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贼天子 第九百五十六章 就藩与亲恩
薛老爷病重,李云已经去过好几次了,按理他的儿子,也都应该去,至少是去看一看。
事实上,越王这段时间,已经去过好几趟了。
毕竟当年薛老爷给太子蒙学的时候,越王很快也到了蒙学的年纪,跟着蹭了几年的课,也算是薛老爷带着蒙学的。
虽然越王自小在读书上不怎么上心,喜好武事,但是毕竟是有情分在的。
而且,越王的母亲刘皇妃,乃是薛老爷的干女儿,这段时间,刘皇妃也去了南阳王府数次,更不要说越王李铮了。
李皇帝重感情,他的儿女里,只要是薛皇后以及两个皇妃所出的,彼此之间都很亲近,跟同胞所出,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如果不是有一个帝位,他们就真会像胞兄弟,胞兄妹一般。
但是因为有一个帝位在,几个兄弟之间,心里难免就会有一些小心思。
皇帝陛下让越王先去南阳王府一趟,就是让他放低姿态,至少让太子殿下心里舒服一些,这样他去接触吐蕃人,至少东宫那里,就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见越王要走,皇帝陛下叫住了他,开口道:“聪明一点。”
越王殿下回头看了看老父亲,他挠了挠头之后,又连忙低下了头:“是,孩儿明白。”
说罢,他退出了甘露殿。
李皇帝望着他的背影,微微摇头,伸手盘算了一下,才默默说道:“老三,也快到了出宫的年纪了。”
新朝规定,皇子十五岁就可以出宫开府,如今的皇三子李苍,也差不多到了这个年岁。
只不过,李苍出身不太好。
他的母亲,是当年李皇帝攻入陈州的时候,时任陈州刺史刘知远,找来临时侍奉李云的女子,朝夕之欢,产下了李苍。
当时皇帝陛下还在创业之中,没有时间大规模开枝散叶,一直到开国之后,充实后宫,才开始生下诸多子嗣。
基本上,只有这三个儿子,是开国之前生下来的,其余子嗣,俱是开国之后才降生。
而老三李苍,今年已经快要十五岁了。
他的母亲,也因为这个皇子,被李云抬升到了九嫔之中,不过位次还在陆皇妃的妹妹陆琅之下。
皇帝陛下拿过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他在考虑,这个儿子…
还要不要给封亲王。
如果这个儿子出宫开府,给封亲王,意味着后续的子嗣,只要出宫开府,都是亲王。
而李苍,母族出身低微,是可以酌情授给郡王的,这样后续皇子,乃至于整个李唐一朝的皇子出封,就都有了降级的可能性。
在纸上比划了半天,皇帝陛下最终把笔放了回去,默默起身。
内侍顾常连忙上前,低头问道:“陛下,您这是要到哪里去?”
“今天公事就到这里。”
皇帝陛下背着手说道:“朕要去秦嫔那里一趟。”
各皇子俱由生母抚养,皇三子就住在秦嫔宫里,李云这一趟,是要去看一看自家这个老三,顺便…考校考校他。
看看明年,该给他什么样的封爵。
另一边,越王殿下离开了皇宫之后,并没有直接去南阳王府,而是派身边人,去南阳王府门口守着。
一直到太子殿下的车驾到了南阳王府门口,越王府的下人才立刻回来汇报越王爷,越王爷连忙换了一身利落的衣裳,带着提前准备好的东西,一路来到了南阳王府。
他是亲王,身份贵重,到了薛家之后,薛家立刻就要开中门迎接他,薛收也亲自到门口迎接,李铮连忙摆手,拉着薛收的胳膊,从侧门进了薛家,一边走一边笑着说道:“不管是从哪里论,您都是我的舅父。”
“您就当是个晚辈登门了。”
李铮开口说道:“不必当我是什么王爷。”
薛收看了看越王殿下,无奈道:“着实是失了礼数了。”
“对了。”
薛收看了看李铮,默默说道:“今日巧了,太子殿下也在。”
“我知道。”
听到越王这个回答,薛收一怔,有些出神,他正要说话,只听越王爷指了指门口:“刚才进来的时候,见到皇兄的车驾了。”
说完这句话,他看向薛收,微微低头道:“舅父,外祖现在怎么样了?”
