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法师之上! 第155章 视察
秘传中强调,驯养雪狼的核心,从不是用命令强迫,而是顺应其本能,再加以引导。
训练者利用雪狼天生的追逐移动物体的欲望,用长杆悬挂兽皮或肉类,进行不规则移动,让少年与狼崽一起追逐、扑咬。
待狼崽成功扑到“猎物”后,少年会立刻上前,将肉块分成两份,与狼崽分享。
这既是奖励,也是在潜移默化中与狼崽确立共同狩猎的关系。
同时在这无数次共同狩猎演练中,建立一套基于声音和手势的信号系统,让雪狼形成条件反射。
要注意的是,训练中要始终强调“人即头狼”的原则。
每次狩猎结束,食物必须由人类训练者首先分配。
即便是狼崽最喜爱的内脏,也要由训练者递到它嘴边,它才能吃。
若狼崽表现出护食或对人类的攻击性,训练者会立刻用严厉的低喝、锐利的眼神压制、
必要时甚至会将其按倒在地,模仿雪狼族群中头狼对下级的压制动作,明确等级秩序。
但从头到尾,绝不会有无意义的虐待,更不会用法术伤害狼崽。
“不逆天性,只顺其道;不做驯兽师,而为异族头狼。”高德目光从驯狼秘传中最后一句话上移开,心中有着惊叹之情。
这便是霜狼氏族凭之崛起的驯狼之法。
其强大之处不在于某个超自然的力量,而在于他们用无比的耐心和智慧,摸透并尊重了雪狼的天性与社会结构,并将自己巧妙地嵌入了进去。
霜狼族人不像是驯兽师,更像是雪狼的异族头狼。
这份基于深刻理解、系统化操作,又有整个氏族文化支撑的复杂体系,才是其他部族永远无法复制的核心。
那些部族只看到了驯养雪狼的结果,却忽略了霜狼氏族背后数十年如一日的观察、试错与沉淀,难怪会屡屡失败。
“霜狼氏族能够崛起,果然并非运气。”
高德放下手中的秘传,给予肯定,同时也对霜狼氏族的战母赫丽卡予认同,“赫丽卡能选择投诚,并第一时间将秘传献出,不仅有诚意与果断,更是有远见。”
霜狼氏族向来以桀骜善战的狼性闻名,赫丽卡作为战母,能放下族群的固有立场,看清北境统一发展的大势,这份格局就远超一般部族首领。
他将目光投向苏奈法,询问道:“她如今是在菲尼克斯?”
“是的,”苏奈法点头,似乎已经猜到了高德的意思,补充道:“霜狼氏族的迁徙之事我特意交由她主导。”
“这期间她不仅将部族安置得井井有条,解决了不少迁徙途中的物资调配、路线规划难题,行事稳妥周密,丝毫没有表现出半分异心,反而处处以大局为重。”
“而且还主动协调迁徙到菲尼克斯后部族人与菲尼克斯原住民的冲突。”
“既然如此,”高德眼底闪过一丝赞许,想了想,进一步询问苏奈法的意见:“我准备在市政厅成立一个新部门,这个部门的主官,我觉得可以由赫丽卡胜任,你觉得如何?”
“她的能力应当是没问题的,作为战母,统领部族,必然具备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决断力,忠心以目前来看也够用。”
苏奈法给出客观评价,随后好奇问道:“吾王,您说的这个新部门是?”
