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847章、诸君,谁能不喜欢这里呢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炎炎夏日,西域的夏天热到邪门,几乎所有的作战方案在近四十度的天气里都没法施展。
关键是这段时间不光热它还多雨,那种四十度的天气突然哗的一阵暴雨接着太阳迅速冒出头来的感觉,真的是叫人痛不欲生。
夏林现在泡在水池子里已经快把自己泡出巨人观了,甚至连吃饭都不想离开这个池子。
“大帅,未来一个月制冰的钱似乎是有些多了,普通士兵没有必要每个营房都要投放了吧?”
“你跟我这放什么屁呢?什么叫普通士兵不用投放了?你娘的是真没吃过制裁啊,让你干就干,你给我这质疑什么?”夏林听到后勤官的提议之后暴跳如雷:“让你干就干,多少钱都干,多出来的赤字到时候我让人给你补上。但是你敢把福利给我克扣一点,我让你人头祭天。”
后勤总侍低着头悻悻的走了出去,迎面就碰到了过来这里找夏林汇报情况的王卓恒,卓恒见他哭丧着一张脸便开口询问了起来:“被大帅训了?这次是为何啊?”
“将军……”后勤官委屈巴巴的说道:“大帅说接下去两个月我们都要抽调硝石制冰,但当下硝石的价格已经比前些日子暴涨了三倍多,每个月光是制冰就要差不多十五万两的开支,这开支太大了,我们后勤那边吃不住,于是我便向大帅提了说可不可以暂时不给普通士兵的营房里投放冰块,先紧着军官用,大帅就说要把我的头祭天……”
卓恒听完眉头紧蹙,略微沉思之后说道:“你回去之后卸任军需总长吧,去养猪。”
“将军……”
“别叫我!”卓恒一甩袖子便要往里头走:“混账东西,你是真不怕死。”
卓恒屏退这个混账,走入了夏林所在的那个大水池子房内,这会儿夏林正脸冲下泡在里头像是个尸体一般,听到有动静他才仰起头来:“来了。”
“嗯,师兄。我已让那个后勤总侍去喂猪了。”
“可以。”夏林点了点头道:“下次这种人不要用了,思想上就有问题。”
“他是久历募兵,往时只觉得这人精明,却没想到他却是一脑子浆糊。”卓恒苦笑起来:“不过一个月十五万两消暑费着实有些高了,师兄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没有?”
“硬挺着,基层士兵就是战斗力。这样,你明日去约谈一下西域各大玉石商人,把和田玉的价格炒一下,炒到天价去,用这些钱来补贴一下。”
“那外头的人能买账?”
“商人们自有办法。”夏林摆了摆手道:“你不用操心这个,反正他们不管涨多少咱们都吃7成,他们自然是会给出个公道价的。”
“七成?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卓恒啊,你的确是成长了,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心太善了,你跟他们客气什么?他们会跟你客气么?这些钱你拿了过来,最后钱到谁口袋里了?”
“各大硝厂、硝矿。”
“那最后是不是熬硝佬赚了?他们是不是普通劳动人民?是的对吧,咱们只是用另外一个方式财富再分配,不然你把钱留给这帮商人,他们可是要囤积财富积累田地然后滚雪球滚成大家族的,成了大家族影响力太大钱太多又要被我杀,杀了之后钱还不是要重归社会?最后不还是通过教育、医疗、基础建设进入到了普通劳动人民的手上?那你说你给他们留那么多钱是帮他们还是害他们呢?对这帮人来说,钱越多可就是钱越少啊。”
夏林靠在那絮絮叨叨的说着,而卓恒连连点头,虽说这跟他读过的圣贤书都不一样,但师兄说的一定都对,这听着的确离经叛道,但却同样也是被实践考验出来的真理。
“我明白了。”
夏林点了点头,上下瞥了卓恒一眼:“那现在说说你这突然跑过来是干什么来的?总不是想跟师兄我洗个鸳鸯浴吧?”