此时,所有皇子之中,恐怕也只有越王一个人,能够顺理成章的喊出这一声舅父,以及外祖了。
哪怕是陆皇妃的皇子,也不太可能喊出这种称呼。
薛收拉着越王殿下的衣袖,一边走,一边微微摇头道:“不太成。”
他叹气道:“去年还好好的,今年说病就病了。”
说话间,二人已经到了里院,刚到里院,迎面刚好看到了太子殿下,此时太子殿下正在跟表兄薛圭说话,薛收正要出声,越王拉了拉他的袖子,大步上前,对着太子殿下抱拳低头行礼:“大兄!”
他喊了一声之后,又对着薛圭低头行礼道:“表兄。”
薛圭连忙还礼。
太子殿下则是上前,拍了拍越王的肩膀,开口道:“二郎今日也来了。”
兄弟二人此时,心里虽然有了些小心思,但多年以来都很亲近,此时当然还是亲的,他抬头看了看太子,苦笑道:“过几天,我可能就要离开洛阳了,后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外祖从小教我疼我。”
“我当然要来看一看。”
这话一出,太子与薛收父子都有些愣神,太子殿下看着他,皱眉道:“二郎不是刚从外面回来吗,又要到哪里去?”
“去剑南道。”
越王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父皇估计是想让我就藩了。”
“吐蕃人不安分。”
这话一出,在场三人神色各异。
薛收有些不忍心,开口说道:“莫非陛下是想让殿下去镇守剑南?”
“我不知道。”
越王微微摇头道:“父皇没有明说,但估计就是这么个意思,吐蕃人异动频频,父皇想要派个家里人,去那里盯着。”
皇帝陛下这么多年,努力开枝散叶,其中就有扩充李家势力的意思,派子嗣镇守要地,其实并不出奇。
听越王这么说,就连太子殿下也有些不忍心了。
要是越王真的改封蜀地,去镇守剑南,兄弟二人这辈子能见面的次数,就真的不会太多。
“我去同父皇说。”
太子摇头道:“二郎还没有满二十岁,不用急着就藩,而且剑南道太远了。”
“真要就藩,或者封在中原,或者干脆封去长安,咱们兄弟离得近一些。”
“将来也好相见。”
两人同父,母亲又是干姐妹,多年来如同亲姐妹一般,实在是如同胞兄弟一样的关系。
此时此刻,在场众人所说的话,倒的确是真心实意了。
越王摇了摇头:“父皇二十年辛苦,才有了今日的局面,我既然做了皇子当了王爷,也应当替父皇做些事情。”
他退后一步,对着太子拱手道:“大兄,往后我若是长时间不能回来,敬奉父母的事情,就多劳大兄了。”
太子大皱眉头,将他搀扶了起来。
“哪里就到这种地步了?”
越王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小弟自小喜好武事,这一遭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我母妃…”
“大兄得了空,也替我去看一看。”
太子殿下搂着越王的肩膀,摇头道:“这事不成,你才十七岁,怎么就能去这么远的地方就藩?”
“你放心,我一定跟父皇去说!”
越王摇了摇头,开口道:“我先去瞧了外祖,一会出来,再跟大兄细聊。”
说罢,他越过众人,一路来到了薛老爷的卧房之中,见到躺在床上的薛老爷,李铮也不由得红了眼睛,他上前跪在了床边,叩首道:“外祖,外孙看您来了。”
薛老爷睁开眼睛,看了看跪在床边的李铮,随即猛地睁大眼睛。
“快,快起来。”
薛老爷强撑着坐了起来,然后让越王坐在床边,他拉着越王的手,叹了口气道:“我这一把老骨头,早该死了,哪里能让你们父子几人,轮番过来瞧我?”
越王殿下看着薛老爷,用袖子擦了擦眼泪。
“别人来不来是别人的,我还不该来看看您吗?”
薛老爷闻言,拉着越王的手,叹了口气:“你母亲是个可怜人,这些年也一直把我还有你外祖母,当成亲生父母。”
“这几天,她也常住在薛家。”
说到这里,薛老爷默默说道:“你以后,要好生孝敬她。”
越王爷泪如雨下:“孩儿知道,孩儿知道。”
“外祖要是走了,你要好好劝劝你娘。”
薛老爷长叹了一口气。
“让她莫要伤心。”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