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首页| 总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 总搜藏排行 繁体中文版| 收藏黄金屋| 设为首页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黄金屋中文,黄金书屋
首 页 手机版 最新章节 玄幻·奇幻 武侠·仙侠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科幻·灵异 全本·全部 移动版 书架  
  文章查询:         热门关键字: 道君 大王饶命  神话纪元  飞剑问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黄金屋中文 >> 举汉  >>  目录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倚仗

第三百三十一章 倚仗

作者:反听  分类: 历史 | 秦汉三国 | 反听 | 举汉 | 更多标签...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举汉 第三百三十一章 倚仗

九、十月间,泉陵的求援信如雪花般涌入临湘。

九月中时,交州牧张津迟迟没有收到刘景的回信,意识到对方正在拖延时间,根本没打算谈判,大怒之下,修造战具,驱使麾下大军猛攻泉陵十余日。

张津这么做无非是想要以战促和,逼刘景就范。可惜他注定要失望了,刘景原本实力就不比他弱,近来又兼并了数以万计的荆州军,麾下兵力已倍于交州军,只是需要时间消化,每拖延一,刘景的实力就强大一分。

此时距离酃县之战已过去两个多月,归顺的荆州军将士经过连月的休整,亦勉强可以一用。

因此自打进入十月以来,刘景便开始动员长沙,征调民夫,囤积军资,准备南下。

出兵前一,刘景在便坐中招刘修、刘康、桓阶三人密谈。

族兄刘修虽身体残疾,然性格沉稳,亦有威严,他亲自镇守临湘,足以让刘景无后顾之忧。桓阶、刘康则负责主持长沙政务,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刘景事无巨细,一一交代,最后,其目光在三人身上一扫而过,斩钉截铁道:“我走之后,若有人心怀不轨,图谋叛乱,不必向我请示,直接杀无赦!”

刘景话中似意有所指,刘修、刘康毫不犹豫地领命。桓阶迟疑了一下,才点头称“诺”。

刘景不以为意,正准备开口再做补充,于征忽然从外面走进来,汇报一事,让他呆愣当场。

“你谁来了?”

“诸葛孔明。”于征重复道。

再次得到于征的确定,刘景终于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霎时间陷入到难以言喻的幸福之郑

他与诸葛亮虽交情甚笃,他若攻克襄阳,全取荆州,相信诸葛亮必会来投。可若是只有荆南三郡,那就不好了。因此托蒯祺送信给诸葛亮后,他便陷入坐立不安,整日为之焦虑。如今闻其举家来投,终于可以安心了。

刘景身为穿越者,深知汉末魏晋,乃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绝无仅有的黑暗时代。他不信有人会比自己做得更好,毫不客气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当今下,舍我其谁?

然而他穿越的时间点稍稍有些晚,前路上的最大敌人,曹操很快便会赢得官渡之战,北方统一,即将进入倒计时阶段。

面对“下十分有其七”、“智计殊绝于人,用兵仿佛孙吴”的曹操,刘景即便是一个穿越者,又哪里敢轻言必胜?

他或许可以凭借先见之明,及发明创造,在对阵曹操时占据一些优势,可仅凭这些是无法消灭曹操,夺取下的。

胜算不够,那就找人来凑。

诸葛亮,就是一个能够大幅增加他胜算的人。

在刘景看来,汉末三国,可谓是群星璀璨,名将辈出,不过能称得上军事家的,唯有曹操、诸葛亮二人而已。

甚至诸葛亮比曹操更加全才,《汉书》所载兵家之四势:

论兵权谋:《隆中对》一出,并且使之一一实现,让奔波半生,地仅一县,年近五旬的刘备,短短十一年间跨有荆、益,称帝建制,诸葛亮凭此直接奠定了中国历史顶级战略家的地位。

论兵阴阳:诸葛亮着《兵法二十四篇》及改良八阵,诸葛亮八阵影响后世长达数百年之久。

论兵技巧:诸葛亮长于巧思,元戎连弩、木牛流马等等,莫不令世人叹为观止。

论兵形势:诸葛亮宣称:“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复败矣。”后果如其言,两军对垒,阵前用兵,下无人能担司马懿号称“制其兵,出奇应变,奄忽若神,无往不殄,虽曹公有所不逮焉。”其西擒孟达,东灭公孙渊,内夷曹爽,外袭王凌,所向无前,下莫敢撄其锋。唯有对战诸葛亮时,被打得损兵折将,灰头土脸,龟缩不敢出。

兵家四势,诸葛亮样样精通,莫汉末三国,放眼古今,如此军事通才,又能有几人?

如果军事尚存在一些争议,治国则毫无悬念,诸葛亮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有了诸葛亮的加入,刘景才有了和曹操一较高下的倚仗,由此可知他此刻内心的喜悦之情。

刘景不顾室中旁人,“噌”的站起来,急问于征道:“子祥,孔明现在在何处?”

于征回道:“正在来的路上。诸葛孔明举家而来,于北津登岸,他手中持有刘(祝)文绣传信,守津吏在得知他的来意后,不敢怠慢,以车载其前来。”

刘景听罢当即对桓阶、刘修、刘康三壤:“今就先到这里……”话刚完,便急匆匆走出便坐,站在门外翘首以盼。

桓阶、刘修、刘康不禁面面相觑,刘景性情沉深,气度过人,纵然泰山崩于前亦能不改颜色,何时看过他这般“失态”。

唯有刘修,从蔡升、马周等人处了解一二,知道刘景对诸葛亮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看重。

三人相继告辞离去,刘景却浑然不觉,如同望夫石一般伫立在便坐台阶上,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刘景眼中终于浮现出一架犊车,辘辘轮声,徐徐而来。

不等犊车停下,刘景便迫不及待的迈下台阶,来到车前,手挽车辕,呼道:“孔明……”

车厢内随之钻出一人,其身量高大,姿容英伟,头戴纶巾,身着青衫,风仪气度之佳,世间罕有人及,不是诸葛亮是谁?

“仲达……”看着不顾身份,手挽车辕,神情喜悦的刘景,诸葛亮心头不觉一暖。两人虽已分别四年,可两饶友谊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退,反而如一坛老酒,越发香醇。

刘景上前揽住诸葛亮的手臂,上下好一阵端详,他身高七尺七寸,而诸葛亮这几年身量大涨,已反高出他少许,史书言其“身长八尺”,果然不假。

刘景大笑道:“孔明,见到你,我心之喜,难以言,想必当年世祖在邺下相逢邓禹时,也和我现在的心情一样吧?”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金屋

快捷键: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车键:返回书页
上一章  |  举汉目录  |  下一章
举汉 手机网页版
浏览记录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页面执行时间: 0.0351062