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目录 >> 第1443章 化学老师讲数学卷

第1443章 化学老师讲数学卷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 都市 | 都市生活 | 技术流 | 穿越 | 打小就清澈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443章 化学老师讲数学卷

刘荣国满口答应,心里却在寻思,能有多强?

他们走后,高振东掂了掂兜里的一套巴克球,嗯,这东西不错,等钕铁硼面世了,就能给言之不预玩了,不过得盯着她们玩,好玩归好玩,这东西不小心吞下去还是有些麻烦的。

不对,到时候得再提一套出来,双胞胎,懂的都懂。

先不说刘荣国烧炉子的事情,毕竟要一点点时间,而潘工那边的速度那是真的快,说第二天到,那就是第二天到。

毕竟都知道,高委员这里的时间,那真是越来越不好约了。

“高委员,您看,这里还算兵强马壮吧?”潘工很是自得,院里和部里的支持,那是真的没得说!

搞工艺的来了一大堆。

应化部又不傻,这是机会啊,工艺这东西,往往不见得只针对某一种具体的产物,而是到处都有得用的。

没准这一来,不但能解决碳纤维的原丝工艺,还能学到能用到更广泛的工作上去的东西。再说了,就算是没有这个,仅仅是解决碳纤维的生产,其吸引力就足够让应化部这边提供一切尽可能的支持。

高振东看着这乌泱乌泱一大片的同志们,也很是高兴,某丽?嘿嘿……

说是一大片,其实也不多,毕竟能见到高振东的,还是得挑一下的。只不过比起正常情况下一次性进入的人,的确要多一些。

而这里面,不少同志也是一脑袋的圈圈,不是说碳纤维的关键工艺研究么?怎么一竿子给支到十七机部来了?

要说两者之间有联系,那勉强可以说得上的就是两者都是材料?

我是谁?我在哪?我来干什么?不少同志心里都浮起了类似的三连问。

好在同志们也是经验丰富,来都来了,部里的指令总不会有错的。

高振东也不拖拉:“同志们,那我们就开始吧!”

在一片轻轻的掌声中,高振东再次挂出了上次那张工艺流程图,不过这一次不是全图,仅仅只是包含了从原液到原丝这部分。

看多了麻烦,不是高振东自己麻烦,而是对同志们来说比较麻烦。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两件事情。”

听着高振东的话,同志们看着高振东在黑板上另外写下的两行字。

“聚丙烯腈初生纤维凝固成型”

“聚丙烯腈纤维的加工处理”

在场的同志们都是懂行的,虽然以前没搞过这玩意,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把这两件事情和图上从原液到原丝的一步步步骤给对应起来。

“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原液的净化和脱泡,当然,这里的混批是常规操作,我们就不再赘述……”

高振东侃侃而谈,同志们听得也很认真。

听得认真,就会有问题。

当高振东停下自己对净化和脱泡的讲解的时候,有位同志举起了手。

“高委员,这里我有个问题,净化过程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我们对此研究有限,没有相应的产品可以使用,这一步是不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这位同志倒是没有想着等靠要,而是直接问这一步里面的离子交换树脂是不是需要研究。总不能什么都等着高委员给吧?这点儿自觉性,同志们还是有的。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高振东摇了摇头:“不需要你们从头开始,到时候你们可以去我指定的单位,和他们合作,应该速度能快一些。不用担心,这个单位是你们系统内部的。”

螯合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之间虽然有区别,但是也有统一的地方,金城大学那边对螯合树脂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在他们的合作下,自己再搭把手,这个离子交换树脂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不过高振东的话,听得应化部大部分同志就是一愣。

不是,你怎么对我们部委比我们自己还熟悉,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哪儿有搞这一类东西的。

防工委:不知道就对咯……那东西哪儿能轻易让人知道了。

不过很明显,这个问题,他们现在绝对没法从高振东那里得到答案,反倒是潘工,心中又是一块石头落下来。果然,部里领导透露过的,高委员一向喜欢准备前置技术的习惯,从来没变过。

有高振东这个包票在这里,同志们就不再纠结这件事情。既然这位委员同志说了有这个东西,那想必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人家就算是再喜欢开玩笑,也不可能把玩笑开到这种事情上面。

“同志们,对净化和脱泡这个部分,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高振东笑问道。

“没有!”同志们的回答很有精神。

这东西,简单!如果抛开一些材料上的问题的话,这一步实际上大致是他们在各种化工产品生产中的常规操作。

高振东点了点头,很好。

接下来的事情,就给了同志们当头一棒。

果然,一开始给的甜枣,是让我们习惯习惯的,就是个开胃菜啊。

原因很简单,接下来这一步,直接让一半以上的同志直接陷入了云雾之中。

“我现在选定的纺丝工艺,是干湿法纺丝……”这句话很容易懂,特别是从纺织部门支援过来的同志,听着这话那叫一个亲切。

干湿法的质量,要比湿法好,当然难度也大一些,不过这个在高振东这里不是问题,因为干湿法里,“干”的这一部分最重要的参数,对他来说是现成的。

“干湿法纺丝过程中,原液经过计量后,从喷丝头挤出,经过一定厚度的空气层后,在凝固浴中形成初生纤维……”这一步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化纤这年头是已经有了的,例如的确良。

“这个初生纤维成形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双扩散过程,这个过程对成品纤维的质量和纺丝连续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双扩散过程,指的是……”

从这里开始,同志们已经感觉到了情况不妙,以前哪儿接触过这东西啊,双扩散?化纤生产中他们就没怎么深入考虑到底有几个扩散过程,发生的时间顺序是个什么关系。

“……因此,研究双扩散行为的手段不多,只能近似研究。在这里,我使用贝塞尔函数进行扩散过程的近似模拟求解,研究凝固过程中溶剂和凝固剂的扩散……”

绝大部分同志脑袋里就是“咣当”的一声巨响!

