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寒门国舅 第八百八十三章 攻守易型
明军营帐中,王守仁、朱晖和庞顷的对话还在继续。
王守仁道:“鞑靼人的诉求,一定不是留住自己的领地……或许是想跟大明划疆土而治,虚以委蛇,等将来发展起来,实力恢复后再图谋进犯中原。
“所以……张国舅不同意他们所请,也是情理中事。”
“或许是吧。”
庞顷笑了笑,心想,眼前的王守仁果然非同一般,我都没跟他细说,他就能猜出大概。
道爷跟我说,巴图蒙克的诉求,是以撤出漠南,三十年不进漠南之地为条件,换得大明退兵……并且主动将部分治民和部族交给大明,让他们自力更生,从此不再形成统辖。
但张家二公子多精明?
怎会没发现鞑靼人就是在找借口?
三十年不进漠南?
意思是这场战争的结果不是彻底平定草原,仅仅是换一个三十年的和平缓冲期?
“既然从一开始就知道谈不成,也不可能满足鞑靼人的需求,那为何还要谈呢?”王守仁随即问道。
庞顷道:“敝人想来,张国舅原本的设想,乃是让鞑靼人彻底臣服,而不是让他们……划地自治吧?”
“可能吗?”
王守仁皱眉。
难道说张国舅为人比较天真,认为鞑靼人会接受近乎亡族灭种的条件?没打就直接投降?
庞顷笑道:“很多事,不能光看结果,要的是完整的过程。谈判是做给那些草原边缘部族的人看的,让他们知道,大明有着天朝上邦的风范,并不是说以彻底铲除他们为目的,曾给过他们机会,只是他们的小王子……不识趣而已。”
谈给谁看?
当然是谈给大明君臣看!
也是谈给草原各部族看!
不谈直接就打,甚至阖族灭绝,那会显得师出无名。
要的就是个名正言顺把你给消灭!
再就是能通过谈判,让己方养精蓄锐,积极备战,并且有效地消磨鞑靼人的斗志,让更多部族产生异心,起到离间的作用。
同时也在等李孜省的人马到来后进行一番休整,以方便完成最后的决战。
庞顷心说,看来这位翰林之子真的很牛逼,光靠推测就把事情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但他只懂战场局势变化,明白基本的人情世故,却不了解朝堂政治格局以及人心……难以跟那位张家二公子一般做到通盘考量。
不过就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
当然,你出身再高,也比不上张家二公子,更何况那小子……简直就是妖孽。
朱晖道:“那……张国舅对我们这路人马安排是怎样的?”
“三路合兵成一路。”
庞顷笑着说道,“李尚书会发出统筹调令,请诸位能够服从大局,加入我军。而战时我方主要的攻坚任务,会交给张国舅统领的中军来完成……据说鞑靼人现在已经开始集结兵力了,大战随时都可能爆发……”
“啥!?”
朱晖一脸好奇地问道:“不是都跑了吗?咋还说集结呢?”
庞顷道:“鞑靼人岂会轻易服输?东蒙古不少部族是已经臣服大明,愿意听调听宣,不敢有丝毫忤逆,但北边的、西边的部族却是犟骨头,还等着与咱大明决战呢。
“目前鞑靼中军,仍旧以小王子巴图蒙克统辖的察哈尔部为首,估计有个四五万兵马。”
朱晖惊讶地问道:“鞑靼小王子麾下……就只剩下……四五万兵马了?”
王守仁赶紧问道:“消息准确吗?这四五万,应该是鞑子的绝对主力了吧?”
“敝人没去过前沿,对于具体战况不甚了解。”
庞顷脸上带着几分遗憾之色,解释道,“不过以目前的情况看,这应该就是鞑靼人最后的家底了……他们甚至将尘封多年的土枪、土炮都搬了出来,结硬寨打呆仗,盘踞于一处,只等着大明兵马前去进攻。”
朱晖笑道:“哈哈,真是稀奇,鞑靼人居然自己找个地方龟缩起来,等着我军去攻?攻守之势易型也……”
庞顷道:“鞑子也是没办法了,之前屡屡发起强攻,皆对我军无效,他们擅长的轻骑对射和重骑冲锋,皆难收获成果,所以只能龟缩起来。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鞑靼人的骑兵仍旧很威猛,机动性方面还是天下无双。”
“明白。”
朱晖先应了一声,随即看向王守仁,道,“王兄弟,你怎么说?”
王守仁略带沉思,道:“难怪鞑靼人要边打边谈,感情他们是为退守做准备……极端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退到北海乃至西北方的荒野之地。
“以前他们还可以选择避战,不与我军主力交手,来换取大明军队疲敝后主动退兵……眼下他们已明白过来,张国舅所部分出的数百人小股部队就压制得他们喘不上气来,以后类似规模的朝廷兵马在草原上随便巡逻一圈,他们就将无所遁形……
“种种险恶状况,逼迫他们不得不选择如此艰难的应对策略。”
“险恶?”
朱晖一脸茫然,问道:“明明我军采取的阳谋之策,以实力碾压,哪里险恶了?王兄弟,你在说啥呢?”
庞顷笑了起来:“小公爷,对我军来说自然是堂堂正正,但对鞑子而言,确实境况之险恶前所未有,王公子见地非凡啊。”
随后他转向王守仁,正色道,“正如王公子所言,鞑靼人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以前他们四散逃窜,大明拿他们没办法,但现在我们随便派出几千人,就可以分兵犁庭,他们哪里还有藏身之地?
“龟缩在一处做最后的困兽之斗,或许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朱晖感慨道:“这下我总算明白了……鞑子在阴山时所用战术,现在已经不好使了。谁让张国舅牛逼呢?三四百人就敢追着几千人穷追猛打,以后再进兵草原,根本无须大动干戈,几百人就能横行无忌。
“话说,这也算是我和王兄弟开的先河,让鞑子知道我们大明军威之盛吧?”
庞顷闻言不由打量过去。
心说,你这怎么还自吹自擂起来了?
鞑靼人的胆怯,源自于你和王守仁带兵横穿草原吗?
究其根本,还是张家小国舅武装的朝廷兵马一往无前!
王守仁道:“鞑靼人盘踞于一处,结成乌龟阵,张国舅可有破阵之法?”
“呵呵。”
庞顷笑了起来,不答反问,“请问你们有吗?”
朱晖道:“这还用得着问?之前那种黄火药,就是比黑火药厉害很多那种,随便给他埋设点……就能炸到鞑子找不到北。
“鞑子也是脑子不好使,全军龟缩在一块儿,是嫌自己的目标太小?还是说,他们觉得背靠临时搭建起来的土丘和土堡,就具备与我们决战的实力?白日做梦吧!”
庞顷笑了笑。
好似在说,你看,都不用我解释张家二公子会采取的战术,光是你们自己,就明白攻坚的突破口在哪里。
真是有了强大的火器和火药,剩下的事,全都顺理成章,换谁来都大差不差。
但前提是,你得研究出那些新火器和新火药,这就非靠张家二公子不可了。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