息声,绵绵不绝。

陈府。

“即时解职,不得迁延。”

陈使背着手,目光远眺,不禁点头。

从二品的安抚使?

一样贬!

“还得是大相公啊!”陈使慨叹道。

安抚使,这可是一等一的大人物。

主政一方,军政一手抓,权柄之大,令人咋舌。

否则,也不可能说淮东大族都为之犯难,不知该如何应对。

然而,就是这样的存在,竟然仅因大相公一道文书,就猛地遭贬,毫无缓和余地。

且知,六月初三,淮南大族的主事人聚在一起,谋求解决之策。

次日,大相公与王拱辰详谈,劝其撤销政令。

王拱辰不识时务,两者并未谈拢,不欢而散,大相公上呈文书,陈诉其罪。

如今,也就也就六月十九而已,仅仅相差了十五日。

也就是说,仅仅十五日,就解决了上蹿下跳的王拱辰。

这其中,还得算上往来呈送文书的时间呢!

粗略一算,几乎是官家一得到大相公的文书,就立刻批示,毫不迟疑。

这种程度的信重,除了大相公,还能有谁人?

有此靠山,陈氏一族,稳了!

江府。

“呼!”

江晓持着文书,长舒一口气:“大哥哥,真神人也!”

从二品,一道文书即可贬之。

这样的影响力,天下一府两京一十五路,仅此一人尔!

汴京,余府。

“竖子,不足与谋啊!”

先任东阁大学士余靖,微垂着手,眼中尽是无语。

晦气啊!

淮南东路,自古富庶,任职于此,难道不是一等一的美差吗?

这王拱辰,怎么就跟江大相公干上了呢?

江大相公来劝,王拱辰还不答应!

他妈的,且不说他已经从内阁致仕荣休,就算是他没致仕荣休,也不可能在江大相公的手底下护得住人啊!

“唉!”

余靖连连叹息。

这可是从二品安抚使啊!

就这么没了,要说不心疼,绝对是假话。

可惜,谁让王拱辰作死呢?

余靖,有点麻了!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花雪飘飘飞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目录  |  末页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73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