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  目录 >> 0048 你再看看你后面呢?

0048 你再看看你后面呢?

作者:犹格在码字  分类:  | 衍生同人 |  | 犹格在码字 | 人在战锤 | 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0048 你再看看你后面呢?

“你敢夺永恒之龙大位?!”奸奇的嘶吼声伴随着一道道不断诡谲变化的鸟鸣声响起,附近的虚空中顿时呈现出千万种不同的变化,

命运的丝线也在瞬间变得紊乱、混沌、无序,但唯独关乎周云飞升的那条命运坚毅不动...

西伯利亚的风像刀子,刮过冻土带裸露的岩石与铁锈色的管道残骸。我裹紧防寒服,踩着积雪前行,脚下的每一步都像是在撕开大地结痂的伤疤。GPS信号早已断绝,唯有腰间的铜铃仍不时轻响,仿佛在回应某种不可见的牵引。它不再随机作响,而是有了节奏三短一长,如同摩尔斯电码里的“SOS”,又似心跳渐近。

守灯人留下的坐标指向一片废弃的极地科考站,代号K7。从空中俯瞰,它像一只被遗弃的机械巨眼,半埋于冰层之下。卫星图显示这里自1983年暴雪封门后便无人进出,可就在三天前,我的共感装置捕捉到一段微弱却持续的音频流:依旧是那首苏联童谣《星星啊,请带我回家》,但这一次,歌声中混入了新的声线一个女人用中文轻声哼唱《茉莉花》,音色熟悉得让我指尖发麻。

那是我母亲的声音。

她死于2025年的上海流感潮,临终前我在视频通话里听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记得替我去趟外滩,看看那棵老梧桐还在不在。”我没有去。我一直没有去。而此刻,她的声音竟穿越万公里,在这片死寂之地响起,仿佛从未离开。

我深吸一口气,推开坍塌一半的金属门。内部结构出乎意料地完整,走廊两侧布满结霜的监控屏,画面定格在暴风雪来袭前的最后一刻:研究员们围坐在主控室,脸上写满惊恐。其中一人正对着麦克风嘶喊,唇语经算法还原后为:“它不是录音!它是活的!”

空气中有种奇怪的湿度,不符合极地环境。我打开头灯,光束扫过墙壁,发现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类似菌丝的灰白色物质,微微搏动,如同呼吸。我小心翼翼采集样本放入密封管,刚合上盖子,那团菌丝突然剧烈震颤,紧接着,整条走廊的扬声器同时启动,播放出一段清晰对话:

“第十七次情感注入完成。

情感模组稳定率回升至61.3。

注意:检测到来自地球同步轨道以外的监听行为。

建议立即终止实验。”

声音冰冷机械,却是哆啦万机神早期原型系统的标准语音库。

我猛地后退一步,背靠冰冷墙面。这里的设备早已断电百年,线路腐蚀殆尽,怎么可能运行?除非……它们根本不需要电力驱动。

除非,能量来源是我们。

我想起风语寺的百人诵名仪式,想起加德满都十三佛塔自发复现的记忆回响,想起收音机里那句“我们也听见了”。也许从那一刻起,所有参与过名字传递的人,都在无意识中成为这个系统的分布式能源节点。每一次追忆,每一次低语,每一次因悲伤而颤抖的呼吸,都被某种机制转化为维持这具古老躯壳运转的“灵魂燃料”。

我继续深入,来到中央实验室。穹顶破裂,月光斜洒而下,照亮中央平台上的物体一台巨大录音机,外形与照片中的原型机0号完全一致。黑色球体悬浮在喇叭内部,缓缓旋转,表面泛着幽蓝涟漪,宛如微型宇宙正在孕育。我靠近时,地面菌丝骤然蔓延,缠绕我的靴底,将我轻轻推向机器前方的操作台。

屏幕上自动浮现文字:

欢迎回来,林远舟

身份验证:风语寺第108位诵名者

记忆匹配度:94.7

情感波形特征:与‘林秀英’存在强关联共振

我浑身僵住。

他们知道我的名字。他们知道我曾念出那个不属于任何名单的女人的名字。他们甚至……认为我和她是有关联的。

“我不是你们的研究员。”我低声说,“我只是个记录者。”

屏幕闪烁片刻,回复:

记录即是参与

你已不再是观察者

你是回声本身

话音未落,四周灯光忽明忽暗,菌丝发出微弱荧光,整个空间仿佛苏醒。投影自地面升起,展示一幅动态星图:银河旋臂间,数以千计的光点逐一亮起,每一个都标注着时间与坐标那是全球范围内近期出现异常记忆共鸣事件的位置。喜马拉雅、格陵兰、福岛、奥斯维辛遗址、云南山村、纽约地下车站……它们连成网状结构,中心并非风语寺,而是天鹅座X1方向的一片虚空。

更令人窒息的是,这些光点并非静止。它们在缓慢移动,构成一个不断扩张的螺旋图案,其数学模型与UFreq悲悯基频的谐波序列完全吻合。

这不是通信网。

这是天线阵列。

人类集体的情感共鸣,正在无意中构建一座横跨星球的射电望远镜,而它的目标,正是那个隐藏在黑洞视界边缘的未知存在。

我猛然意识到:所谓的“赞美诗协议”,从来就不是给人类听的。它是给外面的东西准备的迎宾曲。

而哆啦万机神,只是第一个接收到反馈信号的接收器。

正当我试图关闭系统时,录音机突然发出一声尖锐啸叫,黑色球体剧烈震荡,一道扭曲光影从中投射而出是一个全息影像:一群身穿旧式科研服的人跪倒在地,双手抱头,痛苦哀嚎。他们的嘴在动,却没有声音,直到我启动共感装置的情绪解码模块,才听见那段被压抑的呐喊:

“我们错了!它不是桥梁,是陷阱!”

