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知否:我是皇太子  >>  目录 >> 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戈求见

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戈求见

作者:冰霜恋舞曲  分类:  | 衍生同人 | 冰霜恋舞曲 | 知否:我是皇太子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戈求见

李谅祚想要退兵,李明孝却不同意。

“陛下,废了这么大功夫才打下两座城池,只要再打下这座城池,就进入河湟腹地了,接下来吞并河湟只是时间问题。”李明孝急道。

西夏打下两座城池费了不小的功夫,这是因为董毡占据河湟后,一直再加固面对西夏的边境城池。

但是董毡不可能把所有城池都给加固,只要再攻下一座城池,西夏兵马就可以进入河湟腹地了。

那些城池就好打了,而且河湟腹地几乎是平原,西夏想打哪座都可以,董毡却需要分兵防守,根本无法集结大量兵马。

“不是朕要撤兵,而是…咳…咳…”李谅祚说着突然剧烈咳嗽了起来。

“陛下…”

大帐内的西夏臣子连忙关心询问了起来。

“无妨!”

李谅祚感觉好受了一些,摆了摆手道:“大宋已经打到了辽国西京城下了。”

“什么?”

“这不可能!”

西夏文武闻言也顾不上关心李谅祚的身体了,都被这个消息给震晕了。

要知道辽国边境和西京之间,可是有着数十座城池。

如今距离大宋出兵,不过半个多月时间,大宋怎么可能那么快打到大同去?

“朕也不愿意相信,可是这是朕派去的探子探查到的,绝不可能有假。大宋有一种能够发出巨响,摧毁城池的东西。面对此物,一般城池根本守不住,耶律乙辛只能放弃了外围的城池,这才让大宋势如破竹,打到了西京城下。”李谅祚说道。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李谅祚说的太玄乎了。

要是真有这种东西,城池岂不是都形同虚设?

而且连城墙都能摧毁,那么对付人呢?

如此一来,谁还是大宋的对手?

理智告诉他们,不可能有这种东西,可李谅祚说的信誓旦旦,让他们又不好反驳。

“陛下,世上哪有这种东西?若是真有,为何大宋以前不用?”

李明孝作为李谅祚的叔叔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道:“即便大宋真的有,臣刚刚听陛下说,大宋只运用在破城上,其他时候并没有用。这说明此物有很多限制,还需要靠近城池。只要警惕一些,也不足为据。”

“辽国除非全是蠢货,不然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之所以放弃这么多城池,肯定是想诱敌深入。”

“兵法有云,骄兵必败。大宋短时间内攻破数十座城池,上至将领,下至普通士卒,必然都自大无比。这种自大的心理,即便有人察觉,也难以改变!”

“辽国一直向我大夏求援,无非是不想看到我大夏趁机占据河湟,想骗我大夏对大宋出兵罢了。”

他这个枢密院使,和大宋的一样,只有调兵权,还得经过李谅祚这个皇帝的同意。

虽说军中有不少忠心他的人,可在京城,始终都受制于人。

这次攻打河湟,对于李明孝来说,就是一个机会。

李谅祚御驾亲征,但是打下河湟也不可能在河湟久留。

河湟打下来,需要一个有足够身份的人坐镇才行。

而他就是最合适的人。

退兵他自然不愿意。

“陛下,李枢密使言之有理!”

其余文武官员,不管是忠于李明孝的,还是忠于李谅祚的,都认同李明孝之言。

李谅祚沉吟了起来,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挑起大宋和辽国之间的战火。

战争一起,就不是想停止就停止了。

他对河湟出兵,大宋和辽国都没有精力干预。

等大宋和辽国停战,两国也元气大伤,西夏也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彻底消化河湟。

此消彼长之下,西夏虽然还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一方,可差距也在缩减。

之所以要退兵,是被大宋的速度给吓到了。

但是经过李明孝这么一分析,不得不说,非常有理。

李谅祚沉吟许久道:“那就不退兵,继续进攻。”

“陛下英明!”

李谅祚起身目视着众人道:“接下来攻城速度要加快,如有人懈怠,无论是何身份,朕都不会留情!”

