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696章 风波再起,最高3400亿美币?老马我想和你碰一碰
第二天上午,WiFi万能钥匙对外宣布,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
对于一家成立仅两年的公司而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足以让它成为华国的现象级应用。
成长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惊叹。
紧接着,字节科技公布了灵犀浏览器最新用户数据:注册用户突破5亿,活跃用户达1.9亿。
依托橙子手机的生态体系,灵犀浏览器成功成为橙子、360、小米、魅族和OPPO等品牌机型的预装浏览器。
有了各大手机厂商的预装加持,它的用户增长速度自然突飞猛进。
很快,有好事的网友将阿狸刚收购的UC浏览器拉出来与灵犀浏览器做对比,这才发现:两者的累计用户数相差无几,但UC浏览器的日活跃用户,却比灵犀浏览器少了9000万。
不难看出,灵犀浏览器的用户粘性和留存率,要远远高于UC浏览器。
“有一说一,灵犀浏览器的UI设计明显舒服多了,手势操作也做得特别合理,最关键的是,比UC浏览器少太多了。”
“早就不用UC浏览器了!我夹里存的网站,十个有九个都被封了,这还怎么愉快地‘奖励自己’?”
“楼上兄弟,借一部说话!”
“活该!这就是阿狸的老毛病了,不管什么产品,一旦被它收购,立马就变成天猫和淘宝的流量输血工具。随便点一下,满屏都是,跟千度简直是一路货色!”
评论区聚集着一堆UC浏览器的受害者,可他们聊着聊着,画风突然就偏了,转而讨论起了最近新出道的几位老师。
半个小时后,橙子科技正式官宣,已向港岛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发行上市初步申请表,俗称A1申请表,同时提交的还有招股书初稿、审计报告及法律意见书等相关文件。
根据港交所规定,将在15个工作日之内,向橙子科技出具首轮反馈意见。
待反馈意见审核通过,公司即可参与联交所聆讯,就上市委员会提出的业务模式、财务数据、合规性等问题进行答复;聆讯合格后,便能获得上市资格。
接下来是路演推介、招股定价、股份分配和资金募集,最终完成挂牌上市。
整套流程全部走完,快则三个月,慢则耗时六个月。
该消息一出,热度瞬间爆了!
要知道,橙子科技在2013年的出货量为11700万台,而2014年上半年的出货量据说是10000万台,极有可能超过苹果,跃居世界第二。
此时,苹果的市值为6300亿美币,山星电子为1900亿美币,索尼移动为370亿美币,那橙子科技应该是多少?
针对橙子科技上市估值这一问题,数码圈、科技圈与财经圈的博主们纷纷下场蹭流量。
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展开分析,不仅罗列了大量数据,还运用市销率、市盈率等估值指标,结合同行对比法,对橙子科技的上市估值进行了细致拆解。
财经圈知名博主“财报解码师”率先在今日头条上抛出万字长文,标题直接点明了自己的核心观点——《从2010年到2014年、从1台到1亿台:橙子科技的估值不该低于3400亿美币》
文中,他用红色加粗字体标注关键数据: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约10亿台,橙子科技以11.7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三。
2014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75.8,橙子科技1亿台的出货量占据16.7的市场份额。
按市销率计算,苹果当前的市销率为3.6倍,山星电子1.2倍,考虑到橙子科技年增长率,给予2倍的市销率完全合理。
随后,他进一步拆解财务数据,橙子科技2013年营收约3600亿华元,2014年上半年营收3000亿华元,全年有望冲击6000亿华元。
按汇率折算成美币,3400亿美币的估值看似激进,实则极为贴合它的增长势能。
对此,很多网友并不认可!
在他们看来,尽管橙子科技的手机业务势头迅猛,但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台式主机等产品线中,始终处于弱势,只能勉强算作二线品牌。
单论在电脑领域的影响力,与苹果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3400亿美币的估值实在太过浮夸!
毕竟山星电子的整体市值也才1900亿美币!
