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世子稳重点  >>  目录 >>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分权告病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分权告病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贼眉鼠眼 | 世子稳重点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世子稳重点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分权告病

最近朝堂上的气氛有点诡异。

这种诡异的气氛来自于政事堂。

最大的诡异之处便是,很多朝臣发现宰相章惇清闲了许多。

以前的章惇可是忙得脚不沾地,每天处理朝政国事,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天不亮又要起床参加朝会,睡眠时间都不够,俨然一副呕心沥血,死而后已的样子。

可现在的章惇,却莫名其妙地清闲了许多。

许多朝政方面的大小事务,从百官上奏,到皇帝批复发回政事堂,到了政事堂后,这些朝政国事官家却交给了蔡京。

奏疏上官家的批复很清楚,“交门下侍郎蔡京署办”。

几乎每一道奏疏上都是如此批复的,章惇就算想接手也没办法,官家在批复上都已经指名道姓,章惇若再强行接手,就很不体面了。

一国宰相,大宋的第二号大人物,总不能跟下级官员抢业务吧?

宰相的权力,就在这悄无声息间被分走,卸下。

而蔡京,明明刚入政事堂还不到半年,明明只是一个门下侍郎,距离宰相还差了好几级,如今却分明行使着宰相的权力,跟章惇一样,如今的蔡京忙到脚不沾地,混得风生水起。

朝臣们已渐渐发现了端倪,闻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文武百官望向政事堂的目光也变得耐人寻味。

每个人心里都隐隐感觉到,章惇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

至于原因,朝臣们当然更清楚。

官家欲设讲武堂,章惇出班反对,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官家向来宽宏,不至于为了这么一桩事轻易动了罢相的心思。

究其根源,恐怕还是官家登基以来,与章惇发生过大大小小许多的分歧与争执,而官家在一次次隐忍后,终于决定不再忍了。

宰相是皇帝最重要的辅臣,若是连宰相都处处与皇帝的政见相左,他就已经失去了辅臣的作用,反而成了皇帝最大的阻力。

这是任何皇帝都不能忍的。

“辅臣”的意思,重在一个“辅”字,用大白话来说,你作为臣子,老老实实帮皇帝办事,解决朝政国事上的麻烦,为皇帝分忧,更别给皇帝添乱。

可章惇这近一年来的表现,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这位宰相的性格太强势,太主观,而且非常固执。

而官家,也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两人的政见若发生碰撞,无疑便造成君臣之间的激烈冲突。

从早前的设立监察府,到后来的新政商议,从青苗法到方田均税法,直到现在设立讲武堂等等。说实话,章惇在其中扮演的是反对者的角色,他几乎已经站在一个处处与官家作对的立场上。

从章惇当初坚决反对设立监察府开始,许多朝臣便已有了预感,以官家的强势性格,对章惇的容忍终究是有限的,只看何时忍不住了,章惇的宰相位置怕是坐不下去。

现在看来,官家的耐心还是很不错的,能忍到现在才动了罢相的心思,很不容易了。

是的,大宋从来不缺少人才,尤其是文臣。

论治国之才,不是章惇才有的,而且章惇在任上也不见得多出色,从绍圣年间章惇拜相开始,为了打压旧党,章惇便做过许多阴暗的事,包括构陷旧党官员,人为地炮制冤狱等等。

那时是大势所趋,哲宗先帝为了拨乱反正,正好也需要章惇这把刀帮他肃清朝堂。

如今同样是大势所趋,大宋在官家的推动下,有条不紊地改革前进,这个时候的皇帝,已经不需要刀了,他需要的是勇于打破旧规,并坚定维护新规的治世贤臣。

他更需要一个无条件执行他的政见政策的辅臣,而不是一个处处与他唱反调,制造阻碍的反对者。

章惇,无疑已经不适合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如今官家将朝政尽托于蔡京,章惇的宰相权力正被一步步蚕食,架空,政事堂的气氛也越来越诡异。

章惇依旧每天按时来到政事堂,坐在独属于他的宰相位置上。

政事堂的尚书左右丞,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等,进了政事堂也是照例先向章惇行礼问安,笑容满面地寒暄闲聊几句。

然而等到政事堂开始办差,处理朝政时,气氛便陡然一变。

官员们拿捏不定的奏疏,依旧小心翼翼地递给章惇,可章惇每次看到奏疏上官家批复的“交门下侍郎蔡京署办”的字句,脸色一变再变,最后章惇合上奏疏,一声不吭地示意交给蔡京。

这种情形,别提多尴尬了。

章惇尴尬,官员们也尴尬,政事堂内,唯一不尴尬并且春风满面的人,是蔡京。

从头到尾,官家没说过半句罢相的话,也没给过任何人暗示,可所有人都清楚,官家已经在有意识地交卸章惇的宰相权力,将权力重新分配,最后落到蔡京头上。

蔡京现在缺的,只有一个正式的官职了。

这种诡异的气氛持续了三天后,章惇终于无法忍受政事堂内的尴尬,于是上疏称病。

对站在权力巅峰的人来说,哪怕递上一张看似寻常的病假条,也有着更深的用意。

章惇上疏称病,同样是一种试探,试探官家的态度,是挽留,还是顺水推舟。

赵孝骞接到奏疏后是如何反应的呢?

