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从满眼红名开始 第363章 惊人消耗
“黑风军”上下之所以都将切割幽州,划分根据地视为极重要,具有里程碑的转变。
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走稳了这一步,“黑风军”才算是真正站稳脚跟。
说得更直白一点,“根据地”必然会成为“黑风军”的供血包。
“黑风军”如大树,“根据地”就是承载大树的土地,大树深扎进土地中的根须,将从大地中抽取源源不断的养分,以满足大树存活所需,乃至供其更进一步成长壮大。
被抽取的对象,自然就是那些广泛分布在“根据地”内的沙民,还有部落民们。
但宋明烛私下对耿煊建言,此事不宜操之过急。
不能急,更不能露出匪寇式的嘴脸。
那些沙民聚落,倒也还好,粮食和物资方面都不缺,缺的是安全感,这是“黑风军”可以给他们的。
那些部落民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因为“神子”这层纽带,与他们直接接触的,也是以蒙托为首的自己人,心态上都是偏正面的,最大的困难,恰是物资,特别是粮食方面的匮乏。
宋明烛认为,这对“黑风军”来说,同样是个机会。
主动施以援手,借机将那些部落民的心牢牢的抓住。
“神子”是精神纽带,是人心共识,是能够将玄幽二州的部落民抓在一起的线头。
可若只有这个,那其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暂时的。
在他们饥寒交迫之时,用食物填饱他们的肚子,用衣物温暖他们的身子。
双管齐下,内外合力,这才能抓得稳当。
此刻,被宋明烛带着一起过来的曹鳌,正在给耿煊算一笔账。
“我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马肉。”
“一匹苍岚马去皮去骨之后,能得净肉六百斤左右。”
“在我们对所有沙匪聚集地进行清理的过程中,陆续死了一万六千八百余匹苍岚马。
此后,在与董观的历次交锋中,又有五千二百余匹苍岚马死掉。
总计两万两千余匹苍岚马,给我们提供了一千三百余万斤的马肉。”
“单匹玄幽马能提供的马肉,就更加夸张,去皮去骨之后,平均能得净肉大约三千六百斤。
在登陆玄青海西岸之前,陆续折掉的玄幽马也不是太多,总共也就五千二百余匹。
可在登陆玄青海西岸之后的那一战,数万铁骑的正面冲杀,实在是过于惨烈,即便我们已经份外小心,折掉的玄幽马也有一万五千七百余匹。
总计将近两万一千匹玄幽马,给我们提供了七千五百余万斤的马肉。”
“只马肉一项,便有将近九千万斤,六十万石。”
“此外,从铁箭山别院开始,每经一处,我们都会竭力搜寻,特别是食物,几乎没有任何遗漏。
虽然品类颇杂,可一路下来,林林总总,也收获了各类食物将近三十二万石。”
其中,凡是有大量玄幽马的地方,都是一次大丰收。
因为一匹玄幽马每日就要食用精料六十斤,无论是品质,还是数量,都是不能有丝毫打折的。
譬如在“黑风军”拿下玄青海西岸军营时,里面有五万将士、两万玄幽马半月所需的食物。
总计十三万七千余石,其中,单是给两万玄幽马准备的,就有十二万石,供五万将士使用的,仅有一万七千余石。
“……当然,收获大,消耗也大。
这两月以来,‘黑风军’的规模如滚雪球一般激增,每日消耗也翻着跟头往上涨。
全军将士,加上部分随行家眷,无修为在身的普通役夫,消耗粮食十三万一千石有余,主要以马肉为主。
但更恐怖的消耗,来自于玄幽马,已消耗精料四十二万石。”
“以咱们现在玄幽马的保有量,即便不再有任何增长,每月就要消耗超过四十三万石的粮食!”
听到这里,耿煊眉头微微一皱,第一次打断了曹鳌的讲述,道:
“你们喂玄幽马吃马肉了?”