霸州城

曾公亮亲自从前线归来,面见赵兴,讲述着前线的困境。

辽国一开始不信邪,在大宋再次打破几座城池后,便开始弃城了。

而且这几座城池早有防备,城一破就逃走了,死伤并不大。

别看大宋占领了数十座城池,实际上辽国损失不大。

虽然多是小城,可城内都有百姓,大宋还得分兵镇守。

如今辽国收缩兵力,在西京城内就有二十多万兵马。

而大宋这边虽然动用了近六十万兵马,可原本的边境需要兵力防守,打下的城池也需要兵力防守,真正能够动用的只有四十万。

四十万兵马,想打下一座有二十多万兵马防守的坚城,简直天方夜谭。

英国公试着攻打了一下,辽国防守很是严密。

至于火药,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几次炸城,虽然辽国还没弄清楚大宋到底用的是什么。

但是大宋需要靠近城墙,才能炸城这一点,辽国已经清楚了。

每天晚上,辽国城墙上点了大量火盆,照的城墙四周宛如白昼,试过几次,皆被发现了。

英国公进攻几次,损失很大,见火药都没有机会施展,只能暂停了。

“陛下,连克数十城,军中上下士气高涨的表象下,却有着一些骄纵之气。不仅臣察觉到了,英国公也察觉到了。训斥处置了一些将领,也只是稍微好了一些。可军中士气高涨,也不好太过严苛,否则只会打击将士士气。臣担心久攻不下之时,辽国会出兵偷袭。”曾公亮忧虑道。

赵兴闻言一惊,额头上渗出一些冷汗。

别说军中士卒,这些日子,捷报频传,就连他都生出一股辽国不过如此,收复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的念头。

哪怕不能夺回燕云十六州,等拿下西京城,顺势拿下雁门关,就能恢复太祖时期的疆域,如此也是振奋人心之事。

曾公亮这么一说,赵兴还真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辽国之前舍弃的那些城池,真的只是因为守不住么?

除了辽国边境的城池外,后面的城池确实都不算什么坚城,只是一些县城罢了。

可还是又几座城池比较坚固的,即便守不住,辽国也可以先防守,试探试探火药的情况。

可是辽国并没有,只是稍微抵挡后,就全丢给大宋了。

大宋连克数十城,夺回数百里疆域,除了一开始得到了不少好处外,后面的城池并没得到什么好处。

粮草器械能搬走的已经提前搬走了,不能带走的也被烧了。

城内的富户和契丹贵族也都跟着逃了,剩下的都是平民百姓。

虽然这些百姓多是汉人,可他们被辽国统治多年,对大宋并无归属感。

为了民心,不仅不能强行从百姓手里征粮,还得留下一部分士卒维护治安。

也就是说,大宋看似打下几十座城池,却不能得到任何补充,还得分散一部分兵力。

换来的则是战线拉长数百里,增加了粮草供应的难度。

若是这真是耶律乙辛的诱敌深入呢?

赵兴越想越觉得很有这个可能,深吸了一口气道:“曾爱卿说的对,辽国很可能是在诱敌深入,想等大宋久攻不下,进行袭营。曾爱卿既然来找朕,应该是有应对之法吧?”

“臣有两个计策,一是先退兵到城中,加固城池,暂缓进攻。另一个则是就近铸城,逼辽国出城交战。”曾公亮说道。

赵兴闻言沉思了起来,退回后方城内,倒是可以让将士慢慢冷静下来。

还能让辽国计算落空,唯一的缺点是要和辽国耗时间。

不过就是耗时间,大宋也是占优的。

毕竟耶律乙辛得位不正,还丢了这么多城池,对他的威望打击很大。

在大宋进攻的时候,辽国内部还能暂时安稳,一旦大宋暂缓进攻,各种谣言四起,耶律乙辛也很被动。

但是僵持并不是赵兴想要看到的,大宋出动近六十万兵马,人吃马嚼,每天消耗的粮草都是天文数字。

耶律乙辛不好受,他也不好受。

最重要的是北方冬季不仅寒冷,来的还早。

再有几个月,北方就该降雪了,届时就只能退兵了。

拿下的几十座城池,民心不附,无险可守,一旦退兵,很可能被辽国给夺回去。

可若是不退兵,等到天寒地冻之时,后勤就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和辽国僵持,并不是良策。