他的反应非常正常,首先是下旨温言安抚关怀,圣旨里的言辞非常恳切真诚。

其次是派太医登门把脉,并赐下许多名贵药材。

最后官家眼含热泪依依不舍,让贴身内侍郑春和亲自上门,子厚先生好好养病,一定要快快好起来,大宋正值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朝廷不可一日无子厚先生,朕等着先生病愈归来,继续辅佐。

每一个字都没毛病,外人见了只会感动流泪,对官家的恩宠重视感激涕零。

而章惇接了官家的旨意后,却心都寒透了,他面色苍白,半晌说不出话来。

官儿做到他这个地位,人也到了这把年纪,早已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

成年人说话做事,不是看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结果。

结果才能完整地显现出对方的根本目的,所有的答案都在结果里。

官家说了多少漂亮话,对他多关心,这些都只是表面的。

章惇看到的结果,是官家恩准他在家养病,就是说,批准了他的长期休病假了。

这便是结果,也是官家给他的真实答案。

章惇这次对官家的试探,终于求仁得仁,求锤得锤,求病得病。

成年人的相处,意思表达明确但含蓄,各自都为对方留下体面。

章惇坐在他简陋的宅院里,哭得老泪纵横。

从绍圣元年拜相,章惇执宰这个帝国五年余,没想到终于还是走到了今日。

他并非垂垂老矣,他只是被时代淘汰了。

宰相章惇告病的消息,不可遏止地在朝堂传开,朝臣们有人震惊,有人惋惜,也有人愤懑。

但更多人则是一脸意料之中的表情。

受影响最大的,是政事堂。

以往章惇是政事堂的主心骨,如今主心骨在家养病并不稀奇,只是官家居然允许他休长假养病的态度,才更耐人寻味。

谁都能看出,章惇告病不过是臣子对皇帝的一种试探,也是一种委婉的谈判方式,以“我不干了”为筹码,换取皇帝的挽留和妥协。

只是这一次官家并没有挽留,尽管他对章惇的病情十分关切,不仅派太医上门把脉开方,还赐下许多名贵药材,皇帝对老臣的关怀之情溢于言表,写在史书上都能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可官家最终还是同意了章惇在家养病,这就有点直接了。

福宁殿内。

蔡京弓着身子,站在赵孝骞面前,正向他禀奏朝政。

跟章惇处事的方式完全不一样,蔡京是个非常有眼力的,而且绝对不会做擅权独专之事,无论大小事,蔡京都主动汇报请示,得到官家明确的处理意见后,才敢批复处置。

老实说,赵孝骞有点烦他了,辅臣的作用就是辅佐皇帝,分担皇帝繁重的工作,你特么一天进八趟宫汇报,朕要你这根铁棒有何用?

但赵孝骞又不能打击蔡京的一片忠心,人家态度摆得端正,绝不做权臣,绝对以皇帝的态度为标准,赵孝骞难道让他滚出去?

耐着性子听蔡京禀奏过后,赵孝骞眼神不爽地看着他,示意他可以滚了。

蔡京却仍站在原地不动,小心翼翼地道:“章相公告病,朝堂上颇不平静,许多新党朝臣上疏,请求官家重新启用章相公……”

赵孝骞眉梢一挑,嘴角微微上扬。

只看这些求情奏疏的表面文字,就能看出许多端倪。

官方的说法,章惇是称病告假。

划重点,“章惇病了”。

宰相明明病了,可那些新党朝臣还是请官家“重新启用”,这个说法就值得玩味了。

人都病了,你们还要人家继续工作,是不是太没人性了?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用吧,何况章惇性格强势,还是一头老倔驴。

所以,朝堂上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明白人,他们很清楚发生了什么,更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不出意外的话,章惇的宰相生涯快到头了。

于是,新党不答应了,他们开始集结力量,制造舆论。

皇帝欲罢相,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些年章惇不仅是宰相,同时也是新党的首领,说他刻意结党或许说重了,但以他的位置,在朝堂上有一批拥趸粉丝,自然而然形成了势力,也在情理之中。

“重新启用?”

赵孝骞冷笑,然后淡淡地道:“你告诉那些上疏的朝臣,这话跟朕说没用,是章惇自己告病,又不是朕害他生病的。”

“不信的话,让他们排着队去章惇家给他把脉,他们能从脉象里摸出‘将军令’的节奏,你信不信?”

请:m.badaoge.org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世子稳重点目录  |  下一章
世子稳重点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13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