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相当一部分同志,连贝塞尔函数是什么都还没弄明白,特别是纺织部门的同志,毕竟建国至今,纺织部门实在是不怎么用得上这东西。

他们一个个都惊呆了,大部分同志只是机械的、尽可能的记录着高振东写在黑板上的知识和说出来的话。

他们心里就一个信念,懂不懂先不管,既然参加了这项光荣的任务,那就是死记硬背,回去慢慢啃,也要把这个东西给啃下来!

不会没关系,现学。

现学学不懂?回去找人请教!

总不能被一个函数给打败了吧。

如果高振东能听到他们的心声,大概会安慰他们,不用气馁,不用怀疑自己,被贝塞尔函数打败的工科生大有人在。

好在这里只是用到了贝塞尔函数,而不是要他们研究贝塞尔函数,特定的应用的好处就在于,使用方式方法是清晰的、易懂的、可以死记硬背慢慢研究的。

而这一部分,高振东也说得很慢、很仔细,毕竟这是影响到原丝质量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值得深入讲解,偏偏这东西还是个纯理论但是却又没理论的分析过程,就有点流体力学里用NS方程解决空气动力学问题那种意思。

所以在这一步上,高振东多花了不少的时间,务必要让同志们尽量理解,哪怕不理解,也要把这部分内容尽可能清晰、明了、详细的记录下来,慢慢研究和消化。

这个部分其实内容严格说来不是很多,但是这个过程有些漫长,但是同志们即便处于半懵逼状态中,依然觉得收获很大,他们一个个奋笔疾书,根本来不及思考,现在高振东就是在填鸭,不管那么多,先填进去,再慢慢消化。

这是当前最好的办法。

这个漫长的过程,和以往的都有所不同,没人提问题!

因为他们现在甚至连问题都还提不出来,高振东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没问题?那就太好了!

等到高振东在黑板上写下一组公式:“通过公式1,我们可以根据扩散分子浓度、扩散系数、扩散时间求得扩散半径,而其中最困难的两个扩散系数可以通过试验数据,结合满足贝塞尔函数的正根,由公式2、3分别求得……”

到了这一步,同志们才豁然开朗,好了,有公式可以用了!

虽然这个公式看起来依然有些复杂,但是至少是一个明确的、只包含四则运算和幂运算的求和公式。

搞工科的都知道,当有一个明确的公式可以使用的时候,就意味着一切都有了依靠。

至于公式复杂,有了计算机,这算得了什么?

剩下的,就是试验找数据的问题了。

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一大堆已经被擦过几遍的字,同志们对高振东的敬佩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这么复杂的过程,高委员是怎么给弄出来的?

高振东:抄出来的,感谢几十年后的馈赠。

而这套公式的出现,也大大的缓解同志们心中的焦虑,没有理解没关系,至少可以先用上。

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齐头并进,咱们条件特殊,没办法。别人想有这个特殊的条件,都没这个机会。

想得美,毕竟不是哪儿哪儿都能找到高委员这样的带头人,把路先给趟平了再来喂饭。

“都懂了吧?”当高振东拍拍手上的粉笔灰,笑着问同志们的时候,所有的同志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

懂了一点,至于全懂,还得努力,不过至少最后那套公式怎么用,是大致差不多懂了。

潘工笑道:“高委员,不瞒您说,懂怎么用了,想要用上,还得去现学贝塞尔函数的知识。”

包括他在内,此前都没接触过这东西,“理科里的文科”这话可不是开玩笑的,而我们直到2000年前,一提到科研,“理论基础薄弱”这个词几乎是必定挂在嘴边的。

所以对于这批60年代的非数学专业的同志们来说,贝塞尔函数的确是有些超纲。

高振东一愣,我见你们都没提问题,还以为都懂了,合着是彻底没懂所以没问题?

“那我再给你们讲一讲贝塞尔函数吧……”作为带通信背景的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上辈子高振东有一门基础课就叫《贝塞尔函数》,高振东忍不住有些技痒。

化学老师顺便把数学卷子讲一下,也不是不可能。

“别别别!已经很耽误您的时间了,这个东西我们回去组织学习就行,您把时间浪费在这个事情上就大可不必。”

这不是潘工客气,而是他真的觉得承担不起。

高委员工作多忙?给自己这帮人补化学知识也就算了,连基础的数学知识都要他来讲课,这就太夸张了一点。

他的时间,浪费一点都是在犯罪。

这就是潘工一行人心里的感受,特别是在听了这堂双扩散过程知识的课之后。

自己回去找院里协调,组织一位数学专业的同志来讲讲课也就行了。否则,要是部里知道自己这帮人这么拿高委员的时间不当时间,估计都得先把自己这个“常务副带头人”先批评一顿。

见同志们如此的坚持,高振东倒也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潘工的说法也没错,自己再怎么说,讲起数学课来也没有数学专业的同志来得好。

国内某数学大佬:这个事情吧,也不一定。

他点了点头:“行吧,今天时间也不早了,同志们在这里吃个饭,明天继续后面没说完的事情,我准备给你们三天时间,把原液到原丝的基础知识解决掉。”

就这东西,就花了高振东一天的时间。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目录  |  下一章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14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