而山星在去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8600万台,营收为2280亿美币,这两项数据均是橙子科技的两倍。
即便橙子科技的潜力大、市场预期高,但它的合理估值顶多也就1000亿美币的水准。
科技圈博主“数码前沿观察”则从产品生态角度提出不同看法。
在市盈率方面,苹果目前是16.5倍,山星是8倍。
从盈利水平来看,橙子科技不及苹果,但比山星高了一个档位,取10倍较为合适,按2013年130美币的净利润计算,估值理应在1300亿到1500亿美币之间。
但没过多久,就有一名叫“极客评机”的博主,全盘否定了“财报解码师”和“数码前沿观察”观点。
他在斗音发了一条视频,条理清晰地反驳道:“你们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专利壁垒!”
视频中随即弹出一张专利数据对比图:苹果拥有2003项全球专利,山星电子4800项,而橙子科技公开专利仅1700项。
看上去不多,可它的质量胜于数量,包括半导体、显示屏、通信技术、内存、摄像头模组等核心元器件,以及手机整机的设计和软件。
另外,苹果在2013年支付给高通、诺基亚、爱立信、InterDigital的累计专利费为43.6亿美币。
橙子科技仅为4亿美币不到!
这说明橙子科技在通信、半导体、显示屏和电池领域,拥有着大量核心专利。
并且,随着极光未来OS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橙子科技在应用分发领域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所以,谁要是敢说橙子科技的估值低于2000亿美币,绝对没过脑子。
这场估值论战很快蔓延到资本市场。
港岛多家券商连夜发布研报,高盛给出“中性偏多”评级,预估估值区间14001800亿美币。
摩根士丹利则更为乐观,将目标估值定在20002600亿美币,理由是“橙子科技在新兴市场的渗透率已达25,远超苹果的17和山星的18,未来增长空间可期”。
普通投资者的反应则更为直接。
在港交所投资者互动平台,短短两小时内就涌现出上千条提问,有人关心“普通散户能否参与打新”,有人担忧“估值过高会否导致上市即破发”。
而在橙子科技总部,周受志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对他而言,公司市值越高,他手里持有的期权价值就越高。
毕竟,谁又能不爱钱呢?
橙子科技从上到下的八千多人,无一不在期待着上市。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必须得先拆股。
因为橙子科技的总股本只有10亿,若是按1500亿美币的估值计算,一股的价格就得设置150美币,相当于900多华元。
价格太高了!
股价过高,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拆股势在必行!
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来,降低投资门槛,扩大投资者群体;
二来,提高股票流动性;
三来,提升市场影响力与纳入恒生指数可能性。
为此,周受资与高伟林碰了一面,经过研讨,最后决定‘一拆十’,将总股本扩大到100亿,从而方便用户投资,进而吸引到更多的海内外资本。
拆股方案敲定的当天下午,橙子科技便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将以“1拆10”的比例进行股本拆分,总股本从10亿股增至100亿股。
内容里特别强调,此次拆股仅为优化股权结构,不改变公司总市值及股东权益,预计拆股流程将在港交所首轮反馈意见通过后、聆讯前完成。
港岛、内地和海外的投资人在得知后,顿时兴奋不已。
Mimo、斗音和今日头条上,充斥着网友的各种留言。
“拆股后打新门槛是不是降了?”
“100亿股的流通盘会不会影响股价稳定性?”
“之前100多美币一股压根不敢想,拆股后十几美币一股,买起来毫不费力!”
财经论坛上,甚至有人自发组建“橙子科技投资交流群”,不到半天就吸引了上千人加入,群内热烈讨论着融资额度分配、申购策略等细节。
可现实却是,橙子科技不过才刚刚递交IPO申请书罢了!
没办法,主要是当初拼呗上市时,只有极少数人敢冒险投资,最后却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橙子科技上市,受到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追捧,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远在沪城的陈延森,原本计划休息一天,可从早到晚,他的电话就没停过。
来电的大多是券商机构,对方说话格外客气,意思也很直白,都想为橙子科技的上市“发光发热”,争取合作机会。
其中既有此前合作过的高盛、摩根士丹利,也有港岛本土的耀才、辉立和盈立证券。
就在陈延森忙着筹备橙子科技上市事宜时,马立云也已返回杭城。
他先是为阿狸的成功上市举办了庆祝活动,随后便立刻召集了张涛与唐永波。
说白了,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他还是舍不得O2O这块“大蛋糕”,想趁机分一杯羹,并与陈延森正面碰一碰!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