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第四章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随机推荐:
“论治理国家,运筹帷幄,朕不如叶首辅。”
“论个人武勇,征战沙场,朕更不如大元帅。”
“论洞察世事,卜卦布阵,朕亦不如国师。”
“子恒,那你觉得朕为何能坐稳这皇位呢?”
“因为父皇贤明,乃天命所归!”
“哈哈哈,这些话,哄哄下面那些无知百姓也就罢了。”
“.因为父皇掌一国之国运,坐镇皇宫便能镇压巅顶,即便在皇宫之外,亦能以国运加持忠勇之士,决胜于千里之外!”
“还有呢?”
“还因为我大蓝朝有四大御营军,能围杀巅顶,威慑四海!”
“还有呢?”
“父皇知人善用,在内有贤明之士,在外有骁勇之将,皆忠于父皇!”
“还有呢?”
“.父皇”
“子恒,你说得这些都对。太傅教你的那篇《君略》中有一句——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儿臣一直铭记在心。”
“闻人正是朕的伴读,与朕一起长大,情同手足。但朕封他为大元帅,并非因为情谊,而是因为朕知道他此生所求只在沙场征战和武道登峰。
朕与云恕相识于江湖,此人有江湖意气,为人重诺而轻生死。若没有被朕‘骗’来当这个国师,他本该是江湖上一等一的豪侠。
但朕封云恕为国师,以国运助他修行,并非因为完全信任他,而是因为朕知道他的大道是扶龙而上。
叶择安天纵之才,朕能放权给他,是因为朕知道此人所求的是经世济民,要为万世开太平!他是一个纯粹的儒者,而并非弄权的政客。
子恒,将他人的未来放在自己的道路上,则前路一片坦途,这就是朕的‘德’。”
御书房内,秦子恒回想起自己十二岁那年,也是在这书房内,他和父皇的对话。
当时那段问答,他其实并没有太深的感悟。
直到坐上了龙椅,当了皇帝,他才渐渐明白了‘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的含义。
“一个才二十四岁就已经位极人臣,天赋青史第一,将来注定会成为天下第一的人。真的能丝毫不担心对方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吗?”
“李飞此生所求的是什么呢?”
秦子恒知道,论识人之明,他远不如先帝。
于是他将先帝留给他的信反复读了很多遍,心中逐渐有了决定。
“来人——”
天子的声音从御书房内传出。
“陛下。”
御前太监冯诚很快出现在御书房外。
“拟一封圣旨,用电报发去东境。”
“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天子的意志即将穿越万里,传去东境
慈宁宫。
“你确定?!”
一向轻言细语的萧太后拔高了音调,不再镇定。
“太后,军机处那边已经发出电报了,此事千真万确。”
一名太监恭敬地站在一旁禀告道。
天子发去东境的圣旨,萧太后第一时间就知晓具体内容了。
不仅仅因为她是一朝太后,还因为她是萧家人。
萧家家主萧睿铭是一介‘平民’,没有一官半职,但不意味着萧家其余人也没有在朝为官。
内阁六阁,上百名阁官,有七成来自十大门阀!
所以萧太后想要知道一封刚刚发出去的圣旨内容,并非什么难事。
“陛下现在何处?”
“刚回了养心殿,在与首辅商谈国事。”
“起架,哀家要去养心殿!”
“是。”
很快,太后的坐辇离开慈宁宫,朝养心殿而去。
当坐辇抵达养心殿时,天子还在和首辅谈事,不过消息已经传了进去。
太后在殿外等了十几分钟,养心殿的大门才打开,首辅叶择安从大殿内走出。
叶择安朝太后坐辇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并没有特意过去请安,而是直接离去了。
萧太后面无表情地看着那袭逐渐远离的蓝袍,并没有说什么。
很快,她就被人搀扶着走进养心殿。
“母后。”
秦子恒迎了上来,脸上有明显的疲态。
“你们先下去吧。”
萧太后示意跟在身后的太监宫女都下去。
很快,大殿内只剩下两个人。
秦子恒扶着萧太后坐下。
“陛下,哀家听闻你给东境发了一封圣旨。”
“对。”
“陛下真就如此放心那人?”