虽说卓恒已经在西域统帅三军了,但说到底他也就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且还没谈过几个女朋友,而且西域这地方邪门的很,既好男风也好羊风,被夏林冷不丁的一说,他却是有几分不好意思。
“不是……方才九真通报,说是李唐当下由秦王李建成监国,李唐皇帝正整队前往西域,应当是要亲自坐镇西域乱局,稳定那些隐约要倒向我们的西域国家。”
夏林听完之后脸上也没了表情,过了许久之后喃喃自语道:“她凑什么热闹,一个搞战略战术的,过来玩外交战争,她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么?”
“师兄,当下我们当如何处置?”
“做好准备,现在开始收拢战线,准备打代理人战争。”夏林果断的发出了命令:“武装一批势力不强随时可能会被其他国家吞并的小国,剩下的就是三国的棋盘战争了。”
夏林说完抬起头来看着卓恒:“还有,去通知一下军团各部高级军官,今天下午开始我要亲自授课。”
一听说夏林要亲自授课,卓恒高兴得跟什么一样,连忙跑出去开始命人召集各部军官来到了这里,而那些军官更是高兴,因为这些年以来夏林的战绩可查,甚至他的战法思路和战略思想都已经被收录到了军校的战争总纲里头供人学习了。
如果说上一代的兵仙是李靖,那么这一代一定就是夏林了,如今能让兵仙亲自给他们上课,这可真不是一件小事。
各级将军穿上了崭新的常服,早早的就在礼堂之内等待,这天气虽然炎热但他们却是一点都没有感觉到难受,反而兴致勃勃的等待了起来。
到了约莫下午两点左右,夏林这才缓缓走了进来,他这一进场全体人员起立鼓掌,气氛热烈到不行,而夏林倒是轻轻的抬手虚压了几下:“诸位,大家都不是陌生人了,有些甚至是浮梁一期二期的老家伙了。在这里我能看到你们有今天的成绩还是很欣慰的,不过一直以来你们都没有独立作战和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所以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我每日都会给你们讲解一下你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说完,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大纵深理论》。
当时那一个瞬间,所有人包括卓恒在内都低下头在自己的本子上开始写了下来,甚至他们不少人眼中都带着一种朝圣一般的虔诚。
“所谓兵过一万无边无沿,兵过十万扯地连天,在这样的时候大部分的指挥命令是需要提前部署的,战场微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我们在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时候其实要考虑的其实就是一个纵深问题……”
大纵深理论在内地其实是很不好施展的,因为会牵扯很多,但当下可是在西域,而且未来肯定是要打代理人战争的,这时就需要他们掌握更多的军事理论了。
几天的课程下来,整体进度还可以,而李唐皇帝已经进驻安西都护府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夏林的耳朵里。
这下算是王牌对王牌了,无数人都伸长了脖子期待这一场巅峰对决,他们是真的想看看这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跟大魏常务副皇帝的角力到底是谁能胜出。
“女皇陛下既然来了,我们不给点动静出来就显得太无礼了。”夏林歪着身子靠在椅子上,手中拿着的是前方的奏报,此刻他眼神微动,脸上露出笑容:“这样,既然大家都闲着无事,明日开一场演练吧。红蓝对抗塞,蓝方所有的军制军备都效仿唐军……不对,蓝方得有唐军的后勤能力、有北汉的突进能力、有大魏的炮火覆盖能力,要兼备新军的战斗素养和东北军的战斗韧性,还有有唐军的战术配合能力和北汉的步骑协同能力。”
下头的将领听见之后都傻了。
“大帅……那还怎么打啊。”
“你打就是了。”夏林颇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你们给我绞尽脑汁去打赢它就完事了,不管结果怎么样都得打得轰轰烈烈,我会邀请各家的军事观察团过来,别给老子丢人,输人不输阵懂么?”
“明白!”