按照曹鳌的讲述,这两月以来,“黑风军”在食物方面的收获,主要是马肉六十万石,以及其他杂类三十二万石。
其中,可以作为精料给玄幽马食用的,全都包含在这三十二万石之内。
耿煊记得,其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羊肉、腌鱼之类的食物。
这样的储备,远不足以支撑玄幽马这两月以来超四十三万石的粮食消耗。
曹鳌见他问及此事,看了他两眼,上身微微前倾,轻声提醒道:
“军主,付云峰在玄青海提了个肉换粮的计划……当时您还点头同意了。”
耿煊怔了一下,仔细想了想,才心中恍然,想起了一次听取日常汇报时,当日负责此事的付云峰确实提过此事。
当时,付云峰之所以提出这个计划,主要原因便是当时“黑风军”还没有经历玄青海西岸的“大丰收”。
负责后勤的付云峰看着每日的恐怖消耗,生出了紧迫感。
特别是玄幽马,不仅消耗巨大,还异常挑食。
其次,马肉在食物中的占比太高,全军将士,已经到了闻着马肉味就要犯恶心的程度。
耿煊又严令不准在玄青海内大肆劫掠,付云峰便想到了“肉换粮”这样的歪招。
——玄青海内,既有大量如“梅村岛”那般,有着大量正常岛民生息的沙岛,也有一些是水匪巢穴逐渐日常化、生活化之后的生活性沙岛,还有不少被某个商会、亦或者其他背景深厚的势力占据的、打造成封闭小天地的沙岛,都有不少钱粮物资。
当“黑风军”席卷整个玄青海的过程中,这一切自然也被盘得清清楚楚。
若是按照沙匪习性,彻底洗劫一波,“黑风军”又会狠狠肥一波。
可除了极少数证明就是董观“手套”的势力外,耿煊却严禁“黑风军”再行劫掠之事。
最终,在实际的困难面前,“黑风军”使用了一个折中方案。
用肉换粮食,其中,充当兑换主力的是马肉,也有部分羊肉。
关键是兑换比不是一比一,而是一比一点五。
即两石肉,可换三石粮食。
若不是“黑风军”握着刀把子,这个计划也是很难推行下去的。
口味如何,都在其次。
最主要的原因,肉是湿重,煮熟之后分量还会有一定程度的缩水。
而粮食是干重,加水煮熟变成食物之后,还会“膨胀”许多。
——当食物的功能是“饱腹”的情况下,肉或粮不是大家最在意的,填饱一百个肚子,还是填饱两百个肚子,这才是重点。
“……因为当时肉食储备有限,又考虑到玄青海的承受能力,陆续用十二万石肉,换取了十八万石的粮食。”
“因为玄幽马的恐怖消耗,当时兑换的粮食已基本消耗完毕。
……现在,军中还有大约四十五万石的食物,绝大部分都是马肉。
剩余的粮食,即便全部留给玄幽马,最多也就还能坚持三天。”
曹鳌用平静的语气,讲述了这么一件迫在眉睫之事。
“黑风军”的食物看似还有着极其充足的储备,可若没有新的行动,玄幽马很快就要断粮了。
耿煊看了看曹鳌,又看向旁边不言语的宋明烛,轻声道:“你这借粮……应该没你说的那么简单吧?”
宋明烛道:
“咱们必须要尽快筹到粮食。”
耿煊轻轻点头。
“而现在咱们的地盘内,只有那些沙民聚落,能拿得出粮食来。”宋明烛继续道。
耿煊连点头都省了,看着宋明烛。
“可这粮食,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
去年,董观在定下南侵战略之后,就在玄幽二州积极筹粮,在不逼反的前提下,尽其所能的压榨筹粮。
所以,便是这些聚落之中有余粮,也不会太多,且都是救命粮。
若是强征,本就对咱们离心的沙民聚落,立刻就会暴起反抗。”宋明烛继续讲述道。
耿煊再度点头。
这说明宋明烛还是清醒的,没有昏头。
宋明烛话锋一转,又说起另一事。
“还有一件事,我觉得也很要紧,这对咱们来说,同样也是个巨大的负担。”
“什么?”耿煊好奇询问。
“苍岚马。”宋明烛道。
“这马怎么啦?”知道答案的耿煊更加疑惑。
“现在,我们手中的苍岚马数量,已经超过八万匹。
且随着每日陆续有更多降兵以及朝觐队伍前来,苍岚马的数量还在持续增长。”
耿煊一惊,像是想到了什么,忙问:“草料不够?”
