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目录 >> 第407章 办法

第407章 办法

作者:炒腰果  分类: 都市 | 都市生活 | 炒腰果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407章 办法

德瓦拉姆把村民都集中到山脚下的某处空地上,穆纳就站在几棵参差不齐、扭曲多节的棕榈树前演讲,草坪上坐着几百个妇女和男人。

他不像一个公众演讲者那样讲话松散,而是重点集中突出,和听众很亲近。

穆纳告诉村民种子公司很快就会开起来,它会解决农民的种子和肥料问题,必要的时候还能提供贷款。

这样的承诺自然引来一片欢呼,他还是个部长,说话总不能骗人吧。

即使被骗村民们也无所谓,这还是卡齐村那么多年第一次有这样的大人物造访,权当看热闹了。

穆纳不以为意,他能理解农民们的想法,每当大选时,政客总会做出各种各样的承诺。

选举前个个都说自己来自农村,选举后转头就回了城里,再也没来过乡下。

穆纳知道想要让他们敞开心扉,还得花点时间。他不急,因为进步党很快就会着手解决这里的两大难题。

当种子和肥料就位后,农民们自然会信任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其实很朴素。

穆纳和德瓦拉姆还去了村民们耕作的田里,他们沿着狭窄的方形田埂行走,还要随时避开农民们在劳作中留下的粪便。

他们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弯腰站在一棵低矮的棕榈树干下,摇晃着一个瓦罐。他在取棕榈汁,不是为了卖,而是带回家自己喝。

穆纳凑近看了看,那液体有股刺鼻味,颜色发灰,而瓦罐上还爬满了蚂蚁。

他继续向前走,经过一处洼地,里面长满了杂草。那是一个水池,但10年前就干涸了。

大部分农民都是用柴油水泵抽水,然而水泵价格不菲,一台要大约5万卢比,这还不算安装费用。

农民请的小安装公司每挖下一英尺收费150卢比,而要想抽到地下水,起码得挖250英尺。

但就是这样也不一定能找到水,所以通常还得在不同地方钻好几个孔,每钻一个孔都要花好多钱,这就使得农民们更加负债累累。

这一片地区距离恒河很远,引来的老旧灌溉渠,早不知道在中途被堵了多少截。

干旱少雨的季节,只有南边的拉姆根加河流勉强能提供少量的水源。但受市场影响,农民已经从过去种植小米转向种棉花、玉米和大豆,但这三种作物是非常需要水的。

政府承诺要在一千万亩耕地上修建灌溉渠,然而时隔四年年,一位当地的专家却告诉穆纳说,尽管六千万卢比已经付给了承包商,却还没见着一米的灌溉渠。

穆纳毫不奇怪,如果不是他盯着,当初东部的那些灌溉渠说不定也是一样的结局。

附近的农民对水的急迫需求使他们不顾一切地挖井找水,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全国性趋势。

穆纳曾经看过国外的报道,一篇文章指出20年间,印度的水井数目已从200万激增到了2300万。

而挖得过深,出来的就是咸水了,这样就会造成砷污染,在农业发达的孟加拉邦和旁遮普邦都已出现这种现象。

“随着水源的枯竭,水井被废弃,农民们开始自相残杀和自杀。”德瓦拉姆叹气。

“附近还有哪里能调来水源?”穆纳问。

“山里的那片湖,不过那水不能用,你也看到了,它会毒死所有的庄稼。”

穆纳有些语塞,身为工业部长,他不能勒令那些制药厂停工。

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工人的问题又会出现。

而且谁会为了毫不起眼的农民,去干涉工厂的生产呢。

“印度报纸上充斥着因贫穷、负债和干旱而绝望自杀的农民的消息。”德瓦拉姆说。

最近印度规划委员会在一次对北方邦的考察中发现,那里的灌溉渠滞流不通,蓄水灌溉又大为减少。

因此灌溉水井的数目正呈指数增长,尤其是在中泱腹地,水源枯竭直接导致了农民自杀。

对德瓦拉姆来说,这些全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前一年里他身边已有三名农民因为还不起几十万卢比的债务而自杀。

这些债大多是挖井找水时欠下的,唯有水能让他们继续农业生产。

就连德瓦拉姆自己的生活也相当不稳定,他每天早上四点钟开始劳作,先喂两头水牛,六点就和妻子去地里干活,自带简单的午餐,有米饭、蔬菜、木豆等。

他们九点时休息一阵,下午两点吃中饭,傍晚六点收工回家。

他的妻子回家做饭,他则在小茶馆里和其他村民闲聊到八点。

年景好的时候,德瓦拉姆一年能收入2万3万卢比,但这种收入无法保证,他也完全有可能欠人这么多钱。

就算他赚到钱,也必须考虑到一大家人,量入为出。他有双亲、妻子和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年龄在5到15岁。

