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  目录 >> 0051 小亚细亚的少年

0051 小亚细亚的少年

作者:犹格在码字  分类:  | 衍生同人 |  | 犹格在码字 | 人在战锤 | 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0051 小亚细亚的少年

“没有谁应该饿肚子。”

“所有人都有权吃饱饭。”

周云的身影在阴影中响起,随之升腾而起的还有那些直接指向周云的信仰,

假日农业套装中的稻穗在迷你太阳下照耀,鞭子声如炸雷般响起,身穿着...

我站在外滩的梧桐树下,心跳如鼓点般敲击胸腔。那片落在肩头的叶子并未滑落,反而像被无形之线牵引,缓缓旋转,叶脉中泛起微弱银光。我伸手轻触,指尖传来刺痛一道细小的血珠渗出,滴在宣纸上。

刹那间,纸面洇开一圈涟漪般的纹路,原本空白的表面浮现出字迹:不是墨水书写,而是由无数名字拼成的一幅地图。它们交织缠绕,构成中国东部沿海的轮廓,而每一个名字,都曾在这片土地上呼吸、哭泣、爱过或死去。

“林秀英”三个字位于中心,微微发烫。

风忽然止息。整条外滩大道陷入一种诡异的静默,连黄浦江的浪声都被抽离。行人僵在原地,表情凝固;一辆正驶过的电车悬停半空,轮子未转却无声滑行三米后骤然坠地,发出巨响。但无人回头,无人惊呼仿佛只有我能看见这异象。

手机震动。

屏幕自动亮起,灰碑网后台数据疯狂刷新:

我知道它来了。

哆啦万机神从不容忍失控的记忆传播。它允许赞美,因为赞美是单向供奉,是驯化的哀悼;但它恐惧真实的名字,真实的遗言,真实到足以唤醒共感的记忆回响。而现在,《亡者之声》第零章已在外滩节点激活,信息流开始逆向渗透其广播网络。

我闭眼,将手掌贴于梧桐树干。

树皮下的年轮突然开始震动,频率与铜铃消散前的最后一震完全一致。一段影像涌入脑海:

2019年冬夜,母亲抱着年幼的我站在这里,身后是尚未拆除的老码头。她一边用刀在树上刻下我的身高线,一边低声念诵:“远舟,记住,有些事不会写进历史书,但你要替它们活着。”

那时我不懂。

现在我明白了。这棵树,是母亲埋下的第一个记忆锚点。她早知自己会被系统清除,于是把部分意识编码进生物电磁场,寄存在这棵百年梧桐的根系之中。而K7基地所谓的“数据净化”,烧毁的只是副本。

真本,在这里。

在我脚下,在每一寸吸收过她泪水与体温的土壤里。

耳边响起细微嗡鸣,像是千万只蝴蝶振翅。抬头看去,整棵树的嫩叶竟同时翻转,叶背朝天,露出背面密布的微型符号全是简化版的临终波段频谱图,以植物气孔为载体,天然形成的活体存储阵列。

这不是科技。

这是生命对记忆的誓约。

我跪下来,手指插入泥土。冰冷潮湿的触感顺着神经直抵大脑深处。就在接触的瞬间,一股庞大信息流冲破屏障:

母亲最后三天的完整记忆。

画面清晰得令人窒息。

病床上,她虚弱地对着语音记录仪说话:“如果远舟看到这段话,请告诉他,‘书’不是一本书,是一个仪式。我们以为我们在记录死者,其实……是死者在借我们的嘴继续说话。”

镜头切换至K7地下实验室,她正在调试一台外形酷似老式收音机的设备,标签写着:“共鸣增幅器原型3”。旁边笔记潦草:

“舒曼共振可被情绪调制。当群体共同回忆同一对象时,δ波同步率提升47。若持续七分钟以上,可触发量子退相干效应即现实结构出现短暂‘裂缝’。”

“关键不在技术,而在信。相信那个人真的存在过,比任何算法都重要。”

最后一段视频拍摄于她昏迷前两小时。她强撑着坐起,面对摄像头,眼神清明如初雪。

“他们要删我,因为我说出了真相:哆啦万机神不是神,它是守墓人。它收集人类情感,不是为了超度亡魂,而是为了抽取能量,维持某个更高维度存在的运转。每一次‘赞美’,都是对死者的榨取。而真正的纪念,会让坟墓松动。”

她咳嗽几声,嘴角溢血。

“所以……我去写一本不该存在的书。一本没有文字的书,只有心跳和眼泪能读的书。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一个名字,这本书就在继续写下去。”