宋明烛摇头:“这倒不是。”
相较于玄幽马,苍岚马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挑食,好养活,单马每日的“饭量”也小很多。
“黑风军”一路携带了不少草料,再加上苍岚马还会主动觅食,荒野中随处可见的枯草,大多也都在其食谱范围之内。
养活它们的压力,比养活同样数量的玄幽马,小了何止十倍!
但如此庞大的马群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为了安排,照料它们,“黑风军”上下,不得不分出许多人手,填入太多时间和心力。
最关键的是,这些苍岚马在“黑风军”中,几乎产生不了任何价值。
苍岚马之所以能在玄幽二州普及开来,是有其独特的“生态位”的。
首先,它不娇气,好养活,耐折腾,便是真的出了个好歹,一匹成年马还能提供六七百斤的肉食呢。
怎么都亏不了。
而且,在地广人稀的玄幽二州,对那些沙民、部落民而言,这是一种必须的生产工具。
驮运货物,放牧羊群,犁地翻耕……
在没有苍岚马之前,是其他马种,苍岚马因为超卓的“性价比”,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而对于沙匪、商队、以及其他对长途远行有刚性需求,又没资格得到玄幽马的势力来说,这是最易获取,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代步工具。
可这些对于手握三万六千余匹玄幽马的“黑风军”来说,不能说毫无价值,也形同鸡肋。
听着宋明烛的讲述,耿煊也渐渐回味过来,眉头逐渐皱起。
“……这些苍岚马,在我们手中,就是一群累赘。
可若将其交到沙民,还有那些部落民手中,却是一笔极其可观的财富!”
“现在是二月,接下来的几个月,恰是苍岚马发情育种的高峰期。”
说到这里,宋明烛顿了顿,话锋再次一折,虽然说的还是苍岚马,却又换了一个角度。
“自从卜阿培育出首批苍岚马,马种迅速在玄幽二州扩散开来。”
“且大家都在有意识的对该马种进行持续的优化。”
“一匹好的种马,无论是在沙民聚落,还是各部落之中,都是极受青睐的。
只要出现一匹,他们甚至愿意支付极其高昂的价格,就只为换一个配种的机会。”
耿煊一怔,隐约猜到了宋明烛用意的他,奇怪道:
“你是说,我们手中这些苍岚马很适合做种马?”
若马也有颜值,经过这一路高强度的折腾,这些苍岚马没有被折腾死,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和“帅”更是沾不了一点边。
至于那些“不幸”的,早就因为生命透支,陆续倒毙身亡。
死后也都不得安宁,扒皮去骨之后,还要抚慰一个个饥肠辘辘的“五脏庙”。
面对耿煊的疑惑,宋明烛笑道:
“能经受这么多的折腾,一路活到现在的,还不能说明其优秀吗?
……我敢说,只要是咱们进入玄青海之前就被咱们所有的苍岚马,现在也还没有死掉的,全都是一等一的好种马!”
耿煊怔了一下,这才醒悟过来。
因为根本目的的不同,对马种优劣的判断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主打“性价比”,主要用途是生产工具的苍岚马,“命贱”,就是其最大的优点。
此前,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整个沙匪群体,那些苍岚马都是在用燃烧生命的方式在奔跑。
那些死掉的,只有极少一部分是战斗中折损的。
绝大多数,都是跑死、累死的。
能够挺到现在的,命都是一等一的硬。
轻轻点头的耿煊,看向宋明烛,道:“看来,你心中已经有了一整套的计划?”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