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目录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凡之人

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凡之人

作者:张九文  分类: 历史 | 秦汉三国 | 张九文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凡之人

又是西域的风季,刘肥想起来了,去年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跟随着军役的同乡来到了这里。

刘肥已习惯了这里的风沙,他坐在武威县的县府内,帮着将军章敬处理着这里的杂事。

丞相府迟迟不给张掖县安排一个县令,大抵是丞相府真的用人紧张,各郡县的人手都分不完,更不要说这个偏远边陲的小县了。

刘肥刚看完一卷文书,就见到了章敬将军从外走入县府内。

昨天,将军去一趟武威县,武威县的建设真是越来越好了,听说今年的武威县人口已近十万。

这是一个极其夸张的变化,当年西戎最鼎盛时期,整个河西走廊的人口也没有十万。

事实证明,农耕的生活方式比游牧生活更容易养出更多的人口。

发展农耕才是当下增长人口的重要方法之一。

刘肥觉得目前来看是这样的。

只是这个方法出了武威县就不那么适用了,越往西走越荒凉。

刘肥听说过天山脚下有肥沃的草场,也有吃不完的瓜果,那里富庶的不像话。

但也不能忽视一个事实,从河西走廊前往天山,需要越过西域诸国,这几乎是一条难以逾越的天堑。

“刘肥。”

听到将军呼唤,刘肥站起身行礼道:“在。”

“来了队新兵,你去接一下。”

“是”

刘肥搁下手中的笔,就急匆匆出了县府。

在张掖县的县城外,刘肥见到了一群少年人,他们的年纪与自己一般大,但在人群中刘肥赫然看到了公子礼。

公子礼也看到了自己,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言。

面对众人,刘肥不动声色的接过随行士卒递来的名册,打开正看着。

这上面自然是不会写公子礼,刘肥保持着平静的神色与这些新来边关的少年人,交代着事宜。

刘肥一边点着名,一边收下每个人递来的验与传。

今年又是风季,刘肥想起来当年来这里时,河西走廊的桑葚也正最黑。

不仅如此今年也是一样,就连城内的那处葡萄架,今年也正巧在这个时候,只长了一串葡萄。

刘肥将众人的验与传都整理好,并且都核实了身份。

等余下的众人都离开之后,眼前就剩下了公子与李左车。

在太学府任职过一段时日,因此刘肥对公子礼与李左车是很熟悉的。

只不过原本想着公子礼会来戍边,没想到李左车也来了。

李左车递上一卷文书,道:“这是调令文书。”

刘肥接过文书,看了眼,又道:“随我来。”

公子礼与李左车背着包袱走在张掖县的城内,这座城并不高大,通体是用黄土建造而成的,城墙有些矮,只有两处城门,且土墙围成的城墙上不能站士兵。

只有几处木梯子搭起来的台子能够站士兵……

就这么走在城内,公子礼与李左车已将这里的情况尽收眼底了。

刘肥带着两人来到了县府内。

当章敬看到了公子礼与李左车,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半晌说不上话。

“章敬大哥?”

等公子礼再一次开口,章敬这才回过神,道:“既然有太尉府的调令,那往后就留在此地,刘肥你多照看公子。”

刘肥行礼道:“是。”

礼跟着刘肥来到了县府的后院,这里的屋子算是张掖县最好的房子,现如今空出来给公子礼住,要放在以前那是涉间大将军的住处。

现在住在这里的有章敬,刘肥,李左车与公子礼。

刘肥从院子中的水井中捞了一些水,给公子与李左车擦洗。

公子礼换了一身粗布衣裳,要放在以前在敬业县干活时,穿着也是如此。

等坐下来之后,几人简单用了一顿饭。

饭后的闲暇之余,还能煮热水喝,公子礼竟带了茶叶,众人便可以分着茶叶喝。

午后,四人闲着无事。

章敬无精打采的拿着一个陶盆,随手往地上撒了一些麦麸,几只鸡便围了上来。

县府里养的这几只鸡还是章敬精挑细选出来,能下蛋的鸡。

刘肥道:“公子来得正好,我们攒的鸡蛋可以用来煮茶叶蛋吃。”

鸡蛋有大有小,还沾着一些泥与草。

刘肥将他们洗了洗之后,放入陶锅中准备煮着。

礼还在看着父皇给自己的书。

李左车抬头看去,刘肥正在点着炉子要煮茶叶蛋,章敬还是无精打采地撒着麦麸喂鸡,只是喂鸡之时,章敬双眼空洞显然是在想别的事。

看来刘肥是这里最勤快的人了,李左车坐下来与他交谈了几句话。

刘肥道:“这里的生活与关中差别很大。”

李左车心中暗道:不是显而易见吗?

刘肥低声道:“去年是这个样子,今年还是这个样子,不像关中过去一年,人都换了面孔,村县也会有变化。”

四人以前就相识,因此四个人相处时也不觉得拘谨,更不要讲什么礼数。

李左车拿起一旁的蒲扇,给他自己扇着,还在听刘肥讲述。

夏季的张掖县,临近傍晚时还有些热,也听不到虫鸣声。

言至此处,刘肥低声道:“不说也罢。”

李左车有些听明白了,按照刘肥的说法,这里的生活就是枯燥,十分地枯燥。

刘肥接着又道:“我可以磨豆腐,庆贺公子与李将军来这里,我们今晚吃一些豆腐。”

闻言,李左车讶异道:“你会煮茶叶蛋,还会磨豆腐?”

