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目录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恩科主考官

第一百八十二章 恩科主考官

作者:花雪飘飘飞  分类:  | 衍生同人 |  | 花雪飘飘飞 | 知否:我 | 小阁老 | 摄政天下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一百八十二章 恩科主考官

贡院,内院。

此地,一向是考官命题、阅卷的常用之地。

举目望去,不乏禁军镇守,五步一人,甚是肃穆。

论起防守,甚至都不比皇宫大内差多少。

论其缘由,自是因科考事关国运,考题的私密性至关重要。

要是有人不小心传出命题,并引起传播,定是惹得读书人愤懑不甘。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动摇江山社稷。

如此,自是严密死守。

此刻,主考官江昭、副主考官王珪,以及从科道、翰林院、六部抽调的十七人,拢共十九人齐聚一堂。

嘉佑五年,江昭任职礼部郎中,曾代表礼部,担任过考官。

彼时,王尧臣和海承晏是主副考官。

江昭扫了一眼,不乏追忆之色。

时间,还真就是一晃而逝。

谁承想,彼时默默无闻的五品小官,已然成长为一方砥柱,登堂入室的礼部尚书呢!

余下十八人,齐齐举目观望,皆是面露好奇之色。

命题阅卷,着实是一件非常讲究资历的大事。

一般人,实在是难有机会参与一次。

除了江昭以外,余下之人,连带着副主考官王珪,其实都没有担任考官的经验。

江昭平视一眼,说道:“春闱三场,一考帖经墨义,二考策问时务,三考论、判、诏、诰、表。命题以《诗》、《书》、《礼》、《义》、《春秋》、《孟子》、《论语》为纲。”

“除了主副考官以外,余下十七人分别出三题,对应三场。”

江昭徐徐道:“届时,选出较好的命题,合拢其中精髓所在,重新命为一题即可。”

言罢,江昭摆摆手:“且取来纸笔,着手命题吧。”

十余人连忙应下,起身行礼。

科考命题,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一则,要有一定的难度,具备选拔性。

二则,要符合选题纲领,不能超纲。

三则,不能有歧义、争议。

满足此三则条件,任意出题就行。

作为主副考官,江昭与王珪更多的是起统筹作用。

约莫三日,十七人命出的五十一题,便落到了两人手中。

这一来,主副考官要做的就是掌控考题难度,并分析考题的深度。

拆分有深度的考题,想方设法合拢为一,改成新的命题。

又是一日,

三道科考题已然作出。

一考,帖经墨义。

题引《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试以“养民”、“善政”之论,论赋税、水利,教化。

二考,策问时务。

河北禁军空额三成,陕西戍卒老弱过半;岁赐辽夏银绢百万,而边储仅支半岁。当效汉文帝“与民休息”缓图强兵,或循商君“驱农战”立见成效?

三考论、判、诏、诰、表。

“今岁关辅,京东诸路稍旱,麦禾欠收,州县官吏或有科率扰民者,迁延政务者,宜下一诏书,宣示朕之恤民,诫吏之意。”

三道科考题,中规中矩。

硬是要说有什么稀奇的,那就是最后一场考了“诏”,以往多是考“论”。

命题出好,呈递新帝与六位内阁大学士观望。

一经呈递,连着近十日,都没有任何回应。

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但实际上,不回应就是行。

不出意外,七月下旬下了谕旨,几乎是卡着时间钦定的命题。

八月初一。

贡院。

苦读举子,连绵不断。

熙熙攘攘,水泄不通。

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不是假话。

这些功名利禄,的确是存在于科考一途。

一旦考上进士功名,日后起码是一地县太爷,执掌十余万人的生计。

如此,也就怪不得科举盛事受到追捧。

这是真有“颜如玉”和“黄金屋”!

近万举子,摩肩接踵,举目眺望。

半响,禁军持枪而至,“吱”的一声,贡院大开。

其内,有一道丈许长的香案,摆着香炉。

以香案为界,左右班列,皆有九位官员,齐齐着红袍。

余下一人,紫袍披身,金鱼符袋晃悠,手执尚未点燃的长香,面色肃然。

近万举子,齐齐举目望去。

“这是干什么呀?”有举子不解。

考了几次,他算是老资格考生,但也没见过这阵仗。

“这是科考的“对拜仪式”,考官与举子一齐,起到祝福的作用。”有暮年举子解释道:“不过,已经有许多年未曾施行。”

“那位就是江尚书啊?果真是气度非凡啊!”

“日后,说不得就是政坛常青树呢!要是能拜小阁老为座师,实在是三生有幸!”

“我不挑!我考上进士就行。”

“二十九岁的正二品大员,即便是当初的富大相公,也未必就能与之媲美啊!”

“诸生静听。”

考官与考生,足足隔了近百步。

饶是如此,江昭一声中气十足的声响,还是传了过去。

一言落定,近万人齐齐寂静。

江昭一挥袖,点燃长香,面视考生,平和道:“今春闱开考,乃朝廷求贤之路,朝廷寄望甚殷。尔等皆怀经世之志,负致用之才,方聚于此。”

“考场之内,当严守规程,毋得舞弊,毋违条令,以真才实学对答。若有佳策善论,朝廷必择其优者而用之。

“今礼毕开考,各归号舍,勤勉作答,勿负初心,勿负圣恩。”

言罢,长香插进香炉,余下十八位考官齐齐一揖。

有考过几次的老年举子,非常熟悉流程,出声附和道。

近万考生,相继附和。

江昭点头,向着近万考生点头。

这“对拜仪式”,先帝执政初期较为盛行,几乎年年都有。

后来,为了防止舞弊,对拜仪式就越来越少,可能十年也未必有一次。

即便偶有一次,也是跟他一样,考官与考生足足相隔百步之远。

此次,之所以要举行“对拜仪式”,主要就是因为这场考试是新帝登基以来的的第一场科考。

话音一样,但意义已经大变。

因为皇帝变了。

为起到“提醒”的作用,就特意有了这么一次仪式。

反正,一道文书呈递上去,问新帝要不要举办对拜仪式,新帝没有反对。

没有反对,就是态度。

对拜仪式,这也是考官与举子的首次见面环节。

过了对拜仪式,下一次见面就得是放榜以后,考生去往主考官的府邸拜访“谢恩”。

主考官会以“座主”的身份接纳考生,考生则是行拜师礼。

一些没背景的穷苦举子,往往也是这个时候向“座主”表态,寻求靠山。

“且验明正身,搜检防弊吧。”江昭摆摆手,向着小郑将军吩咐道。

这位小郑将军,曾与他在熙河开边时期有过交集,也即英国公独女张桂芬的心上人。

“诺。”小郑将军连忙持礼。

江昭点头,十几人向着内院走去。

这是新帝即位后第一次春闱大试,要尽力做到“绝对公平”。

一点与考生接触的可能性也不能有,最大限度降低高唱“有内幕”的声音。

十余人背影消失了约莫半刻钟,小郑将军大吼一声。

“排好队,验明正身!”

恩科,就此开始!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目录  |  下一章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29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