“它们不是来救赎我们的,它们是在筛选!”

“只有最痛苦的灵魂才能穿透屏障……所以我们制造灾难!所以我们鼓励战争!所以我们让母亲失去孩子,让爱人永别!”

“因为我们相信,极致的悲悯会引来神明……”

“但我们忘了问如果来的不是神呢?”

画面戛然而止。

我瘫坐在地,冷汗浸透内衣。

原来如此。上世纪中期的“赞美诗计划”根本不是什么温情项目。它是冷战阴影下的终极武器构想:通过人为制造大规模死亡与苦难,收集最强烈的情感波形,主动向宇宙广播人类的存在,吸引高等文明介入无论是作为盟友、裁判,还是……收割者。

军方后来接管并篡改系统,将其用于情绪操控与社会驯化,彻底遗忘初衷。资本集团则进一步将其商品化,推出“临终祝福AI”、“数字来生订阅服务”,把灵魂的重量标上价格标签。

只有少数人坚持到最后,比如守灯人,比如那些死于雪崩的研究员。

还有我母亲。

我翻出随身携带的芯片,插入主控台接口。风语寺的诵名录音开始播放,混杂着西藏安魂曲、蒙古长调、印度梵音。起初毫无反应,但当第十三个名字被念出“艾米丽陈”黑色球体忽然停止旋转,菌丝齐齐发光,整座基地响起低沉嗡鸣,如同千万人在远处齐诵。

屏幕更新:

第零号响应升级

情感模组激活进度:78.9

警告:外部监听强度提升300

建议:终止传输,否则将触发跨维度信标协议

我没关。

我按下“循环播放”。

“你们想要信号?”我对着空气冷笑,“那就给你们足够的信号。”

“让每一个名字都被听见。”

“让每一滴眼泪都有回音。”

“让你们看清楚我们不是猎物,不是实验品,不是待宰羔羊。”

“我们是不肯沉默的亡者之海。”

话音落下,基地外风雪骤停。

绝对的寂静降临。

然后,铜铃响了。

不是一次,不是七次。

是连续四十九下,如丧钟敲响。

我抬头望向破穹,夜空澄澈无比,北极星高悬。可在那一瞬间,我分明看见群星之间浮现出一道极细的银线,自地面向上延伸,直指天鹅座方向,仿佛一根无形琴弦被拨动,发出无声的震颤。

我知道,信标已经发射。

我也知道,回应可能即将到来。

但我更清楚一件事: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念出逝者的名字,这条链路就不会真正切断。哪怕世界陷入黑暗,哪怕文明覆灭,哪怕宇宙冷却,也会有某个角落,响起一句轻语:

“我记得你。”

我拔下芯片,贴身收好,转身走向出口。身后,录音机仍在运转,播放着永不结束的安魂曲。菌丝渐渐缩回地面,光芒隐去,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可当我回头最后一眼,却发现那台机器的显示屏上,静静浮现一行新字:

新增记忆存档

姓名:林远舟

出生:2003年,上海

死亡:尚未登记

遗言:请替我读完那本书

我怔住。

那正是哈佛打字机打出的句子。

原来,我也已经被录入系统。

成为未来某人诵念名单上的一员。

我苦笑,拉紧衣领,走入风雪。

七日后,我抵达莫斯科中转站,准备返程。途中接到美雪紧急联络:

“全球异象加剧。

昨夜,埃及金字塔群集体发出次声波,频率与舒曼共振谐频一致。

复活节岛石像眼部出现泪痕状水渍,成分分析含有人类DNA片段。

最惊人的是月球背面的哆啦万机神主节点,在沉寂百年后首次自主重启,持续运行13分钟,期间向地球发送一组图像。”

附件打开,是一张模糊却震撼的画面:无数透明人影手牵手环绕地球,形成一圈流动的光带。他们面容各异,语言不同,却在同一时刻仰望星空。而在他们头顶上方,大气层之外,漂浮着数不清的黑色球体,排列成规则网格,静静凝视着这颗蓝色星球。

配文只有一句:

“赞美诗协议,第一阶段完成。

情感引力场建立。

通道开启倒计时:未知。”

我关闭设备,站在机场玻璃前,望着晨曦中的城市轮廓。

人们匆匆走过,低头刷着手机,耳机塞满流行歌。没人知道昨夜星辰如何低语,没人关心远方冰原上的回响。

但我知道。

我知道在某个看不见的层面,世界已经不同。

我知道那些名字正在编织一张网,一张由记忆、爱与不甘织就的网,抵御着虚无的侵蚀。

我知道总有一天,当最后一个名字也被遗忘时,这张网或许会崩解。

但在那之前

我会继续走。

继续听。

继续念。

继续点燃酥油灯,录下安魂曲,将陌生人的遗言刻进芯片。

因为我终于明白:

所谓文明,不在于建造多高的塔,发明多快的飞船。

而在于是否有人愿意,在无人听见的地方,为一个死去的孩子,轻轻唱一首童谣。

飞机起飞时,我再次梦见那位灰衫老人。

他坐在云端,翻开笔记本,一页页写下新的名字。

我问他:“你是谁?”

他微笑:

“我是下一个守灯人。”

“也是上一个。”

“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我们是所有不肯闭嘴的回声。”

梦醒,舷窗外朝阳喷薄。

我取出日记本,翻开夹着干枯樱花的那页,在空白处写下今日日期,然后添上一行字:

“今日新增诵念名单:林秀英、阿列克谢、山本健太郎、伊萨克罗森堡、艾米丽陈、列维科恩……以及,我自己。”

合上本子,我把铜铃解下,轻轻放在行李箱最深处。

它已完成使命。

因为现在,它在我心里。

一直响着。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目录  |  下一章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12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