刘肥颔首道:“这些都不难。”

章敬心说他刘肥还会批文书,整理账目,打扫院子,甚至还精通一些数术。

总而言之,刘肥很勤快。

因此呀,章敬平日里很闲,闲着可以喂一下午的鸡。

就因为刘肥此人太有用了,章敬常常无事可做。

礼依旧看着父皇给的书,并且一边看一边思索着,团结西域人是首要的,并且要让西域人都拥戴皇帝,寻找共同的经历。

礼又想起了《论语》中所言,人们要和而不同,以及墨子的兼相爱。

父皇常说想要这个国家更好,就要将这个国家的人们的命运绑在一起,包括西域人。

其实西域的人心也是可以收复的,只需要完成西域的书同文,车同轨。

说不定很早以前的孔孟与墨子,荀子都是这么认为的。

换言之,礼认为需要瓦解西域诸国的王室,才能让更多的西域人完成兼爱。

只要没战争,除了平时的练兵也没什么事能做。

这个月又送来不少书,礼看到一车车的书道:“每月都会送来这么多书吗?”

这些书都是旧书,但总归是书。

刘肥道:“我要将这些书送去马鬃山。”

一听要去马鬃山,那是秦的西北边陲,平时闲得无事可做的李左车就来了精神。

礼道:“我也去。”

刘肥看向章敬,见章敬点头之后,便道:“李将军也同行吧。”

李左车颔首。

刘肥又看了看公子礼,道:“这一路不好走。”

礼道:“当初兄长也去马鬃山看过,礼自然也要去,现在的马鬃山下还有月氏人的骨灰吗?”

刘肥道:“有的。”

说起月氏人的骨灰,就要说起另一件往事。

那是当初冒顿在马鬃山下杀了月氏王之事,当初章邯将军杀到马鬃山时,月氏王的首级已被冒顿带走了。

章邯大将军将这里的月氏人尸首用一把大火烧了,那些人的骨灰与泥土混在一起。

不过到北伐之后,也没有找到那个用月氏王首级做成的酒器。

残暴的冒顿死了之后,漠北几乎被横扫一空,直到现在……快有十年了,如今的漠北才开始恢复了一些生机,但也只是生机而已,千里地都不见一个牧民。

有人说现在的漠北草原的草场肥沃,但却没有匈奴人敢在那里放马了。

秦军杀得让匈奴人都不敢在漠北放牧,都去了更苦寒之地。

现如今有陆续的匈奴人回来了,贺兰山的秦军要求他们编写户籍。

这是北方正在发生的事。

坐在前往马鬃山的车驾上,刘肥又道:“我的老师夫子荆,正在北方做这些事。”

车驾离开张掖县已走了很长一段路了,越往西走眼前的景色就越荒凉,与水草茂盛的武威县相比,这里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夜里一阵风吹过,吹起一片黄沙。

刘肥停下车,让众人在戈壁休息,他解释道:“还要赶一天的路才能到马鬃山。”

众人各自忙着自己的事,礼拿出几张饼,放在火边烤着。

李左车抱着一捆枯枝而来,他解释道:“那有一片树林。”

刘肥道:“这样的胡杨林在这里有不少,过了马鬃山就不多了,不过秦军一直有人在马鬃山种树,等种下的树越来越多,以后会有改观的。”

赶了一天的路,大家都困倦得不行,吃了东西之后围着火堆各自睡下了。

夜里又传来了狼嚎声,礼睡醒起来,见到刘肥还在睡着,四周还有几个秦军值守。

见到李左车警惕地看着四周,礼起身道:“这里的夜里还真冷啊。”

李左车蹙眉点头,目光一直盯着狼嚎声传来的方向。

礼又道:“不用害怕,这些戍边多年的秦军都不担心,看来不用害怕狼群。”

李左车颔首,又重新坐下来。

事实也正如公子礼所言的那样,一夜过去也没见狼群靠近。

大抵是这里的盗匪与狼群都被秦军扫灭了。

众人又走了一天,今天的傍晚时分,众人见到了一轮红日正在缓缓落下远处地地平线,这景色很美丽,礼与李左车第一次见到这么壮丽的落日。

随着太阳逐渐落下,寒风再一次吹来,众人疲惫地停下来休息,今夜没有狼嚎声,但却格外的冷。

当再一次启程,就能看到马鬃山了。

队伍先是来到荒漠上的一处屋边,这间屋子坐落在胡杨林边,这里还有一条溪流,溪流边有看起来刚长起来的树苗,甚至树苗下还有浇水的痕迹,显然是有人一直在照料。

屋舍外传来了犬吠声,很快就有一个穿着秦军一边穿着甲胄一边跑来,来到近前他行礼道:“见过刘夫子。”