下头的将领起身领命,而负责统领蓝军的人则是卓恒本人,夏林则作为红方阵营的主帅,双方很快就在大唐安西都护府外一百三十里处摆开了阵仗开始准备这一场演习。
但这会儿他们的通知还没下来,这可把大唐安西都护府给吓屁了,女皇刚到魏军就这么干,又是齐装满员又是蓄势待发的,这得多吓人……而且对面那是夏林的军队,这要是他们趁着这边兵力不足的时候大军压过来,那陛下不得被抓过去当留学生啊?哪怕到时候真救回来,恐怕都得给那狗日的夏林生个孩子带回来了,到那会儿大唐的脸都没有了……
“陛下,对方来者不善,您不如退回关内吧。”
安西都护府的节度使说话时声音都哆嗦,因为明眼人都知道夏林冲着谁来的,他在这里享受了这么长时间,人家夏帅把他当个屁,然而女皇来了这才几天啊,人家就来乌云盖顶了,这可太恐怖了……
然而这对女皇陛下来说却并不是事,她只是微微抬起头看了一眼面前这个没出息的节度使,然后轻轻将手中的茶盏往桌上一放。
“整备吧。”三娘的声音透着清冷:“大唐也不是任人宰割的。”
那节度使一听,尾巴骨都发颤,然而这会儿随行三娘的奖金却酷炫拉风的一拱手:“臣这便去办。”
也就是在第二天一早,黑压压的李唐士兵就举着旗帜压到了边境上,他们也有大炮了,而从那工艺上来看似乎也不比夏林的炮弱多少,看着也是凶神恶煞的样子。
除了大炮之后,为了弥补单兵作战的差距,李唐士兵除了常规装备之外还佩戴了一种可以当做投掷物的瓶子,只要到时候引燃瓶子外头挂着的布条投资出去,前方就会化作一道火海。
这也算是相当牛逼的东西了,即便是跟夏林那边有代差,但三娘认为李唐的战斗意志绝不可能比新军差到哪里去,总之就是很强就对了。
两军这么隔着边境线遥遥相望,周围所有人都开始暗暗捏了一把汗,因为这场一触即发的大战只要打响了就没有回头箭,他们现在除了押宝其中一方之外恐怕是没有任何别的事情可以干了。
然而北汉自然也是不可能浪费这样好机会的,刘旻在前两日发现夏林大军调动之后第一时间就派人回去禀报了北汉高皇帝,此刻正有数万支援之兵快速的掠过大漠朝这个方向行进之中。
他们其实就是为了到时候在这鹬蚌相争之中摘上一颗桃子,而他们的方针也很简单,那就是谁赢了帮谁,如果是李唐赢了那他们就顺势吃下夙敌西突厥的版图和西域三分之一的土地。
如果是夏林赢了,他们就要南下吃下龙城然后打到长安去,总之不管是哪一方失败,北汉都会第一时间撕扯下败者身上的一块大肉。
三方势力就这么很突然的对峙了起来,西域诸国此刻真的是瑟瑟发抖,比如在之前一直被说成是西域之虎的阿拔斯王朝,在得知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防御战线往后缩了六百里,换言之就是这个横亘在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北印度的庞大西域帝国就因为中原三巨头的对峙而主动让出了六百里的江山。
现在问起来就没什么西域之虎了,得知这事的人无一不叫它一声波斯猫。
不过这也不怪他们,这也太吓人了……因为三个中原主要势力国在玉门关外屯兵近四十万,周围的那些小国皇帝每天一起床推开窗户就能嗅到窗外金戈铁马的味道,吓的连饭都吃不好。
大战可以说一触即发,此刻要是谁家的火器走了响,说不定换来的就是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大战。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紧张的气氛达到顶点时,大魏的使者几乎是同时站在了李唐、北汉和西域诸国老大的面前。
“奉我军主帅之命,邀请李唐陛下(北汉将军)派遣使者作为观察团参与演练。”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