好在他还是农业工会的负责人,偶尔会组织村民制作手工烟卷补贴家用。

德瓦拉姆凭借自己声望在附近几十个村子都有人脉,他甚至打算卖掉家里的土地,去附近城里搞成衣加工。

他打算租一块地方,买几台缝纫机,然后做些廉价的衬衫卖到市场。

只不过他妻子不同意,她说服德瓦拉姆去研究选举,然后在大选时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该地区的选举人。

事情很巧,他在去年的那场示威游行中遇到了罗恩,接着又迎来了穆纳。

德瓦拉姆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于是带着穆纳忙前奔后,把他介绍给附近村子的村民。

很自然的德瓦拉姆接受了穆纳的邀请,加入进步党。

从今以后他就是赫尔多伊地区的进步党代表,全权负责党派在这里的发展工作。

作为党魁穆纳还去附近其他村里走访,了解当地村民的各种生活状况。

有的村民居住在混凝土结构的两层小楼里,院子里还堆着许多木头,这是从森林里拾来烧火用的。

从外表看这个条件相当不错了,德瓦拉姆却说那村民一家刚搬进去不久。

这座房子是三十年前建的,它的主人曾经在村里医生家里做过二十年的劳力,用攒下的钱盖了这座房子。

而事实上为了还债,那人都没怎么在这里住过,而是一直在海湾地区工作赚钱。

德瓦拉姆也曾去过迪拜,就像数百万计的南亚移民所从事的工作一样。

村里人去那边找这样的工作,需要付给中间人5万卢比的佣金,然后十来个村民一起离开了赫尔多伊,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开家。

他们先坐火车到孟买,然后滞留了一周,等着文件准备好。

这一周里他们挤在一间小屋子里睡觉,因为没多少钱,还得还中间人的一大笔债。

他们很想去看看曾多次在电影里看到的城市,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这种冲动。

就要船前往迪拜的那天晚上,他们被送到了一个领班模样的人手下。

到了迪拜之后,他们在一处建筑工地上工作,一天工作九个小时,一周六天,只有周五有休息时间。

他们住劳工帐篷,说那是“双层哈提亚”,也就是双层床。

劳工们会尽量避免进城,只要在这里工作两年,便能赚回了还债的钱,还另外攒下了5万卢比。

很多人用这些钱建了房屋,还给自己的田地装上了机井。

村子里已经断电了,因此为了避暑,他们坐在德瓦拉姆的房子外面。

他们谈话期间邻居们一直在旁边听着,其中有一个长着一张苦瓜脸的戴眼镜的矮个子男人。

德瓦拉姆对波斯湾国家的事情轻描淡写,这时身边那个人却开口说:“他并没有告诉你那里究竟有多糟糕。”

说着这句话的时候,他目光犀利。

“没必要讲那么细。”德瓦拉姆笑着摇头。

那个男人名叫贾纳丹,是村子里的鞋匠,他凑近穆纳说他曾在迪拜和沙特工作过多年。

“那里太可怕了。”他说,“阿拉伯人恨我们。我们得付给掮客好多钱,得做好多苦活儿,可到头来却什么也拿不到。”

然而就算这样,他们还是别无选择。他在去年又把儿子送到了迪拜当电工,为此付了中间人8万卢比。

这些钱是他借来的,仅一年时间,连本带利就变成了10万卢比。

“感觉就像在与一个比你跑得快的时钟赛跑。”他说完又坐了回去,转头看向无尽的原野。

穆纳问他在村里当鞋匠能不能赚到钱。

他看了看德瓦拉姆,笑着说:“村民们从来没有钱做新鞋子,大家都是光着脚。我妻子每月卷烟赚500卢比,我们一家就指着这个过活了。”

身为工业部长,穆纳知道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农民转向工厂。

在印度靠种地是没有出路的,勉强只能算是活着。

工业化是最终答案,但要做到这一点是何其的艰难。

别说北方邦,就是改善卡齐村地区的农民生活,穆纳都觉得压力山大。

他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帮当地农民解决种子和肥料问题,仅此而已。

或许只有苏尔先生,才有那种伟力去改变一切。

穆纳暗暗在心里考量,该怎样去和苏尔先生汇报这件事。

在北方邦的部下积极拓展党派版图时,罗恩也没闲着,他在新德里也捣鼓起来自己的生意。

请:m.llskw.org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我在印度当老爷目录  |  下一章
我在印度当老爷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387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