刘肥让人将书籍与粮食以及衣裳甲胄,军械都拉了上来,一车的辎重。

之后刘肥又问了一些事,对方一一回答着。

听着对方的回答,礼这才知道这位秦军独自一人守在此地已有三年了,一直都在这里种树。

之后一路上,众人分别去了几处驻扎的地方,情况都差不多。

这些地方有的是三两人驻守,还有的是独自一人驻守。

就这么驻守三两年,有时一个人驻守边关,方圆数里地见不到一个活人,一旦有异样就点燃这里的狼烟。

礼不敢想,独自一人戍边方圆数里地见不到一个活人,独自一人守着一片地,有多难。

也难怪有这么多书的,原来是给戍边的将士们的。

从秦廷送来的这些书,是他们开解枯燥生活的一种方式,并且有的戍边将士还自己写书。

这种生活该是多么困苦,他们是怎么一个人独守一片地方三两年不走的。

也就每隔一个月,送辎重来时,他们能够与人说上几句话。

礼看着眼前的马鬃山越来越近,原来这里的戍边是一件十分漫长且吃苦又平凡的事。

在礼想来,其实这种平凡的戍边,也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

这世间的事,都是这样一个个平凡的人造就出来的不平凡。

是啊,这世上的多数事应该都是这样的。

有些事并没有一开始所认为的那样威风,这世上哪有这么多不可一世地豪杰人物。

其实都是一个个淳朴且平凡的人们,守护着这片边疆。

当众人到了马鬃山时,西域又起风了。

马鬃山下有一片秦军大营,这里有两百人的秦军守着。

此地水土环境并不好,不能囤过多的兵马,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自给自足,还能看好这片地方,也就这两百秦军。

而这两百秦军,多数还是与刘肥年纪相仿的人。

送来了辎重,并且交换了文书之后,在这里留了一夜就要离开了。

礼走上了马鬃山,他望着远处的戈壁,问道:“李将军是第一次走这么远吧。”

李左车颔首。

李左车的爷爷李牧虽说是名动天下的大将军,但也没见过这里的风景,也没来过这么遥远的地方。

当天色重新明亮,黎明时一队驼队进入了马鬃山地界,这是一支西域商队。

“公子!”

听到山下刘肥的呼唤,礼也知道该回去了。

再回去时,刘肥又道:“涉间将军送来消息,今年入冬时节公子要来马鬃山戍守为期三个月。”

看了看在身后的李左车,刘肥又道:“李将军也是。”

李左车回道:“是。”

因风季终于结束了,从马鬃山到武威县的路上也热闹了起来,在路上就有西域人吆喝着卖葡萄酿了。

见到刘肥笑呵呵地与同行的西域人讲话,这位西域人是卖毛毡的,他说着一口生疏的关中话,可依旧面带笑容。

礼听这个西域人说,他有二十六个儿子,他想要将他的儿子们都送去武威县读书。

刘肥没有当即答应这件事,秦军与这队西域商贩走到了张掖县的嘉峪山下就分别了。

在这里休息之后,就要回张掖县了。

礼问道:“他真的有二十六个儿子吗?”

刘肥道:“可能是真的,但若有能让孩子去武威县读书的机会,就会有很多西域孩子成为他的儿女。”

闻言,礼颔首。

相较于张掖县内的宁静,嘉峪山下的建设正热火朝天。

以前,这里不叫嘉峪山,这里是祁连山北麓的一部分,此地产玉,此地又称玉石山。

皇帝将此地改名为嘉峪山。

嘉峪山下,有一群苦役正在劳作,他们有的在夯实土地,有的正在搬运着石料,去年时皇帝下令在此地修建嘉峪关。

动工到如今,城墙已隐约成形,这座嘉峪关一定会是十分巨大的城,将会是整个河西走廊最大的关隘。

桓楚此刻坐在一堆石料上休息,他看着正在兴建的城池,此地有民夫上千人,为了建设这座城,秦军甚至去西域抢了不少人。

有人说皇帝要将长城一直修到嘉峪关,这种传言越传越真,若不是要将长城修建到嘉峪山,皇帝就不会在这里建设如此巨大的城关。

皇帝想要武威县的建设长久,让那里一直都如此繁华,就必须要保护好河西走廊,如此一来嘉峪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回到张掖县的县府,刘肥就去武威县找涉间将军禀报。

坐在县府内,礼看到了一道从丞相府的政令,政令上写着治疗疟疾的药,黄花蒿以水渍,绞取汁,尽服之。

章敬见到公子正在看着政令,道:“当年燧人氏取火烹食,吃了烹烤过的食物,人们更强壮了,但医也是如此,皇帝有命,将治病的药经传遍天下,这天下也就能少病死一些人。”

大抵,是因战争结束了,皇帝最在意人口,希望人口越来越多,为了实现人口的繁荣。

没了战争之后,天灾与疾病就是阻止人口增长的最大拦路石。

皇帝自然希望行医的人更多,天下的疾病少一些。

礼搁下了手中的文书,有些忧心地觉得要治理好这个国家很难,这个国家什么都缺。

请:m.llskw.org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秦人的悠闲生活目录  |  下一章
秦人的悠闲生活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196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