“其实朕并没有那么放心。”
“那”
“但父皇很信任他!而朕,信任父皇!”
“你父皇他.”
萧太后神情复杂。
“母后。”
秦子恒眼神坚毅,“朕在登基之前,曾亲口对李飞说过,朕的志向是天下一统!是将来替大蓝朝开疆扩土,征服西大陆!”
萧太后愣了一下。
秦子恒:“若要成此事,今后还需仰仗靖安侯!若真能天下一统,促成霸业,我大蓝朝虽有祖训,在如此丰功伟绩之前也可让步——
就算将来朕在西大陆划一块封地给李飞,封他一个异姓王又如何?!”
“陛下!!”
萧太后闻言大惊,这下彻底坐不住了,“万万不可.”
“母后!”
秦子恒第一次打断对方的话。
他目光如炬,直视萧太后:“这是朕的决定!”
萧太后心中一惊。
洪光帝在位时,她从不敢干预朝政,一直安稳地当好她的后宫之主。
秦子恒还是太子时,多有依仗萧家,也多会听取萧太后的建议。
所以秦子恒登基后,萧太后才会习惯性地给出自己的看法。
但此时此刻,她在秦子恒身上看到了几分洪光帝的影子。
“哀家明白了。”
萧太后缓缓站起身,“陛下神武,当开创不世之功!”
东境。
翠青城。
灾后的重建工作进展很顺利,因为有武者,有术士参与。
宁青曼已经离开了,李飞仍留在城内。
叶经赋这位东境提督也同样没有离开,一直在指挥翠青城的重建工作。
他突然找到了李飞:
“有圣旨到了。”
李飞起身,从对方手中接过一份电报。
“陛下一共下了两份圣旨,一份给左钧,一份给你。”
叶经赋对李飞说道。
李飞低头看向手中的电报:
“赖卿之忠勇,社稷得安,神器克固。卿刚经血战,摧锋陷阵,终克顽敌,使邪魔授首,草原退兵!
此役之艰,朕心洞悉,深悯尔等之劳苦功高!
朕本欲令三军休整,养精蓄锐。然览卿所奏,忠义激荡于字里行间,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竟不待鞍马息肩,甲胄未解,便沥胆请缨,愿再率貔貅,深入险阻,犁庭扫穴,以竟全功!
朕览奏动容,心潮激涌。
卿以血肉之躯,承社稷之重,怀此赤诚,忘身忘家,实乃国之干城,朕之股肱!
夫为将者,贵在审时度势,谋定后动。卿既洞悉敌情,锐意进取,朕岂能因一时之疲而阻壮士之志?
朕准卿所请!
卿与白焰军深入草原,敌情瞬息万变。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卿之武勇机变,十倍于朕,故而大军进退,卿可自决,虽有诏,亦可不闻!
此战一启,卿只需记住一条旨意即可:
卿持剑锋,朕坐京城,请卿替朕——
靖安天下!”
电报的内容并不算长,但李飞看了很久。
冥冥之中,一道无形的力量朝他汇聚而来,加持在他身上。
身为大宗师的叶经赋感知敏锐,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变化。
在他的感知中,李飞身上突然多出一道很沉重,很沉重的‘势’!
这是山河之势,是江山社稷之势,是亿万黎民之势!
“这是靖安神通?”
叶经赋当然知道这个已经天下闻名的神通。
他推测这是李飞的靖安神通有了新的变化!
他用感慨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眼中浮现出几分艳羡之色。
电报上的内容他也看了,哪怕他这位东境提督已经算是位极人臣,深受皇恩。
但看到这样的内容还是忍不住有些动容,有些羡慕。
四大提督,还有四支御营军的主帅,虽然都是深受天子信任的心腹重臣。
但他们的家族上下一干人等,全都居住在蓝凌城。
有战事的时候,更是会被严密监控。
此事无关忠诚与信任,而是君王不可以不疑!
这世间有几位征战在外的将领,能得到君王毫无保留的信任呢?
片刻后,李飞身上的‘势’逐渐消散,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
叶经赋推测得没错,确实是靖安神通发生了变化。
李飞也是直到此时才知道,原来这门神通不仅仅和大蓝朝的国运有关,还和君臣之间的信任以及自己肩负的使命有关。
当君臣一心,同时李飞在为大蓝朝‘靖安天下’时,则完美契合靖安神通的内蕴,能更深入地激发这门神通!
