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长青仙尊 第814章 吾心安处即故乡
“快来了吧?”
“应是快了。”
大虞皇宫,金池桥上,满朝文武皆站在大太阳底下,一个个伸着脖子,仰头看天,有时小声议论着。
如此大的场面。
在虞国皇宫里已经许久未曾出现过。
“梁学士,齐王,刘尚书。”
“今儿个天气甚是不错。”
圣皇心情极好,眯起眼睛望着炽热的大日,对着身后的梁河、袁安还有刘通笑着道。
能叫大虞圣皇摆出如此态度亲自相迎的,自然只能是那位长青老祖了。
梁河昨日就接到消息。
师父李锐今日下山。
他把消息告诉了圣皇,虞国圣皇就带着满朝文武在皇宫里等候了足足一个时辰。
圣皇也晓得,李锐不是一个喜欢排场的人。
但人喜不喜欢是一回事,自己做不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虞国老祖,金庭州第一位真君,这点排场其实都算小了。
“是个不错的艳阳天。”
梁河应着。
张首辅病逝,圣皇已经下了旨,他接替了张首辅的位置,成了内阁首辅。
大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张首辅尚在时,他便在内阁里一幕幕瞧得真切,甚至还帮着批红,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大虞运行的脉络。
梁河晓得,那是张首辅刻意在教授他治国之道。
如今也掌握了五六分。
甚至由于常年忧心国事,竟是有了几分张首辅当年的气度。
圣皇与李锐这三个徒弟聊着。
话音忽的戛然而止。
人群出现轻微的呼声。
只见一艘巨大的飞舟自天空落下,以黑玉仙铁打造的船身闪烁着森冷的黑芒,其上刻画的阵纹更是繁复到了极致,即便是虞国最高明的阵师也无法参悟出分毫。
最可怕的还是船上那人周身的气息。
即便没有刻意释放。
可叫皇宫之中的满朝文武几欲窒息。
“这便是真君之威?!”
真君可不常出世。
这些个文官、武官哪里见过如此可怕的修士。
一个个都是张大了嘴巴。
也不知是谁,率先呼喝了一句:“拜见长青老祖!”
随后。
一众文武百官如梦惊醒一般。
一时间竟似山呼海啸一般。
“都起来吧。”
李锐走下飞舟,淡淡开口。
他如今成了真君,一言一语皆含大道,自有一番霸道威严。
那些个文武百官自觉地被某种玄之又玄的力量牵引,全都齐齐站起身来。
“圣皇,许久不见。”
李锐拱了拱手。
虞国圣皇听到李锐称呼自己圣皇,没有丝毫得意,只是极为庄重的行礼:“虞国圣皇,恭迎老祖。”
从前。
李锐是臣,他是君。
自是无上君威。
可修仙界的地位从来都是依照实力来决定的。
虞国才刚在二流仙朝站稳,李锐就成就了真君之境,不夸张的说,一人就足以灭掉整个虞国。
更不用说李锐在白玉京的地位一样无比崇高。
李锐:“都散了吧。”
他摆了摆手,而后就带着圣皇还有自己
的三个徒弟来到了御书房。
没有坐下。
李锐没坐,圣皇也没坐。
两人对视了一眼。
李锐这才开口:“依照剑河真君之令,吾欲在虞国设下宗,统御十二楼五城,你怎么看?”
毕竟是名义上的虞国之主,设立下宗之事自然要第一个告知虞国圣皇。
圣皇早已从梁河口中听说了,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而说道:“吾族中有三名性情温良的孩子,老祖可否让他们在座下服侍?”
李锐微微一笑:
“可。”
“若是性子不错,吾可收其为徒。”
听闻此话,圣皇顿时双眼一亮:“我并无意见,一切皆听老祖安排。”
“善。”
两人甚至都没有再多说一句。
李锐就直接走出御书房。
与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轻松。
李锐已是真君,自然不可能如从前那般只有五个弟子,丝毫没有道统,姜临仙让他设立下宗,正是在帮助他设立道统。
可白玉京下宗的出现,必定会威胁到大虞的统治。
所以他今日来,要的是圣皇一个态度。
圣皇也给出自己的答案。
留下朱家的三个后代,与李锐续上情分,应是有五百年的时间。
再之后,一切就看朱氏子弟自己的造化了。
若是有朱氏弟子心生怨恨,甚至做出不利之事,李锐自会出手清理门户。
行大事,就必须公私分明。
这个道理李锐懂,圣皇也懂。
若是无法突破,圣皇至多也就只有三百年可活,五百年已经是李锐能给的极限,再多,只会让某些朱氏子弟滋生骄纵。
人心如此。
根本不可避免。
等圣皇死后,朱氏子弟肯定会有人认为他们本是这天下的主人,为何要屈居在仙宗之下。
下一任圣皇压得住,便能得富贵安康,压不住那便只能被清算。
李锐可不允许神虚仙朝和神鹿书院这样的事情出现在金庭小州。
当然。
那是最坏的情况。
事实上,这么多年下来,他的弟子袁安、刘通、王照的子女不少都已与朱氏皇族通婚。
有血脉连接。
最后变成斩不断的千丝万缕纠葛,便更难出现那种情况。
“好了,你们几人且先离去吧。”
李锐对着自己那几个自己摆了摆手。
等梁河几人都退出御书房之后。
李锐这才掐了个法指。
嗖的一声。
一道青芒自储物袋中射出。
一道几近虚无的身影出现在御书房中。
圣皇眼眸里先是惊异,随后感受到了一股极为熟悉的气息,那是源自血脉的联系,他不由得想起之前的传闻。
瞳孔微微一缩,躬身便拜:“见过太祖。”
他如何能想到,李锐竟是将大虞的太祖皇帝朱元龙直接给带了回来。
朱元龙望着自己这个曾曾曾孙子辈的男人,平静的眼眸中压制不住的掀起波澜:“不错,是个好孩子。”
他在中州,自然是听说了大虞的事情,这个后辈当皇帝当得很不错。
他亦感叹,没想到这辈子竟还有归乡的机会。
“年少离家,到死方归,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李小子,这份情,老夫记下了。”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