“交通部。”高德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菲尼克斯日益繁荣的街道以及远处延伸向瓦拉尔湾的大道,微微一笑道。
“如今北境虽已初步统一,但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甚至在统一之后,交通的重要性更上一层楼。”
“北境庞大,资源更是丰富,可是道路不通,这些资源就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更重要的是,一旦遭遇灾害或者外敌,援军与补给难以快速抵达,这是很致命的。”
“需要一个部门专门负责交通之事,”
“交通部的核心职能,便是统筹北境所有交通要道的规划、修建与管理,乃至承担大部分市政厅物资调配任务。
此前道路的建设是划分给建设部的,这其实只是条件不成熟情况下的权宜之计。”
“因为交通,乃是单独的一块大民生工程。”
除了铸币与霜狼氏族臣服这两件关乎北境格局的大事外,在高德离开的三个月中,还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瓦拉尔山的隧道工程即将竣工。
此事高德早已翘首以盼许久。
说起来,瓦拉尔隧道工程自启动至今,已然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近一年时间。
但这一年里,工程队几乎是在与天斗、与地争:
雪山地质的复杂程度远超预期,施工难度堪称北境基建之最。
瓦拉尔山的山体主要由冻融岩与冰碛土构成。
这种特殊土质是冰川时期形成的混合体,内部夹杂着大量棱角锋利的碎石与冰层,且在北境零下数十度的低温下,土壤与岩石冻结成硬块。
不仅硬度堪比钢铁,还会产生剧烈的冻胀力,极易撑裂隧道衬砌。
再加上北境原本就人力匮乏,熟练的基建工人更是稀缺,物资运输也因道路不通而举步维艰。
这些都极大地拖慢了施工进度。
所以工程进展虽不算堪忧,但始终在缓慢推进,让不少人都捏着一把汗。
直到高德将菲尼克斯和蓝焰群岛的航线打通,这一困境才迎来了大转机。
航线的打通,为北境带来了一大批快速挖掘的法术魔药,进而培养出数十名掌握快速挖掘的专业“挖掘技师”。
凭借法术之力,挖掘技师们能较为轻松地破开坚硬的冻融岩,高效清理冰碛土。
瓦拉尔隧道的工程进展立刻是走上了快车道,施工进度快了五六倍不止。
按照建设部部长彼尔德报上来的实时进展,这条将贯通两地的瓦拉尔隧道于五日之内便可彻底贯通。
隧道一贯通,北境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交通要道也就顺势成型。
届时,若是乘坐雪狼,只需半日不到就可从菲尼克斯抵达瓦拉尔湾。
按照艾莎的意思是,这条交通要道是北境里程碑式工程,他既然“在家”,一定要亲自出席竣工仪式。
这既是对建设部辛苦付出的肯定,也能向所有部族彰显北境的发展之快。
高德自然一口答应。
他心中清楚,建设部的付出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多。
当下北境拢共有五个部门,其中得到高德关注最少的便是建设部。
毕竟教育、农业、治安还有办公室的工作都能更直接地看见,更容易吸引目光。
但要说平日的工作量、付出的辛劳,以及对菲尼克斯乃至整个北境的长远贡献,建设部可是一点都不少。
论辛苦程度甚至能排在首位。
只能说基建工程向来是这样。
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它不像军事胜利那样轰轰烈烈,也不像民生政策那样能立刻让民众感受到实惠,大多数时候都显得默默无闻。
默默无闻不代表不重要,它是北境快速发展的基石。
重点工程完工,怎么也得举办一场隆重的竣工仪式以让民众看见建设部的努力。
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高德难得回来一趟,在等待瓦拉尔山隧道完工的五日间隙时间里,艾莎没打算让高德闲着,又拉着高德往铁炉堡走了一趟。
一是铁炉堡作为由高德命名的分城,同时也是菲尼克斯当下唯一的一座分城。
他作为菲尼克斯之王,至今还未到现场看过,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另一点就是,铁炉堡的铸币厂实在太过重要。
艾莎觉得需要高德过目点头之后,她才能彻底放下心来,让铸币厂放开生产能力,全面开工。
作为甩手掌柜的高德,在这方面一直是心虚得很,自然是做出一副有求必应的架势,“老老实实”地就跟着前往铁炉堡。
凛冽的北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掠过铁炉堡外的冻土。
三匹通体雪白、毛发蓬松的雪狼踏雪而来,狼爪落在新铺的碎石路上,发出沉稳的“咯吱”声。
正是高德、艾莎与苏奈法。
苏奈法端坐狼背,眼眸扫过铁炉堡,特别是新建的城墙,轻声对身旁的高德道:“相比上一次来,又像样了一些,看来艾尔德林还是很用心的。”
高德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前方那座依托凛冬之锤旧地建起的分城上。
最吸引他注意的是城内升起的白烟。
这可是工业的象征啊!