寻常神通想要有新的变化,只能在神衍境的时候,通过和武道之域中其他神通的组合,从而衍生出新的变化。
但靖安神通是以气运凝聚而成的神通,所以它可以随气运而变化。
这次神通被激发,到底产生了哪些新的变化,李飞还需要慢慢摸索。
“左统领已经收到圣旨,可有说法?”
李飞将手中的电报对折,再对折,收入怀中,然后抬头询问叶经赋。
叶经赋笑道:“既有旨意,左统领自然没有异议,他已经传话给我——靖安侯何时动身,白焰军便何时出征。”
“好!”
李飞眼中浮现出强烈的战意,“择日不如撞日,我现在就去东华城!”
叶经赋:“你与纪校长已合作多次,我让他跟你一起。另外,玄锋大学校长时嘉也可以跟你们一起行动,我再额外调十二名武道大师和三名真人给你们。”
两名大宗师,三名真人和十二名武道大师。
这是叶经赋在保证东境防线不出问题的情况下,能够抽调的极限。
这次深入草原,虽谈不上九死一生,但风险也不小。
所以叶经赋只派遣了强者出征,中低境界的修行者和普通战士就没有必要去了,专心守城就好。
“好。”
李飞点头应下。
随后他去找到了花冬寒和杨凌岳两人,将自己即将出征的消息告知对方。
“此行的风险或许不会比翠青城一战小,你们二人不必跟我一起。”
李飞说道。
杨凌岳此前已经主动找到他,表示想要加入靖安侯府,从此追随他左右。
至于花冬寒,之前也表示过,接下来如果李飞还要待在东境,她想要和李飞一起行动。
所以李飞在临出发前才会告知二人。
“我既已决定追随侯爷,自然不会退缩!”
杨凌岳听说李飞竟然要深入草原,反杀过去,顿时觉得热血沸腾!
“我如今已是大宗师,想来还是能帮上一些忙的,还望侯爷不要嫌弃。”
花冬寒神色平静,如此说道。
李飞看着二人,点点头:“好,那就出发。”
元兴元年,6月7日。
草原退兵后的第二天。
两支白焰军分别从东华城,崖阳城出发,迅速合军,重新达到万人规模。
这支令草原闻之色变的‘白色恶魔’,再次杀入草原!
明都。
草原上的明珠,草原王城。
这座王城前不久刚经历了一场血腥的清洗!
如今街道上的血迹犹在,整座王城却已经在准备一场盛大的仪典——
大满祁连观世即将在神山之上,在满神的注视下,为草原新的可汗加冕!
新的可汗是因‘重疾而亡’的上代可汗苏赫巴图的小儿子,今年只有十九岁。
王庭的血脉得到了延续,看起来,至高的权力依然留在苏赫氏。
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最低贱的牧民,所有人都知道——
从今往后,草原上只会有一个声音。
祁连观世的声音!
神山之上,神庙威严,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年仅十九岁的苏赫仁河,一脸忐忑地站在神像前。
在他周围,几名身穿大红袍的神庙萨满围成第一圈,第二圈是一群王公贵族,还有草原各大家族的族长。
最外围是一群白袍祭祀,跪了一地。
本该是极其庄严肃穆的时刻,但人群突然一阵骚动。
最紧急的军情传到了王城——
白焰军和那位靖安侯,杀过来了!
不安的情绪在广场上蔓延,以至于几名红袍萨满不得不转身,用严厉的眼神警告身后的众人。
忽然间,浩荡的神威从神庙内传出,如长风,如洪流,席卷过在场所有人!
现场迅速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正前方的神庙大门。
一道金色的身影从中走出。
一步,两步
每走出一步,对方的身影在众人眼中都会变得更加高大。
当他来到神庙广场上,来到中央的神像前,他的身影在众人眼中已经与天穹平齐,让人难以直视!
“今天——”
祁连观世的声音如神雷,从神山之上滚滚传出,传遍整座王城:
“草原将迎来新的王,也将迎来新的未来!”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