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人在大唐本想低调 第七十八章 你知道什么叫大威天龙么?
 圣言出,神都城士林沸腾!
 无数学子将其视作人生警句,将张易之四句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儒生们兴奋激动。
 可一个群体却陷入不安。
 东魏国寺。
 一处幽深禅室。
 室内光洁溜溜,唯有蒲团上面坐定老僧一个。
 那老僧方面大耳,长须过胸,端的是宝相庄严,一派得道高僧模样。
 “住持。”
 一个留着两条白眉的老和尚走进禅室,轻轻的喊了一声。
 法明大师半阖着眼,手滚念珠道:
 “阿弥陀佛,你心乱了,遇事莫要烦躁,就罚你抄十遍静心咒。”
 老和尚急声道:“住持,都已经火烧眉毛了,自张易之四句圣言以来,神都城儒学之风渐涨啊。”
 嚯!
 法明再难以镇定,他眼中精芒闪烁。
 自陛下称帝以来,佛道势力达到鼎盛,信众遍布天下每个角落。
 现在儒家有抬头的迹象,作为陛下钦点的东魏国寺住持,他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一定要继续压制儒家!
 “事关释儒之争,有请诸位法师陪老衲去会会张督作。”
 ……
 午时。
 端门,御道上坐着数百个袈裟和尚尼姑。
 他们闭目端坐不语,高深莫测,甚有禅机。
 围观之人俱是震惊无比。
 那面白无须的老僧,乃是感业寺的住持圆如大师!
 要知道,唐太宗死后,陛下依后宫之例,曾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那个身姿妖娆的美艳尼姑,可是神都城第一庵——尼众寺院的净光庵主!
 那个满脸皱纹交错的老僧身份更是了不得,乃玄奘法师的弟子——新罗高僧圆测!
 还有香火最旺的东魏国寺,住持法明大师!
 ……
 嘶!
 围观者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前面一排可都是神都城佛寺德高望重的高僧,他们为何倾巢而出?
 众目睽睽之下,法明终于开口了。
 他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声音洪亮:
 “老衲想请问张督作,为往圣继绝学,这里圣人指的是佛祖还是儒家圣人?”
 话音刚罢,所有人错愕。
 旋即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佛家这是上门讨要公道呢。
 为往圣继绝学,是不是需要传承释家的经典佛经?
 张督作只要回答是。
 那这些高僧才会满意离开。
 这是释儒的交锋!
 全场寂静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座小凉亭。
 御道偏僻处,一辆奢华的马车里。
 太平公主撩开车帘,笑容很玩味:“婉儿,你说张巨蟒是不是扫把星?”
 上官婉儿抿着唇轻笑。
 张郎被这群和尚缠上,是有够倒霉的。
 “哎呀,本宫也讨厌这群秃驴,母皇稍稍放纵,他们便不知收敛。”
 太平精致的脸颊有些寒霜。
 她讨厌佛教是有原因的,少女时,为了避免吐蕃的和亲,母皇让她出家为道士。
 曾经住过一段时间道观,自然对和尚谈不上好感。
 上官婉儿不接话,她心里其实很清楚,陛下需要佛教昌盛。
 因为唐代李氏政权就是依靠道教建立起来的。
 唐高祖把道教始祖李耳认为祖先,明确了李家与李耳的祖孙继承关系,把道教作为自己的护身符大加推崇。
 在唐时,儒、释、道三教的地位排序是:“先老,次孔,末释。”
 那么陛下想要篡李改周,消除李氏政权的威望和影响,首先就必须狠狠压制道教!
 陛下没法依赖儒家力量,儒家思想是封建正统,陛下称帝,甚至被大儒讽刺为母鸡司晨……
 于是陛下最后只能依靠佛家的力量,利用佛教菩萨扫除称帝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见她在愣神,太平伸出一根葱白似的指头,在上官那团昂扬轮廓上划着圈。
 “婉儿,想什么呢?”
 上官婉儿被她弄得有些酥麻,忙道:“殿下别闹了,咱快回宫吧。”
 “回宫?好戏还没开始呢,本宫倒要瞧瞧张巨蟒如何应对。”
 太平一边说着,一边脱掉鹅黄宫裙,露出紧绷绷的抹胸,她斜靠在锦榻上小手一勾。
 上官婉儿见状也不迟疑,两条玉砌也似长腿八字撇开,半挨半搭的蹭到了榻沿上。
 ……
 御道上。
 迎着所有人的目光,张易之缓缓走来。
 他望着这群高僧,脸上不悲不喜,淡漠道:“滚。”
 一个字。
 仅仅一个字。
 便让围观者浑身一震。
 这就是霸气的张督作!