说话间,三人已到铁炉堡入口。
守督艾尔德林早早通过以太网收到了高德要来视察的消息,早已领着两名副手候在那里。
当他看到雪狼上的高德与苏奈法时,眼中闪过一丝敬畏,连忙上前一步行礼:“恭迎吾王、战母!”
“不必多礼,”高德轻抬右手,雪狼温顺地停下脚步,“直接带我们去铸币厂,我想看看实际的生产情况。”
“是。”艾尔德林应道。
踏入铁炉堡的瞬间,空气中便飘来淡淡的硫磺味,混着金属冷却后的冷硬气息。
街道两侧的石屋排列得整整齐齐,工匠们穿着统一的灰色工装,推着装满材料的小车有序前行。
过去三个多月,铁炉堡相比三个月前,变化还未到天翻地覆一说,但肯定还是极大的。
其中最为鲜明的改变就是,一种更加井然有序的节奏感取代了往日部落式生产的粗犷。
“还是凛冬之锤的时候,工匠们开工时间是很随意的,如今我们按您定下的工时制具体规定了开工与收工时间,取代了原先的部落式粗犷生产”艾莎在一旁解说道。
很快,七座相连的石质工坊便映入眼帘。
青黑色的岩石墙壁上,还能看到当初凛冬之锤部族留下的锻造痕迹。
最西侧的两座工坊却格外不同。
原本分开的门被打通,合并成了一道宽敞的拱门,门楣上挂着一块崭新的招牌。
上面用淬火工艺烙着七个金灿灿的大字:
“北境第一铸币厂”。
阳光照在上面,晃得人眼睛微微发花。
“这就是铸币厂了。”艾莎拍了拍雪狼的脖颈,雪狼会意地停下。
她指着工坊屋顶那几根比其他烟囱粗一倍的排烟管,笑道,“铸币需要稳定高温,原先的地火炉可帮了大忙,我们没费多少功夫,就把它们改造成了熔合金的熔炉。”
高德与苏奈法一同从雪狼背上跃下。
他们刚走进工坊,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年男人便是迎了上来。
正是原凛冬之锤总工匠,四阶炼金术士,托尔芬。
托尔芬还是第一次见到高德,不过在此之前,他已经听过太多这位北境王者的事迹,每一件都堪称传奇。
这让他对高德的形象预先有了诸多想象,怎么也没料到这位北境王者会是这般年轻的模样,甚至和工坊里最年轻的学徒差不多大。
而且脸上没有丝毫上位者的倨傲,眼神温和。
心中各种念头闪过,面上托尔芬已经很是恭敬地行礼道:“见过殿下,战母!”
“不必多礼,起来吧,”高德语气随和,“我听说铸币厂整个流程都是由你牵头调试组建的,辛苦了,带我看看吧。”
托尔芬愣了一下,没想到高德会特意提起他的工作,原本的局促瞬间消散了大半。
“请跟我来。”他连忙道,带着众人来到不远处的一台大型机器前。
这机器足有三四人高,机器底部连接着一道通向地火炉的火道,顶部则架着一个长条形的模具槽。
模具槽末端对准了一个带着精密卡尺的切刀装置,其上还残留着新鲜的金属碎屑。
“殿下,这就是按照您当初的想法制作的机器效率确实比手工剪切高出太多太多了,应该说根本没有可比性。”艾莎既是感慨也是佩服。
说话间,一名工匠推着一辆装满合金锭的小推车走来,将锭块逐一投入机器旁的进料口。
托尔芬亲自演示给高德看,他上前走到机器旁,双手转动侧面的曲柄。
随着曲柄的转动,地火炉的热气顺着火道涌入机器,模具槽内很快传来金属熔化的滋滋声。
合金锭在高温下逐渐熔化,变成银白色的液体,顺着模具槽缓缓流动。
不过半刻钟,一根泛着淡金色光泽、粗细均匀的金属长棒便从模具槽末端送出,恰好卡在切刀装置的卡槽里。
“咔嗒”一声轻响,切刀装置自动落下,精准切下一块圆形坯料,落在下方的承接托盘里。
高德拿起一块坯料掂量了一下,不由直点头。
不论是厚度、直径还是重量,都与规定出来的标准分毫不差。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