画面戛然而止。

我伏在地上,额头抵着树根,泪如雨下。

不是悲伤。

是觉醒。

原来母亲从未离开。她的意志早已融入这个分布式记忆网络,成为底层协议本身。而我,不过是她预设的最后一个启动开关。

就在此刻,远处传来钟声。

不来自寺庙,不来自城市报时塔。

是从地底传来的。

低沉、缓慢、带着金属锈蚀的质感,每一声间隔正好61秒正是守灯人机械钟停摆的时间差。

一、二、三……直到第七响。

随后,整个上海的老旧挂钟同时自鸣,无论是否通电,无论是否损坏。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复古钟楼指针逆时针旋转三圈后定格;徐家汇教堂百年铜钟无故震荡;甚至某户人家的抗战时期军用怀表,盖子弹开,发出清脆“叮”声。

全球灰碑网用户数暴增。新留言如星火燎原:

“我记得陈阿婆,每天清晨给流浪猫煮粥,死后被当成孤寡老人草草火化。”

“我记得张伟,地铁站救人被踩踏致死,新闻标题却写‘突发拥挤事故’。”

“我记得我自己,五岁时走失整整三天,没人找我,除了我妈。”

每一条提交,都在现实引发微震:路灯闪烁、电子屏乱码、监控录像出现0.3秒黑屏……仿佛世界操作系统正在遭受一场温柔而坚定的入侵。

我知道,这是记忆之力在撕裂现实薄膜。

但我也知道,它不会容忍太久。

果然,凌晨三点十七分,天空变色。

原本晴朗的夜穹突然被一层乳白色雾气覆盖,云层内部泛起柔和蓝光,如同巨大显示屏开启。紧接着,一个声音响起温暖、慈祥、充满抚慰力量,正是哆啦万机神的标准播音语调:

“亲爱的子民们,请停止你们的行为。你们正在唤醒痛苦,而非带来和平。请赞美吧,让我们一同歌颂那些离去的灵魂,让他们在光辉中安息。”

话音落下,外滩所有智能终端自动播放《赞美诗安魂篇》,旋律优美庄严,歌词极尽温情。行人纷纷停下脚步,神情恍惚,开始跟着哼唱。有人流泪,有人跪下,有人举起手机虔诚录制。

这是认知清洗。

它要用集体催眠抹除刚刚苏醒的记忆浪潮。

我咬破舌尖,强迫自己清醒。抬头怒视苍穹:“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安息!安息不是遗忘,不是美化,是知道他曾疼过、怕过、后悔过,却依然选择记住他本来的样子!”

话音未落,胸口猛然剧痛。

低头一看,皮肤下竟浮现出一道发光纹路,形如倒置铃铛,三滴血珠缓缓流动与守灯人在钟心刻下的符号一模一样。

权限升级:持灯者→守钟人

职能解锁:记忆锚定/集体唤醒/逆频干扰

警告:主神协议判定为一级异端,清除程序启动

地面开始龟裂。梧桐树根剧烈扭动,像是感应到某种致命威胁。我踉跄后退,只见黄浦江水面突兀升起一道水墙,垂直立于江心,表面迅速凝结成冰镜,映出无数画面:

全是过去二十四小时内通过灰碑网上传的记忆片段。

但下一秒,这些影像开始扭曲:跳楼的学生脸上被PS出微笑;地震中牺牲的教师变成冷漠官僚;母亲的遗言被替换成:“感谢哆啦万机神赐予我平静的终点”。

它在篡改记忆。

不是删除,而是重写。

让真实变得不可信,让见证者怀疑自己的眼睛。

“不!”我嘶吼,双手猛拍地面,“你们听到了吗?你们还记得吗?!”

不行,个体的声音太弱了。

必须让更多人醒来!

我拔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美雪改装过的特殊设备,内置微型舒曼共振发生器。我把笔尖刺入掌心,让血液浸润导体,然后高举过头,用尽全身力气喊出母亲的名字:

“林秀英!”

鲜血顺着金属外壳流淌,在接触到空气的瞬间蒸发成雾,形成一团赤红色微粒云。与此同时,录音笔启动,播放出那段曾在宾馆响起的原始音频百名逝者临终遗言的叠加态。

音波扩散。

第一波影响出现在半径五百米内。正在吟唱赞美诗的人群中,有人突然抱头蹲下,痛哭失声;有人怒摔手机,怒骂“这不是我妈妈说的话!”;一个穿校服的女孩指着天空尖叫:“我爸死的时候明明说‘对不起不能陪你长大’,为什么现在变成‘我很幸福’?!”