 简单粗暴,毫不拖泥带水。
 净光庵主率先忍不住,她蹙着眉头叱道:“张督作,往圣之绝学,有没有佛经?”
 圆测高僧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身具灵性与我佛有感,何不如研习佛经普度众生。”
 法明大师盯着张易之,悠悠道:“督作,陛下崇佛,你是陛下的近臣,却在圣言中忽略我佛,缘何?”
 说完又闭目端坐参禅,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
 张易之目光扫视着所有秃驴,声音冷冽道:“本官不想参与你们的儒佛之争,再强调一遍,滚!”
 净光庵主怒目相视:“督作只需当众说一句,该继诸佛之绝学。”
 “呵呵……”张易之冷笑一声,负手踱步上前:
 “你在教我做事?”
 “贫尼……”
 “住嘴!”张易之怒声打断,戟指道:“我张易之一生行事,何须向他人解释!”
 “莫说我不在意释儒之争,我真偏向儒家,尔等又如何?”
 好!
 好啊!
 躲在角落里的陈长卿难抑心中的激动,就该狠狠羞辱这群臭秃驴。
 有陛下扶持就能为所欲为么?
 就敢聚众上门找茬!
 还是这般上纲上线,偏要子唯说往圣绝学包括你佛家,实在荒谬!
 围观者也被张易之的霸气给震住了。
 换做是他们,实在不敢忤逆这群高僧,毕竟信众们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们。
 “张易之,老衲同你辩论,倘若你赢了,此事不提,倘若你输了,便应服输。”
 这时,圆测高僧神色极为严肃的提议。
 换成别人,寺庙早就借助民间舆论镇压,再不济进宫找陛下。
 可这是张子唯,他们这群高僧只能选择以和为贵的方式。
 众人惊愕,说禅辩经?
 这不是摆明欺负张督作么!
 以一敌几百?
 岂知。
 “我同意!”
 张易之淡淡道。
 不等秃驴们交头接耳,张易之率先抛出一个问题:
 “假如释迦牟尼佛站在河边,孔夫子的母亲与他的母亲同时掉到河里去了,请问释迦牟尼先救谁?”
 哗!
 哗!
 所有人一阵哗然,这问题好简单,岂能难到诸位高僧。
 净光庵主脱口而出:“先将孔子的母亲救起来!”
 一些高僧皱眉。
 净光她有些糊涂了!
 张易之声如洪钟道:“你不孝!佛家是要抛除孝道么?”
 围观的一些官员微微颔首,佛家也非常注重孝道,大报恩经可是被称为孝经。
 所有高僧默不作声。
 他们陡然察觉,这个问题非常犀利,很难置辩。
 如果释迦摩尼佛先把自己母亲救起来,那就违背我佛慈悲的理念。
 孔夫子的母亲也是母亲啊!
 圆测高僧抬起头,合十道:“敢问施主,你儒家该如何做?”
 这是反问,只要张易之答不上来,这个辩论就能结束。
 “儒家的做法很简单!”
 张易之神色平静,云淡风轻道:
 “假如站在河边的是孔夫子,一定跳到河中,先救起自己的母亲,然后再返身跳下去,救起释迦牟尼佛的母亲。”
 圆测高僧不解:“为何?”
 “这就是儒家的亲吾亲以及人之亲!”
 此言一出。
 满堂惊呼。
 这番辩论,令人赞叹不已。
 围观儒生们欢呼雀跃,咱儒家讲究先尊敬自家的长辈,再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
 圆测法师也不由深吸一口气,再次双手合十道:“贫僧愿赌服输。”
 他起身离去,带走了几十个和尚。
 彰显玄奘法师弟子的风范。
 虽然张易之在诡辩,但败了就是败了。
 不多时,越来越多的和尚离开。
 他们难以置辩。
 净光庵主神色有些不甘心。
 突然,她双眼一亮,哈哈大笑道:
 “张易之,佛有神通,不必自己跳下水去,两手向空中一抓,就同时把两个母亲救上来。”
 嘶!
 所有人都愣住了。
 传闻佛祖神通广大,可能真有这种高深佛法。
 张易之转身走向她,目光寒冷彻骨:
 “佛有神通,那你知道什么叫大威天龙么?”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