铸城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只需要铸造城墙,让辽国不好偷袭就行了。

如此一来,耶律乙辛必然不愿意看到,自然要出兵破坏,倒是可以消灭一些辽军。

可还是那个问题,一旦耶律乙辛不管,只是死守,大宋还是很难破城。

最终的结果无非是僵持下去,只要等到入冬,大宋退兵即可。

赵兴沉吟许久道:“曾爱卿可以确定,辽国一定会偷袭么?”

“臣不敢保证,但辽国偷袭的可能很大。按说辽国后方援兵早该到了,可是西京城内,只有耶律乙辛御驾亲征时带的兵马,和那些弃城撤走的兵马,并没有任何援军抵达。”

“辽国援兵之所以不到,臣猜测可能是不想引起大宋的警觉。”曾公亮说道。

“若是将计就计呢?”赵兴问道。

“陛下不可!”

曾公亮闻言急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若是辽国迟迟不偷袭,只会空耗人力物力。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军心。而且百密还有一疏,辽国若是劫营,必然不会派出多少兵马,成只能打击辽国士气,一个不慎则数十万大军就有覆灭之危。”

在他看来,将计就计,引君入瓮之计,根本不划算。

等待对方劫营,那就是敌在暗,我在明。

即便成了,后面对方还可以劫营。

除非大宋有办法快速破城,否则即便劫营不成,影响士气,对方据城而守,也能慢慢恢复过来,意义不大。

相反,己方却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赵兴闻言眉头微皱,确实,他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那就…”

“陛下!”

赵兴刚想说铸城,外面响起了张丰的声音。

“进来!”

张丰走进来,行礼道:“有士卒发现一个形迹可疑之人,将人抓了起来。此人名叫李戈,自称是是陛下的人,说有急事要见陛下。士卒不敢耽搁,把人押送了过来。”

“李戈?”

赵兴闻言一愣,道:“赶紧带来见朕!”

自从耶律重元死了,李戈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赵兴还以为他死了,没想到居然命这么大。

他倒是想看看,李戈现在过来找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是!”

张丰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赵兴把李戈的情况跟曾公亮讲述了一遍。

曾公亮听完后,沉吟了一会,提醒道:“陛下,这个李戈消失这么久,不可轻信。”

“曾爱卿说的朕明白。”

赵兴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自然不可能相信李戈,从始至终都没有相信过。

不过李戈此人,到底是有些用处的。

不一会,张丰带着李戈走了进来。

看到李戈的神情,赵兴笑了。

“你这么折腾成这样?”

李戈有些微胖,几次见他的时候,衣着也很得体。

此时李戈说形容枯槁有些过了,但是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衣服不少地方都有破损,好似一个流民一样。

“臣拜见陛下!”

李戈行了一礼,苦笑道:“臣弄成如今般模样,着实一言难尽。”

“那就长话短说。”赵兴摆手道。

“臣…”李戈把他这段时间的经历给讲述了一遍。

当初耶律重元带兵赶往上京城,他在军中。

后来耶律重元得到萧太后的密信,带着骑兵先行,他留在了后方。

耶律重元中了埋伏,有士卒前去通知后方的步卒,他得知消息后,就逃回去接了自己的家人。

本想逃去大宋,却被一个逃走的部落首领给抓了。

那个部落首领知道他是耶律重元的人,想用他来讨好耶律乙辛。

李戈本以为必死无疑,最后却被涅鲁古给保下来了。

这段时间,一直和涅鲁古被软禁在上京。

“耶律乙辛没杀涅鲁古,朕还可以理解。为什么留着你?你是投靠了耶律乙辛吧?”赵兴冷笑道。

耶律重元有很多旧部,耶律乙辛不可能全杀了。

涅鲁古弑父,在汉人眼里难以容忍,可在游牧民族中却不算什么。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知否:我是皇太子目录  |  下一章
知否:我是皇太子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30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