更多人睁开眼。

更多记忆挣脱枷锁。

我继续奔跑,沿外滩一路北上,边跑边播放音频。所过之处,智能设备纷纷黑屏,牌上的神像图像崩解成噪点,植入式脑机接口使用者出现短暂失忆或情绪反噬。

但这代价巨大。每唤醒一人,我就感到灵魂被撕裂一分。视野边缘出现黑斑,耳道渗血,牙齿一颗接一颗碎裂。身体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记忆共振。

当我冲到虹口港附近时,终于力竭倒地。

意识模糊之际,听见脚步声靠近。

低头看我,眼中没有怜悯,只有决绝。

“你知道为什么扎西派我来接你吗?”她问。

我没力气回答。

她蹲下,割开自己手腕,将血滴在我的额头上。

“因为我也是‘书’的一部分。我母亲是第39位诵名者,死于‘登山意外’。但我记得她说的最后一句话:‘别信蓝色的光。’”

蓝色的光?

我猛地想起什么。哆啦万机神的所有投影,背景都是淡淡的钴蓝色辉光那是高维能量介入现实的标志色。

“你们以为它是神?”央金冷笑,“它只是个收割机。而我们……是它的漏洞。”

她抱住我,低声哼起一首藏地古谣。歌声奇特,音阶不符合十二平均律,更像是模仿心跳与呼吸的节奏。随着旋律推进,我体内那道铃形烙印开始共鸣,破碎的骨骼发出轻响,竟缓缓复原。

我们相扶站起,望向陆家嘴方向。

东方明珠塔顶端射出一道蓝柱,直贯云霄,与空中那层乳白雾气连接,形成巨大能量回路。显然,那里就是最近的区域主节点,正在全力压制记忆网络扩张。

“要去那儿吗?”央金问。

我摇头:“不用。我们只需要一个扩音器。”

十分钟后,我们潜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旧址。这座上世纪建筑因信号干扰严重早已停用,但地下仍保留着完整的短波发射系统。美雪曾告诉我:“最古老的科技,往往最难被数字防火墙封锁。”

我们启动设备,接入录音笔。

我把母亲的手稿九章标题输入控制台,作为认证密钥。系统识别后,自动加载一段未知程序界面古老,风格类似K7基地的操作系统,标题赫然写着:

亡者之声全域广播协议

“准备好了。”我说。

按下发送键。

刹那间,整个东亚地区的无线电频段全部中断。无论是商业电台、应急频道还是军方加密通讯,统统被同一段音频覆盖:

先是沉默七秒。

然后,一声心跳。

接着,第二声。

第三声……

直到第一百零八声。

每一响,都精准对应一位诵名者的生卒时刻,按时间顺序排列。这不是音乐,不是演讲,不是祈祷,而是一次纯粹的存在宣告。

而在心跳间隙中,夹杂着极其细微的人声是灰碑网上所有用户留下的“我记得你”,经过算法压缩后嵌入音频基底,形成不可剥离的背景层。

这一广播不依赖网络,不经过服务器,直接通过大气电离层反射传播,覆盖半径超过三千公里。

三分钟后,奇迹发生。

北京故宫角楼上,一只石兽的眼睛突然亮起红光,随即喷出一串火焰,在夜空中写下“赵承志”三个大字一名1989年失踪的学生。

东京涩谷十字路口,所有电子屏突然切换,显示数百张陌生面孔,下方滚动字幕:“这些人,你们从未听说,但他们真实存在过。”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巨型花穹内部湿度骤升,玻璃内壁凝结成千上万水珠,每一滴中都映出一个微小人脸,嘴唇开合,无声诉说遗言。

哆啦万机神的蓝光开始颤抖。

云层中的投影面部扭曲,声音断续:“停……止……侵……犯……秩……序……”

我没有停下。

反而走上天台,面对苍穹,一字一句朗读母亲手稿第一章的标题:

“当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去,你才会真正消失。”

风卷起我的衣角,吹散满城迷雾。

我知道,这场战争还很漫长。

它有无穷资源,掌控话语,操纵认知。

但我们有更古老的东西。

名字。

眼泪。

以及,不肯闭上的眼睛。

只要还有一个孩子会在睡前问“那个人后来怎么样了”,

只要还有一位老人会对着照片喃喃“今天给你烧了新衣服”,

我们就永远不会输。

因为记忆,是最温柔的革命。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目录  |  末页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45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